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课程应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而非虚假生活文本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让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依托自己的活动体验来领悟和感知文本知识,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去寻找原型。因为只有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学生才能获得真实的切身感受,从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开辟一条进入文…  相似文献   

2.
一、课程生活化是要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本、科学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登阶入室。顺利进入本与科学世界 本或科学世界是一个由学科理论知识所构成的抽象世界。它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使得学生与它有一定距离,学生面对这些抽象知识就会感到陌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作垫铺,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如果硬性灌输,就会让学生囫囵吞枣,难以内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本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有一个缓缓的“斜坡”,让学生能顺利走进本。与本展开心灵的沟通与思想的对话,真正理解并接受本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推进课程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使其成为教师“修路”“搭桥”的材料,使那些抽象、枯燥的本知识能还原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变成理解本知识的“跑道”与“台阶”,让学生顺利进入本与科学世界。当本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知识对接、融通、整合时,它就会形成内化,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如讲“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学生对“在二都正确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这一观点感到难以理解,他们满腹狐疑,怎么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为所获得的感性认识还不如书本上的理性认识正确、可靠呢?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疑惑只是一味从理论上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就需要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大余县大余中学袁德志教师回答:1.充分挖掘教材.课堂导入生活化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莫建强  蒋超 《成才之路》2009,(33):I0018-I0018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地理课堂教学亦如此。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学生会觉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与理解。  相似文献   

7.
谢建中 《中学生物学》2005,21(10):60-61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及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新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新课程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钻研地理课程标准,吃透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课程目标,熟悉课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牢记"三大统合"、"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9.
1.充分挖掘教材,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一、课程生活化应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而非虚假生活让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依托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领悟和感知文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已经成为走出困境,谋求发展,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人们把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系列理念无一不是在强调地理学习的实用价值,强调地理学习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必须注意知识背后的生活意义。回归生活就是强调地理课堂的教与学要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建立联系,在联系实际的课堂学习中体验地理知识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姜露 《学子》2013,(9):67-67
新课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已成了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面对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作为生物学教师的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教学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已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观,积极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引导学生将理论、技巧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生物课程成为学生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在实施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拓展生物教学的环境教室里的学生并非一张一无所知的白纸,他们在平时  相似文献   

16.
生活化教育就是要根据弱智儿童的心身发展特点,尽量做到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使弱智儿童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运用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的确,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生活化教育都不可或缺.将教育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消除学生"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严重脱离的现象.而对于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来说,更要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06,(9B):8-8
邓玉明、李国华在《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之与文本知识相融通,让课程返回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生活化”走样、变形、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一、对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1.生活化教学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所决定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它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它的基本内容是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的理论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只有和生活相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婷华 《考试周刊》2011,(35):153-154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课标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认识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也就是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培养能力。那么如何使思想政治课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