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在于取得优良的教学业绩;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在于遍地芬芳的桃李;有人,教师的幸福在于展现自我的风采;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在于蜡炬成灰,春蚕吐丝……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的作用,无论你看得多么重要,都不算过分,所以,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无论你要求得多么严格,也都不算苛刻。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人们有种种说法。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不息的小溪水。有人说,好的教师教给学生钓鱼,差的教师教给学生吃鱼。有人说,好的教师使课堂变为天堂,差的教师使课堂变成地狱。有人说,好的教学是一种享受,差的教学是一种污染。有人说,好的教师是育人,差的教师是害人。从以上这些说法中,可以看出社会对…  相似文献   

3.
程华 《上海教育》2006,(7A):45-46
多少年来,校长是“领导”是“官”,教师是“下级”是“兵”的观念深入人心。可是时代变了,校长和教师的关系也悄然改变。有人说,校长是“学术权威”,教师是“课程理念执行者”;有人说,校长是“服务的提供者”,教师是“享受服务的人”;也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一对“天敌”;还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天生的“战友”。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全国的12位优秀校长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彭之梅 《四川教育》2023,(23):47-48
<正>有人说,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有人说,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有人说,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阅读活动,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专业实践,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教师阅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是教师达成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阅读注定是一趟不知终点的旅程。为了引导教师将阅读融入生活与教学,成都市青羊区开展了一系列教师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5.
张华 《四川教育》2004,(9):14-15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方……牺牲,还是享受;重复,还是创造;生存的手段,还是生命的本身?作为一个职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个角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6.
教师,熠熠闪光的名字!有人把教师比作“人梯”;有人把教师比作“渡船”。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手持金钥匙的人,把孩子们领进了一座座科学的殿堂。 我自豪,我是一名教师。一名有着15年教龄的中学地理教师!站三尺讲台,携两袖清风,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过之后,我深深感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带着学生漫游“太空”,历数星光,“拯救地球”,开辟家园,体会大自然的博大与崇高,酷暑严寒,甘苦与共;我虽清贫,我所得到的快乐却是无法用金钱换来的。记得那一年,我骑车被一辆飞快的三轮货车撞倒…  相似文献   

7.
罗云清 《辅导员》2014,(8):41-42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光和热;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  相似文献   

8.
关于作文教学的目的,我查阅过许多资料,有人说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人的精种和心灵;有人说作文教学的目的,为倾诉,二为交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政;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9.
舒情 《贵州教育》2010,(8):47-47
老师是什么?有人说;老师是蜡烛;是人梯;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有人说:老师是决定天气的云层;是决定焰火的引线;老师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决定学生的未来与憧憬。而教师从事的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敞开心去感受,幸福就会像暖暖的午后阳光洒遍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自豪地说:老师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现在有些教师只读三本书:课本、教学参考书和练习册。课本是上课的剧本,自然离不开;参考书是教师的拐杖,也会用心去读;练习册是学生冲刺高分的法宝,教师更会花功夫去研究。应该说,用心钻研这三本书,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蜡烛的光太微弱了,蜡烛的结局太悲壮了。教师固然要有蜡烛的奉献精神,但在奉献的同时更要成就自己、发展自己。育人是从育己开始的,没有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的“光”只能是短暂的。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人的灵魂。但是,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学校被视为工厂,教师是工程师,学生则是等待被加工的产品。工业模式强调产品标准的整齐划一,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主导下,学生鲜活的生命被遗忘了,学生多样的个…  相似文献   

12.
时下校长推门听课制度正在不少学校流行,但这种管理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迄今为止在教育界依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说推门听课是“法宝”,能使教师化压力为动力,促进了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有人说推门听课是“利刃”,导致教师疲于应付,失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教学使命感的内源生发。  相似文献   

13.
在课程教材改革的教学实践中,什么是一堂好课,是大家探讨最多的话题,有人说,一堂好课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好课都必须守住的底线;有人说,好课是追求学生收获的,如同农民没有收获的耕耘是徒劳的一样,学生没有收获的课是失败的,收获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有人说,一堂好课不仅是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课,教师不但能答疑,而且还能启疑,能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还有人说,一堂好课,学生应当觉得轻松,感到兴奋,感到自信,好课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满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教师的价值在于设计、引领、创造;有人说教师的价值在于无所无求的奉献、全心全意的育人;有人说教师的价值在于“被学生超越”……教师的价值该用什么来衡量?教师的价值在哪里?教师能实现自我价值吗?如何有效的实现?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来解决呢?  相似文献   

15.
一杯沧海     
《素质教育》2006,(4):47-47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  相似文献   

16.
说起“减负”,有人说,它是顽症,难以根治;有人说,“减负”不能指望一纸行政命令就解决问题,要打持久战;还有人说,学生“减负”,教师“加负”,要搞“战略转移”。一句话,“减负”难。那么,它究竟难在何处?应该如何克服这些难处?我们感到,从人的生命层面考察,从生命意义悟解“减负”,这也算是对“减负”难题的一种“解”吧!  相似文献   

17.
蒋潇潇 《学语文》2004,(9):119-120
有人说生活是红色的,它温暖、幸福;有人说生活是灰色的,它郁闷、消沉;也有人说,生活是黄色的,它充满硕果的芳香……  相似文献   

18.
周如俊 《上海教育》2006,(1A):57-57
有人说,快乐地生活才能快乐地工作;也有人说,快乐地工作才能快乐地生活。其实,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心态。我想,只要我们保持快乐的心态,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轻松惬意。事实上,教师工作是苦些、单调些、繁锁些,在工作中遇到很多的困难和不如意也是难免的,但是我们教师就不能快乐吗?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儒道互补说刘兴林关键词司马迁;儒;道司马迁的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而莫衷一是的问题。有人说他是道家,有人说他是儒家,有人说他政治思想倾向儒家而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也有人说他融百家为一家,还有人说不能用先秦诸子的思想去范围司马迁的思...  相似文献   

20.
学生·镜子     
正教师与学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有人说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此话太过崇高与伟大。也有人说是路人关系,只不过师生一起度过了三年,我认为此话太过冷漠与虚无。学生走进我的生活,我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第一:反光镜反光镜的特点是帮我们看到已走过的路。一名男生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他喜欢班里的某个女孩,很想对她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