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的主要劳动力群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多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如何解决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入世对我国的就业会产生较大冲击。这种冲击与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国有企业的冗员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应从发展出口贸易,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念,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培养社会工作者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应对这一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我国目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来看,大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事实是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宁愿选择暂时失业也不去这些岗位就业。这一现象是与我国特殊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的。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型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用于受益人人力资本投资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社会保障。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导致其就业条件较差和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低下。我国农民工数量巨大,劳动力的同质性较强。为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我国当前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构建策略宜从传统型社会保障向人力资本型社会保障转变。为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农民工社会保障支出应更加注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反馈信息看,无一技之长,缺乏新的职业技能,往往成为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的主要障碍。对下岗职工进行就业培训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从调整教育与培训的专业结构入手,进行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使之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劳动力市场发育尚不充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整体就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中心环节是职业介绍,它要以职业培训为基础,而就业预期是培训与就业的关键,职业介绍只有与供求预测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职业介绍的成功率。随着产业结构的动态变迁,政府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原因之一是自愿性失业。从经济学角度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分析可知,从地域上看,我国目前存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劳动力市场;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非正规就业越来越普遍,也由此产生了社会保障问题。本文以女性为视角,以社会保障为落脚点,研究在非正规就业前提下的女性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对我国非正规就业女性社会保障现状的描述,从社会保障的进入门槛、家庭与工作的冲突、人力资本困境、劳动力市场及女性自身角度分析现状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个明显的问题,一是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处境不同,有的专业毕业生能够比较顺利地获得工作,而有的则感到压力很大;二是高层次和高学历毕业生挤占较低层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状况严重;三是职业学校毕业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能水平低。这三个问题突出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不相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在体制、结构、内容、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当前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是要建立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竞争就业模式。这种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取向包括:劳动要素从行政配置转变成为市场配置,使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劳动力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建立和完善劳动预备制度,对新生劳动力劳动就业前追加若干时间的职业培训与相关教育,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推行学历文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就业制度,培育和开发劳动力市场,促进职业技术培训等。这种新型劳动就业制度的最终确立,对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只有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积极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就业制度相适应,才能释放出职业教育在就业压力缓解中应有的能量,才能获得自身的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性分割不同,我国劳动力市场由于发育不成熟,呈现出一种以体制性分割为主、行业性分割和地域性分割为辅的多重分割格局。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实践困境也是这种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制度性反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打破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格局,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也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人员、高校毕业生、每年新增劳动力构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就业大军,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提高我国劳动保障水平的本质内容,以达到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我国全部劳动的比例非常低,但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难。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分割和高等教育的计划经济制度背景密切相关,章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工资竞争模式和工作竞争模式、工作搜寻理论,分析了工资机制失灵、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最后提出政府制定就业和人才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不断增加,青年就业问题将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他们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首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概述,之后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分三个方面阐述了他们应如何实现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一次就业率”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次就业率提出的历史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因此成为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据胡鞍钢等学者的统计,1995年中国劳动力为7.09亿人,约占世界总量的26.3%。预计到2020年,中国15-64岁人口将达到9.97亿人,而中国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仅占世界总量的不足4%,未来30年中国就业供给量大大超过就业需求量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格局。在这种就业供给大于就业需求的基本环境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教育部公布的文献表明,我国的毛…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年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劳动力市场却没有向女生提供与男生平等的就业机会,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要求,有80%的女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过性别歧视。就业市场上这种对女性的限制和歧视,让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女生比男生更深刻地体验到了求职的艰难。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积累了近4000万劳动力。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年至少要完成1000万的新增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我国及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投入资源到再就业岗位;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市场配置劳动力的机制。新增就业开始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转机,最终,不仅完成了5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5000万人的目标,还超额完成100万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女性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转轨的条件下,我国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现状,就业的供需结构不合理,并产生了阻碍女性就业等一系列现象,表现为女性就业的弱化地位,使得我国女性在就业问题上面对市场的冲击加大.为了使女性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提高我国女性的就业率,可以通过法律保证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女性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从而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7.
就业歧视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并正日益成为妨害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亟待我们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和适当的、完善的法律手段规范和干预劳动力市场。市场管理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有着其他法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怎样运用市场管理法干预、如何干预是经济法应对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劳动经济学的传统主题之一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供应量大。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我们目前的成绩与我国众多的就业劳动力以及其他劳务输出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本文拟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来分析我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海外劳务需求与中国劳务输出、制约中国劳务输出的因素以及提出我们劳务输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内部市场排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的存在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对外部市场主体进入的排斥.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转换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本不良影响两个方面.从建立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降低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消除社会资本的不良影响等是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业也从统包统配的计划就业制度转变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制度,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形成。正确认识市场就业制度,把握市场就业规律,运用政府对市场就业的促进政策,更新就业观念,选择就业坐标,是贯穿每个劳动者就业生涯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