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报任安书》对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的影响主要有:幽怨愤懑的思想内涵、内直外曲的写作态度、豪荡顿挫的行文艺术。司马迁对杨恽的影响虽然很大,但由于杨恽个性较张扬,不拘俗套,且人格魅力不够,这是他不如外祖的地方,也是他招来杀身之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丘之貉     
你知道“一丘之貉”的来历吗? 汉宣帝时,中郎将杨恽为人正直,不贪钱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其中包括太仆戴长乐。于是他上书告杨恽诽谤皇上,奏疏中写道: “杨恽到西阁观看历代皇帝的画像时,画像中有尧、舜、禹、汤等贤君他不提,却拿桀、纣等昏君与皇上相提并论。还有一次,杨恽说从古到今的君主就像是同一座山丘上的貉一  相似文献   

3.
一丘之貉     
你知道"一丘之貉"的来历吗? 汉宣帝时,中郎将杨恽为人正直,不贪钱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其中包括太仆戴长乐.于是他上书告杨恽诽谤皇上,奏疏中写道:"杨恽到西阁观看历代皇帝的画像时,画像中有尧、舜、禹、汤等贤君他不提,却拿桀、纣等昏君与皇上相提并论.还有一次,杨恽说从古到今的君主就像是同一座山丘上的貉一样,毫无差别."汉宣帝看了奏疏,对杨恽很不满,把他贬为平民.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出"一丘之貉"这个成语,指都是属于同类(坏人),彼此没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4.
杨恽 西汉诗人。他的《报孙会宗书》中有《田彼南山》一诗,汉宣帝读后认为他大逆不道,结果被腰斩。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是与鸡公山文化相关联的重要人物。关于蒋介石与鸡公山的关系由于无人专门进行考证以致长期处于传说层面。根据近年来发现的有关资料可以证实,1938年,蒋介石曾先后两次登临鸡公山。其中第2次到鸡公山,蒋介石在山上待了3天,并且是与夫人宋美龄同行的。蒋介石到鸡公山的目的有三:一是为避暑纳凉;二是为纾解郁闷的心情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三是为静心考虑大局及外交问题。根据《蒋介石日记》及有关资料,所谓蒋介石在鸡公山召开"中原会议"或军事会议之说,应属猜测。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六年三日二十日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了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而制造的反动事件。事件发生后,共产党方面作了全面妥协退让,使蒋介石轻易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全部军权。不久,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共产党人再次妥协,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被全会通过,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军人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这就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7.
原来,古人多讲迷信,不懂日食、月食之理, 以为这是一种凶兆。汉宣帝时有一次日食,皇帝认为这是大臣杨恽骄奢犯上所致,竟将他处以腰斩来谢天。今天是戴法兴的良辰吉日,祖冲之怎敢在老虎嘴边拔毛?其实,在此以前,我国早有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他的形象在大陆文艺作品中经历了几番变化,概括来讲是三十年魔鬼,三十年为人。本文专为您梳理蒋介石形象在大陆影视作品中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下野后,蒋介石选择出游日本,其主要目的是想走东京路线,其次是为了宋美龄的婚事.在研究蒋介石出游日本这一事件中,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其一,当时的蒋介石为亲日派分子;其二,这次出游事件发生在东方会议召开后不久,中日关系正日趋紧张.在出游日本的整个过程中,蒋介石在订亲、培植友谊等方面都比较顺利,但在访日的重头戏--田中会谈上,蒋介石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日本应支持他北伐,统一全国.因此,可认为,这次出游日本是失败的.在此之后蒋介石的亲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导读]本文选自《汉书·杨敞传》。杨恽(?-前54),字子幼,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是丞相杨敞的儿子,司马迁的外孙。恽素有才干,好结交豪杰、儒生,在朝廷上很有名望。宣帝时因告发霍光子孙谋反,封平通侯,升中郎将,官至光禄勋(即郎中令)。恽为人廉洁公平,但好揭发别人的隐私,因此,遭受同僚的怨恨。后来,宣帝近臣太仆载长乐上书告他平时语言不敬,遂免为庶人。后又因发生日蚀,有人上书说是由于杨恽骄奢不悔过所致,宣帝便将他逮捕入狱,并搜出他写给孙会宗的信,于是判定大逆不道的罪名,腰斩。其妻子被流放到酒泉(今属甘肃)。同杨恽友好的官吏,包括孙会宗一律罢官。本文是作者因胸怀不平,嬉笑怒骂,遂发为文章。表现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出敢于向权贵挑战的性格。历来论者以为有其外祖父司马迁《报任安书》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正>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他的形象在大陆文艺作品中经历了几番变化,概括来讲是三十年魔鬼,三十年为人。本文专为您梳理蒋介石形象在大陆影视作品中的变迁。一.《吉鸿昌》(1979):新中国故事片首次出现蒋介石影视表现:从1949年到1979年,蒋介石的形象出现在各类宣传片、纪录片、大字报、连环画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原因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1928年东北易帜以后被任命为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几乎是仅次于蒋介石的显赫人物,他既与蒋介石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又是一个拥有30万大军的军阀统帅。然而就是他,在1934年还忠实地执行着蒋介石的的“剿共”政策,时隔两年之后却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上内战,联共抗日,这无疑是个突变,什么原因促使张学良不顾一切毅然发动西安事变呢?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东方弧 《初中生》2011,(11):10-11
脚踢蒋介石,谁这么大胆?脚踢蒋介石,后果是否相当严重?脚踢蒋介石,时人如何评价?蒋介石曾被称为独夫民贼,杀人如麻,但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教授不但当面顶撞他,而且用脚踢了他。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位教授既没丢性命,也没丢饭碗。  相似文献   

