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灵性、充满情趣、充满诗意的课堂故事。一、营造环境,放飞学生诗性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语文课堂,应没有思想的桎梏、传统的约束,有的只是直率、碰撞、争论,以及自由精神淋漓尽致的舒展。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辩论,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谱写出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师生脸上  相似文献   

2.
《受戒》是汪曾祺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桃源理想的美丽世界,这里有诗意的自然环境、诗意的民情风俗、诗意的人情人性美、诗意的结构,小说构建出了一个和谐完美的伊甸园世界。作家从和谐的理念出发,不仅在文本中处处表现了和谐之美,更是透过文本向读者传达出了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渴望着人性的回归,凸显出一种诗意自然以及诗意生存的整体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彭丽萍 《文教资料》2013,(24):44-45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写道:“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更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课堂,更应该是诗意的课堂.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用生命意识活化课堂诗意,用激情感染课堂诗意,用人文唤醒课堂诗意,用精巧设计探寻课堂诗意,以此构建技工院校诗意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4.
要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必须要求教师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应该是充满情趣和欢乐,荡漾着问题和好奇,洋溢着诗意和鼓舞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会收起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与诗意同行     
马卡连柯曾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的确,教育是个崇高的事业,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谱写的是诗意的乐章.教育可以让心灵充满幻想而变得诗意盎然,也可以让本是明丽的心灵变得困惑不堪而诗意全无.  相似文献   

6.
让课堂充满诗意,不只是一种教学操作的方法,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的境界.它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语文课堂的程式化和窒闷,高扬人文的旗帜,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充满想象和创造.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学生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学生的生命.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在每一个课堂中孕育出诗意的心境,进行诗意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带着诗意的心境走进教材,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美的情操,培育美的心境,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诗意的语文呼唤诗意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教师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的诗意课堂的创设. 一、创设诗情画意的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小说的主题内涵富有诗意化,它赞美和呼吁美好和谐的人性、人情和生活,与之相协调,其小说的语言也呈现出诗意化的特色。这种主题和语言的高度统一,使汪曾祺的小说充满了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 ,首先是“诗意地栖居”做到“大道一如” ,既而在“大道一如”的守护下做到“和谐共存” ,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 ,只有这种“和谐共存” ,人类才可能在“充满劳绩”的情况下拥有真正、自然、自在、自由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0.
袁凤英 《文教资料》2009,(11):118-119
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诗化教学.追求语文的诗意就是追求语文的创造、张扬学生充满生命活力的个性、开启潜能无限的心智.  相似文献   

11.
汪启奋 《甘肃教育》2011,(11):73-73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艺术。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该放飞浪漫的诗情,充满睿智和感悟,开阔豪迈的胸襟,应该给予学生超凡脱俗的精神层面的提升,让学生在这美丽的乐园中,固有的灵性得以进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和谐、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2.
诗是心灵的语言。让课堂充满生命与灵性是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在课堂上运用充满诗意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与历史人物对话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心灵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和谐,提高教学效益。笔者积极投身新课改,对教学语言不断磨砺,精益求精,有一些感悟,现与同行分享,也希冀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首先是“诗意地栖居”做到“大道一如”,既而在“大道一如”的守护下做到“和谐共存”,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只有这种“和谐共存”,人类才可能在“充满劳绩”的情况下拥有真正、自然、自在、自由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4.
春雨交响曲     
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小女孩、蜗牛、钢琴三者在斜风细雨中和谐共存,景艺欣同学用她清新流畅的语言,将一篇唯美的习作呈现给了大家。  相似文献   

15.
设计概说 <傲霜篇>是作家峻青充满诗意的散文名篇,意蕴深远,热情洋溢,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不懈追求.明理会意,陶冶性情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本设计旨在追求教学课堂的画面美、语言美及教学环节的流畅,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从而提升学生对美句美文的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其中之钢琴音乐以其高雅的情调、和谐的美感、充满诗意的激情为世人所喜爱。本文对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美学的视角审视《边城》,可以发现沈从文的创作与生态美学的诸多核心原则深相契合。他构筑的湘西世界,充满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感性的生命力,展现了入与自然、入与入、入与自我和谐统一的生命景象,使“边城”超越了平常地域的概念,成为一种生命和精神存在的意义,是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意生存家园。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小班化教学的特殊性为诗意语文课堂教与学活动提供了更宽裕的时空。教师有了更多的空间去建造诗意的学习环境,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营造诗意的课堂意境,教师可以从教学语言、学习氛围、学习策略等方面着手创造诗意语文课堂,从而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学生诗意的人生心境。  相似文献   

19.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美”,离不开“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是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诗意是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的新鲜血液,只有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才能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教育从本质上是充满情感的,然而现代教育工具理性的泛滥导致学生诗意情感的缺失.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生诗意情感缺失的现状,进而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诗意情感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诗意情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