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退休干部工作在高校工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及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老龄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大省.突袭而来的老龄化,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构建和谐中原,提出了严峻挑战.剖析河南老龄化社会风险的现状,概括其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老龄社会政策,发展老龄事业,规避老龄化社会风险,对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多,发展快,城乡分布差别较大,人口老龄与低生育水平同步,家庭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加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差等特点,使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社会和家庭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营造健康老龄化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就要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老龄产业,营造保障老年人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积极老龄化相关概念、政策的提出,为老年人走出“社会边缘化”的局面提供了新契机。晶体智力是社会文化经验的累积,并不会随着载体的衰老而减退,离退休教师有着丰富的知识技能、阅历经验的积淀,也有一定的社会人脉资源,而且在驾驭问题、处理问题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是难得的智力资源宝库,所以对离退休教师人力资源进行再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使女性高等教育备受关注。女性高等教育将使女性与社会共同受惠,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为此,应该保障教育政策公平,提高女性受高等教育水平;发挥知识女性的社会价值,促进中国老龄化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试论和谐视野下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和谐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于实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既要提倡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更要提倡"和谐老龄化",把建设和谐老龄社会作为应对老龄化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7.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同时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理论支撑。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社会进入老龄化,老龄化问题成了社会的关注焦点。传统老龄化将老年人看作是消极的对象,对社会没有贡献。积极老龄化则认为老年人是积极的社会力量,可以发挥余热,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或者从事其他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活动。老年人参与旅游志愿者活动不仅有助于老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而且有利于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健康老年化,丰富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塑造中国旅游的国家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从健康老龄化、成功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是人类在人口老龄化研究道路上实现的重大转变。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提出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思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施和贯彻"积极老龄化"的战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孜孜以求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不管理论研究专家从什么样的角度或视角出发,也不管政府部门对和谐社会的特征、前景有着怎样的概括和描述,社会和谐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人的和谐,或者说其核心在于百姓和谐。要实现百姓和谐,党群和谐、干群和谐是基础和前提,而党群和谐、干群和谐的关键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真心为民爱民的"民本"意识,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和谐教育:新时期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新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实践,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一种价值取向,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认同,日益深入人心。在这种形势下,和谐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新要素,对高校德育的发展创新、增强时效性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目前,由于经济水平、区域差距等原因,我国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这势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积极推动教育公平,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内心和谐,是党员干部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发挥工作推动力,体现自身抗压力,保持宽松和谐关系营造力的重要内因。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利益交换原则和能者为尊的价值观念,人的价值导向容易产生偏差,如果没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控制,容易使人产生名利失衡、修养失调和行为失范的状况。因此,党员干部要实现内心的和谐,需要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用先进的文化滋养自己,从而实现自己与岗位和谐发展,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圆融和谐。  相似文献   

15.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传统“和谐”理念价值观与新时代价值理念的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该文试从“和谐”思想的研究领域、党的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协调,是合唱训练中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要想合唱达到协调,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横”的关系上,应重点解决好声部自身的统一问题;其二是在“纵”的关系上。应设法解决好声部间的平衡问题;第三是要尽力处理好声部间的相互配合照应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才有可能唱出理想的合唱效果来。  相似文献   

17.
张建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3):48-50,53
在柏拉图看来,个人心灵内部与外部世界(国家)是同构的。国家由治国者、护卫者和劳动者三部分构成,相应地,心灵由理智、激情和欲望组成。三种人在国家内各做各的事是国家的正义,心灵的三部分各安其份则是个人的正义。理想的国家秩序的实现有赖于个人心灵内部理想秩序的先在实现。个人心灵内部理想秩序的实现则有赖于教育,其中,美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和谐价值观是一种符合中国传统与马克思价值理想的新型价值观,是胡锦涛等一大批政治家几十年从政理念的集中表述,一经提出就迅速取代主体价值论与价值关系说,成为中国社会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观。它以法治为要义,既包容了价值研究的全部成果,又对它们作出了符合逻辑与现实的改造,同时也是对普世价值理论的创新,对马克思价值理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内和谐很关键.要推进党内和谐,必须从积极倡导党内文化,促进党内思想和谐;充分保障党员权利,促进党内主体和谐;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促进党内组织和谐以及健全和落实党内法规,促进党内行为和谐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离退休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它将对稳定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推动时代的前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