14.
1927年2月份以来,蒋介石面临着国民党内空前的反蒋浪潮,而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扣留军费,不发往时在南昌的总司令部,使蒋介石倍感军费吃紧。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蒋介石祭出奇招,邀请宋子文的母亲倪桂珍和姐姐宋霭龄来九江庐山游玩。宋霭龄与蒋介石在九江秘密商谈,达成了蒋宋合作的初步意见。“九江密谈”成功地使蒋介石收到了宋子文发出的军费,且加速了蒋宋联姻的进程,是蒋介石与宋家关系进展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聘用洋人做顾问的基础上 ,蒋介石政权大量聘用外国顾问 ,为其政治、军事、经济各个方面服务。顾问来自不同的国家 ,充斥国家政府的各个部门。外国顾问的在华活动 ,实际上是蒋介石政权与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的联系工具而已 ,对蒋介石政权的统治是否有利 ,是蒋介石政权聘外国顾问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一生举办过很多的军官训练团,以加强对军队和国民党军官的控制。蒋介石亲自主持的训练团主要有庐山军官训练团、峨眉军官训练团、中央训练团等。军官训练团是国民党蒋介石训练国民党军政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蒋介石对军官训练团的掌控主要包括:主持各种重要仪式、控制重要官职、灌输蒋氏思想。蒋介石通过这些方式对军官训练团进行掌控,使军官训练团更好地服从自己的意志,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逝世后 ,国民党右派加紧抢夺革命的领导权。蒋介石为了打击排斥共产党人 ,夺取党政大权 ,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并提出整理党务案。最后 ,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 ,掌握了军政大权 ,为日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1929年 ,革命画家黄文农创作了这幅讽刺蒋介石反动独裁的漫画《大拳在握》。图中的蒋介石身披斗篷、神情阴险 ,脑袋出奇的小 ,拳头却出奇的大。“拳”是“权”的谐音 ,所谓“大拳在握” ,其实就是“大权在握  相似文献   

18.
从一二八事变到八一三事变,蒋介石对日态度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妥协退让转变为抗日。同样是淞沪抗战,为什么蒋介石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期间,身为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与皖南事变的爆发究竟有什么关系?蒋介石是否有解决皖南新四军的预案?至今,学术界在研究皖南事变时,仍然存在分歧。详细考察蒋介石的档案资料可知,抗战进入1939年后,蒋介石对国内事务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置中共问题。由于中共拒不接受蒋介石提出的"溶共"方针,武力解决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其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又把制裁新四军问题作为其抗战成败的关键。史实表明,从1939年初到皖南事变爆发前,随着蒋介石对中共态度的日趋恶化,加上苏俄的对华援助被其利用,蒋介石国民党便逐渐制定并实施了限制、局部"剿灭"新四军与全歼皖南新四军军部的周密预案。皖南事变这样就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试验本新教材在关于抗日战争的一章中增加了关于蒋介石庐山谈话的内容。教材所指是1937年7月的庐山谈话。为对蒋介石的庐山谈话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对蒋介石1937年7月对卢沟桥事变发表的关于抗日的庐山谈话和1937年9月发表的对《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庐山谈话,一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