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思想品德、感情态度及价值观方面进行塑造.本文立足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试从语文德育存在的误区及如何实现语文德育的有效教学两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当今文学作品教学存在有轻视学生这一阅读主体及文学作品教学对作品“架空分析”的误区,正确认识文学活动的三个环节,重视“感受”及“领悟”,走出误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文学作品教学走上科学的轨道,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原则。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的教改之风却让我们的教学陷入了新的误区,一味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准确解读"人文性"的内涵,厘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之中的渗透启发传递人文精神,拓展教学内化人文素养,深入挖掘人文因素,职业实践弘扬人文思想,最终确保中职语文教学走在时代前端,形成全面化的教学引领。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人文素养教育的误区,总结了中职语文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对策,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文学作品教学存在误区 通过文学作品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朱自清先生曾指出:“从教育的立场说,国文若只知养成学生写作的技能,不注重他们了解和欣赏的力量,那就太偏枯了。”但是,长期以来,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文学作品的教学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6.
鉴赏能力的提高对准确把握语文的人文教化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摆脱片面追求工具性,走出应试教育误区的重要手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职五年制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基本道德准则、文史哲常识、审美素质等欠缺的问题。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熏陶人文精神;在作文教学中激发人文关怀;强化语文教学中的美学特质;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等途径,加强高职五年制学生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尽之责,培养学生的美感是人文教育应有之义,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资源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审美,不但可以更充分地发掘教材的内涵,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职语文教学,不仅有传承母语文化的功能,也有传授人文思想,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功能.文学作品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我国古代、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状态,社会文化背景,还能学习如何面对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赵国臣 《家教世界》2013,(10):146-147
笔者列举了语文教学的误区,如重工具性而轻视人文性,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教师角色错位,课堂上滥用表演,教师的评价模糊,过多依赖多媒体,语文实践活动太少等,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我们既要大胆的将新课标的精髓渗透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又要准确把握,避免以上误区,少走弯路,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有的放矢,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意义。本文从回归文本,还原文本意味;延伸文本时间和空间;"击中"学生思想,落实人文性三方面探讨文学作品教学如何激发学生思想空间,落实语文教学"人文性",实现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娟 《教师》2010,(28):123-12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用理性去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总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嚼烂,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这种抽象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已经制约了当今语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课本中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育和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话剧《雷雨》为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解读语文教学中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海英 《文教资料》2008,(29):126-127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口语的交会,而且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和认知的融合.走出对话教学的误区,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在对话中学会对话,使语文教学更显人文特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人文熏陶感染作用。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熏陶要多一分理性,防止陷入以下一些误区:价值迷失、夸张抒情、过度阐释、杂乱整合、表面热闹、盲目拓展等。  相似文献   

16.
培养和提高我国学生对语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一些学校都设置了文学作品鉴赏课,有些学校称为文学作品阅读课,这表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我国学生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对我国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和我国语文文学鉴赏教学的意义与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着手,分析了我国语文文学作品鉴赏的意义及现状。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优点不少,同样弊端也多,文章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结果而轻过程和重人文性而轻工具性等教学误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希望大家在教学中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当前中职语文在“为专业服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多种误区,提出中职语文教学要明确教育目标,摆正语文的课程地位,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开发具有专业内涵的校本教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裁判高分     
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极大的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语文的内部交流活动促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崇高,感情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深刻,人格变得健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思想教育主要通过“语文”这个中介来实现。人文思想的传承发扬,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而学生又将在教学内容中获得具体而丰富的真善美的精神陶冶。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从而影响了对人性中真、善、美这种情操的培养.而语文教学正是人文教育的最好载体,应该用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养分滋养学生的心灵和情操.本文从中职学校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实施的背景和必然性、语文学科人文性教育的内涵以及如何实施人文教育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