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学家,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而钱嗣杰先生,则是用相机真实地记录下历史。翻开新中国摄影史,你会轻易找到钱嗣杰这个名字:朝鲜停战谈判、志愿军战俘被遣返、万隆会议周总理的发言、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毛泽东畅游长江、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他所拍摄的每一张照片中,都凝固着珍贵的历史瞬间,凝固着新中国伟人的英姿。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摄影界,有一对摄影艺术家伉俪。他们从三十年代初期,就投奔延安,无悔地选择了革命,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用照相机、摄影机纪录下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画卷,以及许多珍贵的伟人生活画面。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中南海摄影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前主席侯波,是从延安走出来的共和国第一代女摄影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紧随历史的脚步,用镜头真实记录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创造和建设新中国的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映照出领袖与他的战友们工作生活的动人瞬间,向人们展现出一代伟人的伟大与平凡.  相似文献   

4.
剿灭谢文东的任务交给了当年在南泥湾开荒的三五九旅。旅长是原参谋长刘转莲,副旅长是谭友林。徐肖冰的任务是跟着三五九旅,拍摄一些剿匪的镜头,用电影的形式记录剿匪战况。  相似文献   

5.
四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如果脱去头上的光环,还他以普通人的一面,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他身上的另一种致性致情.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收到徐肖冰、侯波的儿子徐建林大哥寄来的一张庆贺侯波先生九十华诞的贺卡。侯老是三年半前因大面积脑溢血进北京军区总医院抢救的,顽强的生命力,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家属的悉心照顾,使她奇迹般地从重症监护室走到了普通病房,看到老人家照片上精神矍铄的面容,真是感到高兴。侯波,是中国红色摄影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走上摄影路1924年,侯波出生在山西省夏县一个阎姓的家庭。13岁时,在中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一个刚刚二十出头搞摄影工作的年轻人,荣幸地走进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地--中南海.  相似文献   

8.
1922年,一个20岁的俄罗斯犹太青年沈石蒂,两手空空抵达上海;35年后,他离开上海时,行李中有两万余幅他在上海拍摄的照片。这既是他的最美时光的记忆,也是上海一个时代的表情。再也没能回到上海的沈石蒂,在54年后,通过他的老照片,造访这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26日,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红墙摄影师"侯波女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1949—1961年,侯波曾经在中南海工作过12年,专职为领袖们拍摄照片。许多家喻户晓的领袖经典照片,都是侯波的作品。"用手中的相机以心灵的视角,与伟人同行、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同行,为人类留下永恒的精神财富。"这是一家媒体对侯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甲秀里.位于茂名北路和威海路交界。看上去.她和上海的其它弄堂并无多大区别。然而1960年的一天.平静的弄堂里却忽然来了几个陌生的客人.他们在这条弄堂里一家家走访过去.专门找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谈话.问的却是几十年前1924年时的一些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