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文化多元化、价值观不断分裂与融合和高等教育改革热潮的影响下,高校教师身份认同受到强烈的冲击,认同危机将造成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感的丧失、道德生活的分裂和道德合理性受到质疑。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内外部因素,提出构建教师个体的道德愿景、注重教师主体内在德性的培养以及培养道德修养自律性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所谓道德两难,是指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境。道德两难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师设计的道德两难情境中,让学生直面道德两难冲突,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讨论解决道德冲突,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其道德修养达到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现实道德修养基础、社会道德环境、学校的道德氛围、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学生群体内部的道德互动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校师德建设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师素质提升、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追求有智慧的教育:高校教师应秉持的道德理念;二是履行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责:高校教师的道德操守;三是加强教育对学生生命的人文关怀: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怀。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A1):115-116
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好可以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水准,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对道德与法治老师在上课时如何使用活动教学法给学生讲课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能够切实对学生有好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方法,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志莲 《考试周刊》2023,(10):155-158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阶段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让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教师通过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和道德,并通过引导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7.
教师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的不关心,实际上它是一种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本文通过例举当前高校教师道德冷漠的种种表现,并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对高校教师道德冷漠原因进行剖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8.
黄艾丽  杜学元 《中国德育》2007,2(9):20-22,25
语言作为教师传道授业的首要工具,对学生知识素养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的言语道德修养尤为重要。教师应努力加强言语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重点提及“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及政治认同等”。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核心,而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根基,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重视,从不同途径入手,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教育意义重大,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意义重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针对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素养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方能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郑晓青 《考试周刊》2022,(4):147-150
在初中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重要途径.从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教材中选取的例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让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了利用好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开展生活化教学.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分析了...  相似文献   

12.
吴晓君 《天津教育》2020,(32):28-29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述课本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不仅要顾及眼下的教学,还要考虑到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还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这些都可以在情感教育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情感教育的理解,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道德的不断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统一编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进而改善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过去传统教学中“重主科轻副课”观念的影响,学生、教师甚至是学校,都忽略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且,学生自身在加强道德修养的同时,也感动升华着教师的道德素养水平。二者在道德建设中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互动效果影响着道德建设的实效性。笔者试对二者存在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互动关系取得良好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林泳强 《班主任》2001,(12):3-4
道德情感是道德的生命力,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从德育过程看,不管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如何崇高,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情感体验,道德标准和要求就不能真正成为道德行为的动力.而道德情感的培养又是德育过程最复杂的一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着力于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同时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该门学科不感兴趣,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尝试以新的教学方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方式之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抓好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加大建设投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强调教师自身加强修养,培养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云:"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可以信",揭示了道德对于一名教师而言的重要性。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道德和师德有些相似,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意识形态的诸多内容。"校长的道德理应比师德的含义要深,针对现阶段的校长道德失落的问题,重拾校长的道德,加强其道德修养,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道德修养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四个方面。初中学段道德修养共有5条,可以概括为生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感恩教育、公共生活教育、劳动和职业教育。对比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的核心素养表现,可以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把握道德修养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小学一年级重要课程之一,做好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首先分析小学一年级教师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其具体的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