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年仅23岁的戴望舒以一首脸炙人口的《雨巷》横扫20年代中国现代派沉闷怪异的诗风,奠定了他日后作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代表的地位。《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雨巷》的发表引起整个诗界的关注,为戴望舒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相似文献   

2.
戴望舒因写出了《雨巷》一诗曾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这首名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不可多得的好诗之一,因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而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雨巷》的诗美魅力与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戴望舒因写出了《雨巷》一诗曾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这首名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不可多得的好诗之一 ,因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而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雨巷》的诗美魅力与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众星拱月的意象结构与意境生成的艺术。《雨巷》一诗的独创性首先体现为意象的创造和意境的生成艺术。该诗创造了三个主要意象 :雨巷———雨中的巷道 ,悠长冷清而又寂寥的巷子 ;“我”———在雨巷中踽踽独行者 ;姑娘———“我”希望逢着的一位想像中的姑娘。诗人又以油纸伞、丁香、姑娘的眼光、芬芳、颜色、梦、颓圮的…  相似文献   

4.
<正>戴望舒出生于1905年的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常年患有哮喘病,四十五岁时英年早逝,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缺憾。除了是一名诗人,戴望舒还是一名翻译家,尤其是在欧洲诗歌作品的翻译中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戴望舒在翻译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时深受其象征主义影响,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新月派、象征诗派的诗风后开始进行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派”象征主义风格,被誉为“现代诗派的诗坛领袖”。《雨巷》创作于1927年,  相似文献   

5.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象征派诗人,主要作品有《雨巷》、《寻梦者》、《我的记忆》等。《雨巷》是其代表作,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这一美誉。戴望舒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短诗,却在当时的诗坛上,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意蕴。就如同这雨中逢着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一样,神秘、哀婉又凄凉。《雨巷》结合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底蕴,又不忘收...  相似文献   

6.
戴望舒是“五四”以后中国一位杰出的现代派诗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雨巷》的发表引起整个诗界的关注,为戴望舒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还翻译过象征派大师波德莱尔、魏尔伦等的诗作。《雨巷》成功的第一要素,无疑在于诗人对象征派注重象征和暗示手法的炉火纯青的运用所营造出  相似文献   

7.
戴望舒是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岂术创作上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将中国诗风与西方诗风结合,以《雨巷》为代表,被叶圣陶誉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第二个时期是戴望舒诗歌艺术的成熟时期,以《我的记忆》为出发点,以后日臻成热,形成了朴素而亲切的诗风。但由于艺术上自由主义倾向及个人痛苦,他没能走出个人的小人地。最后一个时期是戴望舒诗风新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到香港从事抗日文艺活动,不幸被捕入狱,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民族气节,抒发对灾难深重祖国的诚挚的爱的诗篇。  相似文献   

8.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戴望舒  相似文献   

9.
今年暑假,爸爸让我读了十首现代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题目叫《雨巷》,是戴望舒写的。戴望舒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我想,大概就因为他写了这首诗,才得到这个称呼的吧。  相似文献   

10.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著名诗人,被称为二、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雨巷》使他在诗坛上声名大震,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美称。本文试就《雨巷》所表现的内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审美追求,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可能会有助于对“现代派”诗的认识和理解。从《雨巷》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手法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作为“现代派”的一些重要主张。诗人曾说:“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变异”(《论诗零札》)这反映了诗人的一种倾向和追求。《雨巷》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情绪、情调。我们知道,诗人曾怀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现代派“诗坛首领”的戴望舒,在中国新诗创作的漫长征途上,用他自己和民族所遭受到的重重灾难树立了一座座极富历史意义的里程碑。现代派兴起于30年代,戴望舒的《我底记忆》的发表,成为现代派的起点,在1937-1938年间达到创作的顶峰。戴望舒的新诗创作历程,无论从他的艺术手法,还是思想主题的发掘,抑或创作主张与原则的贯彻,都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探究空间。诗人所经受的苦难人生更对其在新诗发展史上所起到的伟大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无情的“天花”,多情的《雨巷》——第一块里程碑的树立灾难既可以吞食一个怨天尤人的弱者,又可以成为…  相似文献   

12.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现代派诗人,曾以《雨巷》一诗风靡全国。以前的戴望舒传记有北塔所著的《雨巷诗人——戴望舒传》和王文彬所著的《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两本传记,2007年5月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祟文书局出版的刘保昌先生的新著《戴望舒传》,将戴望舒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这本书的发行,一方面体现了文艺研究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3.
戴望舒(1905- 1950),浙江余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代表诗有:《我思想》、《寒风中的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 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  相似文献   

14.
戴望舒是一个爱做梦的诗人 ,《雨巷》作为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是他的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白日梦”。诗中巷、丁香姑娘、雨三个意象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 ,分别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特性、诗人颇具传统特色的忧郁心态、现实理性层面的“自我”。因此 ,《雨巷》也可理解成是诗人对在梦中穿越中国传统文化之“巷”的所见所感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系统研究“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论,将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1.从二十年代末诗人在诗坛崛起,到写出《我的回忆》之前,是起步期。戴望舒的诗受闻一多、徐志摩、朱湘诗风的影响,但还没有形成独特的、成熟的风格,更多地显露出中国传统诗词的痕迹。起步期的戴诗是“古典式的新诗”。2.1928年——1938年前后,戴望舒从西方象征派诗歌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其诗作充满崭新的“现代风味”,并渐渐进入成熟期。3.1939年——1945年,戴诗成了既有民族传统特点,又兼备象征主义特色的“现代派”新诗体。  相似文献   

16.
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现代派诗人,曾以《雨巷》一诗风靡全国。以前的戴望舒传记有北塔所著的《雨巷诗人——戴望舒传》和王文彬所著的《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  相似文献   

17.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从已有的《雨巷》教学案例来看,大都是紧紧围绕着《雨巷》中多种意象来组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是以讲授法和启发式互为补充。这种教法虽然抓住了重点,着重分析诗中多种朦胧的意象和"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但传递的知识比较空洞、单调和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新诗素养的培养。因此,对于《雨巷》这一类新诗,我们要对其教学内容除旧布新。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领略《雨巷》的意象美,感悟《雨巷》的意境美,品味《雨巷》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8.
1928年8月,戴望舒在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文学杂志《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一组诗(共三首),其中一首名为《雨巷》。诗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描绘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我"和"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迎面相遇又擦肩而过的场景。但是这首诗的音节特别柔美、和谐,在当时就被叶圣陶先生称誉为"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而这时,戴望舒还是上海震旦大学的一个学生,因为此诗而正式登上诗坛,并被誉为"雨巷诗人"。  相似文献   

19.
<正>戴望舒的《雨巷》创作于1927年,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忧伤哀婉、情感的回旋往复、语言的精雕细琢和音韵上的沉郁舒缓成为了新诗史上的名作。此时,新诗从1917年胡适的发轫之作到戴望舒的《雨巷》已经走过十年的路程,其已经呈现出自己的鲜明艺术特征,下面,我以《雨巷》为例,对其艺术特征作一基本的梳理。一、从结构上看,诗歌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大致相同,只有第一小节的第四句"我希望逢着"变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峥嵘岁月。在中国新诗史上.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而在30年代中期蔚然成风的现代派诗歌.以它独特的贡献和作用。在新诗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以“雨巷诗人”饮誉诗坛的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的领袖人物。然而对其作品的评价。一向存在分歧。毁誉褒贬,几经沉浮。很长时间以来。文学史家和评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