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加拿大联邦制在建立之初是一种"准联邦制",其特点是各省权力从属于中央。在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司法解释的作用下,它逐渐转变为两级政府权力互不从属的"标准联邦制"形态。这一过程是以一种相对平稳的方式进行的,是对加拿大联邦制下政府间权限划分的一种较为成功的调节,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加拿大宪法的尊严和制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现行人民版高中《历史55必修一在讲到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时写到:“‘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逐渐用以指称内阁。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这段表述使人以为枢密院是咨询机构.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始于威廉三世时期。其实不然。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史学集刊552011年第2期)一文对内阁的形成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3.
女教书指女子教育课本,即女教教材,它是在理学盛行、贞节观念强化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女教书可分为两大类:官制女教书和民制女教书。官制女教书又有两类:宫廷制女教书和朝廷制女教书。  相似文献   

4.
1901年2月(光绪二十七年正月)清政府在西安行在宣布实行变法,此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官制改革。清本官制改革如何评价,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从中央和地方官制改革两大方面入手,就其实质谈一点看法。一、中央官制改革.已现钢权实质1906年11月6日、清廷发布了《裁定奕额等核拟中央各衙门官制谕》,宣布改革中央官制:“其要旨惟在专责成、情积弊、求实事、去浮文、期于厘定百工而熙庶绩。”-’那么,就让我们从实际中来窥探其实施的情况。首先,在中央官制增裁方面与改革前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更动。“毋用更改”的衙门有。军…  相似文献   

5.
女教书指女子教育课本,即女教教材,它是在理学盛行、贞节观念强化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女教书可分为两大类:官制女教书和民制女教书。官制女教书又有两类:宫廷制女教书和朝廷制女教书。  相似文献   

6.
由于宋初君主存在着“黄袍加身”与“烛影斧声”所留下的心理压力 ,所以一直难以正视武人驭兵的现实 ,故而对内“右文抑武” ,对外则将传统的“内绥外御”的边防政策调整为“守内虚外” ,致使枢密院出现了巨大的身份危机 ,即为宋代人主的成为“守文弱主”提供了机缘 ,也为终宋一代文武两个集团的矛盾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度胡翔民国时期所实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近代引进西方官制的一次失败尝试。民国时期公务员制度由考任制和铨叙制两部分组成,其实施和监督机构主要为国民政府考试院下属之考选委员会和铨叙部。这一制度从它的法规体系及组织系统来看,较以往官制...  相似文献   

8.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降,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陆游研究札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游受命宁德主簿应在绍兴二十七年冬;与敕令所同事们的关系及其工作;迁枢密院编修官时间应为绍兴三十一年冬;召对受沮原因分析;陆游与周必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枢密使一职初设于唐代中后期,五代时期有重大发展,呈现出与唐代枢密使不同的特点:一、改由士人充任,二、完善了枢密院的机构建置,三、其权力的实施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五代时期枢密使的权势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五代时期特殊的政治、军事局势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再加上枢密使自身的特殊条件,使出现了五代枢密使之权最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析《三国演义》正文中的"密州"、"中山府"、"滑州"等元代地名,"太史院"、"太常院"、"枢密院"等元代官制,以及"的实"、"军士不打"等元代俗语,论证《三国演义》原著必成书于元代。因为这众多例证表明,作者最熟悉的是元代社会生活;同时,假如《三国演义》为明代成书,那么作者不可能再使用这些早已废除的元代典制和早已过时的元代俗语。  相似文献   

12.
我帮是经大宋国家枢密院批准,由一代宗师洪七公接手发展起来的一所综合性武学机构。昔日武林盟主郭靖妻黄蓉、大辽王爷萧峰都曾在我帮担当过名誉帮主或  相似文献   

13.
李心传所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是宋代著名笔记小说,涉及制度、人物、财赋诸多方面,为研究宋史之重要史书。编写精良,但亦存瑕疵。其于记载同签书枢密院条,存在失误。结合宋代史书,尝为订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索先秦史料,探讨这一历史时期世官制向职官制演进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西汉前期官制改革的认识 1、西汉初的官制改革西汉建国初时的官制,班固说是“秦兼并天下……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西晋司马彪则说是“汉之初兴……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对二者意见如何认识,我趋向司马彪说法。汉初,刘邦创建西汉,来不及建立自己完备的官制,故有袭秦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列卿,地方上设郡县,表面看是“因循而不革”。但据史实从总体上看“因循而不革”是个不准确的结论。相反却是从中央官制到地方官制有因有革。因不少,变亦很大。其变革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为改官名。秦有丞相,高祖初设亦名丞相。十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官员一直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国家通过官员来管理人民、帮助人民,人民则通过官吏来向国家反映自己的诉求。因而,合理的官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设一套好的官制,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官制,尤其是楚国的官制。文章着重探讨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楚国官制对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职官制度,历代均有所不同,甚至在一个朝代也常有种种变化。秦汉以前,我国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官制,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官制,把官吏分为中央官和地方官两类。汉代基本沿袭秦制,以后历代虽有变化,但两千年来大致是以秦汉官制作为基础发展演变的。下面就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些古代职官。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代的赵国官制,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散失等原因,已经很难看到系统全面的记载,只能看到赵国官制一鳞半爪只言片语的记述.笔者收集传世与出土文献,汲取前贤今哲成果,归纳梳理,从卿士化家为国、家臣变大臣,继承周晋官制革新职责,借鉴别国官名为己所用,首创官职名号独具特色等四方面,再探赵国官制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唐代送别诗兴盛的原因很多,章阐述了送别诗兴盛和用人制度改革的密切关系,即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送别诗的兴盛,其中着重从用人制度中的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茬引制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本主题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古代官职、官制的产生和作用;二是古代选官制中的人才选拔和官吏来源的五条途径;三是科举制历经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一、古代官职、官制的产生和作用官职、官制是国家机器结构的表现形式的一部分,中国官制产生于夏商时期。中国古代的官职、官制逐渐形成中央与地方两套制。其形成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二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三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四是有利于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多次的民族融合,但同时也埋下了君主专制和阻碍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祸根。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