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永康 《教育文汇》2004,(2):6-6,12
早就听人说,贾老师是一本书:在学生面前,他是一本教科书;在老师面前,他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艺术的书。时隔多年,我来到上海,在贾老师身边工作,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感受他的神奇,我渐渐读懂了——  相似文献   

2.
新闻一束     
作家叶开自编语文教材对抗语文教育作家叶开日前亲自编写了一本语文教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其内容和所传递的观念与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大不同,而这本语文教材在推出后,出人意料地获得好评,首印的两万册两三天内销售一空。  相似文献   

3.
语文老师在我心目中,就像一本我最爱读的书。上课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一本《百科全书》。他把我们每一个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都详详细细地讲给我们听。如果谁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也会津津乐道地讲解。  相似文献   

4.
我的面前摆着一部又大又厚的书,书名为《他山集·斯人刘广》,从书脊上看,这本书是刘广编的.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是刘广先生借学生的日记、信件集纳而成的对刘广先生的人生之旅及人品之评价,即他的学生对刘广先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评价,以"他山之石"展示"斯人刘广"的人文特点与精神风貌也算一个创举.书中不乏情真意切的歌颂,也不乏后生可畏的鞭挞.这无疑是刘广先生关于一位语文老师一生从教的全面、客观却另类的总结. 刘广是我就读师范学校的同班同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内敛、文静、读书用功的贫寒学生,课外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尤其喜欢写日记.他的日记不是"流水账",而是有思想有情节甚至有故事,相当于写一篇作文.这样坚持不懈的日记写作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若干年后他以日记为依托,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时我年轻》.  相似文献   

5.
陈凤 《中国德育》2010,(7):90-92
【事件描述】早自修下课,几个男生急匆匆跑进我的办公室,走在最前面的小男生,举着手中的语文书说:“陈老师,王小刚的语文书找到了!”“噢!”我随口应了一声,孩子们经常这样,丢掉的东西会莫名跑出来。顺手接过孩子递给的语文书。“啊?”我不禁大叫一声。这是怎样一本语文书呀,整本书除封面完好如初外,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我家有各种各样的书。另外,从一年级到现在的语文课本,我一本也没有丢,保存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的实施,使我认识到光读一本语文书是远远学不好语文的。为营造一个书香班级,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总是千方百计为学生“找”书读,在我的苦心“经营”下,班级里的“书香”渐成气候,这不我又抽空去了一趟学校图书室,代学生捧回来了一大叠书,每人一本,看着学生们喜滋滋地把书一本本地领去,我也很开心。  相似文献   

8.
一开学,我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事情是这样的:学校派去装新书的车在半路中遇到了一场大雨,有些书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学校便在分配新书的时候,每个班都搭配一些损坏的书,我班分到了一本语文书。才分到一本应该说挺幸运的,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多几本,学生的心理也许会平衡点。这一本书分给谁好呢?现在肯吃亏的孩子毕竟太少了。当然,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强行分配下去也许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我不想那样做,那样太伤人心了。况且在我心底还打算着如何利用这件事来提高一下学生的思想认识。不管怎样,我决定先让学生们自己处理这件事,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青年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和语文教学对我来说还有太多的东西去探索和实践。读一本好书,读一位优秀的教师对青年教师提高业务学习和教学技能是相当重要的,在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应当以人文关怀为己任,构建精神家园,追求诗意栖居,向往诗化人生。  相似文献   

10.
我这里所讲的情,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运用的情感教学;色是指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中所担任的角色。而如何去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好好摸索。这里涉及到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有幸读到了《雨啊,请你到非洲》这一本书。这是一本感人的书,一本令我思绪万千,让我懂得惜福和爱的书。  相似文献   

12.
刘海军 《宁夏教育》2011,(10):55-56
语文姓语,语文味应是语文课的核心体现。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体会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王崧舟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特别深刻。他是这样说的:"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写味、品味,我觉得这是对语文味的一个精要概括。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呼唤高效,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始终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合理地安排我们的课堂才是语文提效的根本。一、读"本"为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学生课文还没读正确、读透,教师就让他说理解、说感受,学生往往是牵强附会,一知半解;然后就是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再引导;最后,又挤占了感情朗读的时间。所以,语文教师应懂得"偷懒",延迟开讲,重视初读,让学生读好了书,再开始讲。教师检查初读应比如何开讲更重要。读好书,才  相似文献   

14.
广敏 《语文新圃》2010,(5):32-33
王立根老师是一位可敬、可亲又很可爱的语文老师。这点,从他的新作《我说语文——语文教学退思录》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理由。书的开篇,他在一次获奖感言时说起一位学生的留言.“当我们未与您谋面时,我们觉得您很神秘;当我们有幸聆听您的谆谆教诲时,我们觉得您很亲切。您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正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孔庆东先生说,他的语文从小学到大学一直考第一。可是到了高中阶段他就基本不听语文课了,他的语文本事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新锐作家韩寒更为偏激,他甚至说"发现学校除了让我识字以外,初中以上的语文教育,包括无数的名作分析,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我成长的路上,许多老师曾伴随我成长,尤其是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他的给予使我受益终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影响或者说造就了我的人生,这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很奇怪,至今再也回想不出他上的某一节课是如何精彩,但却难忘教室角落里那个简陋的、用粗糙的木板钉成的大书箱。闭上眼睛,《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中国青年》、《世界知识画报》、《化石》、《萌芽》、《青年作家》……一本本崭新的书在眼前一一翻过,似乎还能嗅到浓郁的油墨香。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也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大乐趣。而今,当我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当我在朋友聚会时侃侃而谈,当我提笔一挥而就,当我豁达、从容、智慧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并细细领略和享受生活带来的种种乐趣的时候,我感谢我的老师,是他让我与书为友,让这位心灵之友引领着我徜徉在美好的、多彩的世界。现在,当我也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书”这位朋友介绍给孩子们,让书香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初见成效,在此,愿与各位分享。  相似文献   

17.
捧读潘新和先生的新著《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以下简称《回望》),久已失落的某些东西在心里慢慢地复活了。这是一本亲切的书,它让我觉得温暖。本书作者以开阔的视界游走于语文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他的娓娓叙谈中。历史的迷雾渐渐消散,几位大师的面影逐渐清晰起来,约略窥见了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史的沧桑变幻。  相似文献   

18.
看了这个题目,你可千万别以为这是一本可读的书,其实,我说的这书是一本活的书,那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许老师。许老师是一本引人人胜的书。我最爱听许老师讲课,在许老师的课上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是知识丰富、充满活力的课堂,但是现在还有较多的语文教师只局限在一堂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上,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不喜欢的课堂。那怎样改变现状呢?我们可以从一堂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中走出来,努力去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使其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笔者以为有以下途径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20.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回母校,当起了“孩子王”“开学的第一天,校长就对我说:“小冒,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了。要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书科研型教师……”那一次,校长还赠始我几本他订阅的语文教学杂志和一本《给教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