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第六册语文《菜园小记》一文中,作者吴伯萧引用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几句话。课文的注释为“出自屈原《渔夫》……”很明显,编者认为《渔夫》的作者是屈原。其实这是错误的.认为《渔夫》的作者是屈原,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的作品是二十五  相似文献   

2.
这几天,重读《科学课》杂志2003年第3期中的评论员文章《无须懊悔》,文中的一句话:“出点错也未尝不是好事……”使我想了很多很多:在我们的课堂上或者在我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2005年5期有傅炳民老师的《见谅≠原谅》一文,文中认为"自己已经不可能见谅于毛泽东"中的"见谅"使用有误,应改为"自己已经不可能得到毛泽东的原谅"。马兰刚同志在《也说"见谅"》(《语文知识》2006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并认为"见谅于……"属于文言被动句式,而笔者认为前者的说法是正确的,马兰刚的说法反而更为不妥,就此提出自  相似文献   

4.
读史一得     
近读中华书局1982年1月出版的《竹简帛书论文集》,发现郑良树先生所著的《<尉缭子>和<孙子>》一文中也谈到:“总结前贤的说法……今本《尉缭子》是后人所依托的。”(郑先生所举的“前贤”,据他自己的注释包括明代宋濂)记得不久前,我在《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5.
彭老师:您好!您在来信中提到的几个问题很有探讨的价值。在此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您探讨。问题一:在《长城砖(》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一文中,有一处“……”单独出现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请问,这“……”是否算一个自然段?问题二: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位壮士高呼的口号“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编辑同志:我在阅读贵刊2010年第七期(P23)《有趣的危险词句》时,发现文中指出"Chinese dragon"应翻译为"麒麟"而不是"中国龙",这让我感到很疑惑。因为在《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第六册Module 8 Unit 1中出现这样一个词组:"A Chinese dragon kite"。如果按照上文的说法,应该译作"一个麒麟风筝",但课本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6年第5期刊登了唐竟成老师的《理解应尊重事实》一文,文中认为人教版第十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反问句:“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换一种说法应改为“:谁(或人人)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句  相似文献   

8.
部编五年制语文课本第六册《喇叭花》一文中的“花蔓(wàn)”的“蔓”和第九册《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蔓(màn)延”的“蔓”,其字形究竟属于什么结构呢?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质疑:按照各种版本的语文基础知识专著的说法,“蔓”字下边部分“曼”属于上中下结构,这种说法无庸置疑是正确的,现在再加上部首“艹”,哪该属于什么结构呢? 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认清什么是汉字结构。汉字结构是指汉字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由于汉字极其繁复,各种版本的论述又详略不一,名称众多,但有其规律,我认为对小学生不必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基础上多划分了一个词类——拟声词,并下了定义:摹拟事物的声音。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268页的《汉语知识》中,对拟声词下的定义却是:“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准确更严密呢?我以为,初中语文教材上的定义欠妥,“模拟人……的声音”这种说法很费解,并容易使人把拟声词与叹词相混淆。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四册第八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生前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准备象李先生一样,……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可是,备课时,我参阅了《最后一次讲演》(下称“讲演”),却是这样说的:“我们随时象……”,  相似文献   

11.
“莫属”的“莫”不是副词严浩《一“非”障目》(《咬文嚼字》)1997.2)中说,“非洲人莫属”,当为“非非洲人莫属”。此话准确无误。文中有两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严文说:“‘莫属’是文言用语,常和‘非’一起,构成‘非……莫属’的格式。”此说不妥。这种格式当为“非……莫”。《史记·屈原列传》:“以为非我莫能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假  相似文献   

12.
正"我有吃过""我有跟他讲过""以前我有去过云南""昨天我有打电话给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句子了。这在10年前是不多见的,如今这样说话的人可是越来越多了,年轻人尤甚。那么,这种"有+动词或动词词组"的结构方式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以前没有这种说法呢?北京师范大学刁晏斌教授在《台湾话的特点及其与内地的差异》(《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一文中将台湾话的特点作了详尽的总结分析。台湾话主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社会》课本第四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第78页说:“……目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除保证自给外,还出口到其他国家。”作为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有必要向我们的学生指出:这一说法有明显的滞后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草地夜行》(省编小语第七册)一文中人物语言较多,准确地把握朗读的语气,对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相当重要。讲授时,我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读了老红军牺牲前的一句话:“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学生深表不满,纷纷举手争辩。一位学生说:“老师,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在教学中有一个疑问,现提出来请教。六年制小语第十册第4课《大理石街》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年老的工匠,年轻的学徒,就在这样的小房子里长年累月地劳动着,……”同册课本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年青的妇女坐在小艇里,高声谈笑。”我认为,两处的语言环境相同,带点的词应该一致,都应使用“年轻”一词。再说,《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年青”一词的解释为“年轻”,“年轻”指“十几岁到二十几  相似文献   

16.
时下,报刊杂志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请看笔者最近辑录的几例。①《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层次徘徊》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令人堪忧的国民科学素养”。②《新华文摘》2000年第3期转载的顾军《教育:上海人的第一消费》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上海家庭的文化氛围令人堪忧”(正文部分亦有句曰:“家庭的文化氛围令人堪忧”)。③《语文报》2000年4月25日第3版《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决赛辩词选登》中有这样一句:“如今,美国霸权主义的阴影还在笼罩全球,生态环境更加令人堪忧——目前地球上的物…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报刊上出现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令人堪忧。许多例子随看随丢,没有记下来,只是最近才录下四例:①《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转载的顾卫临《科学普及走出低层次徘徊》一文中的一个小标题:“令人堪忧的国民科学素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二册《一面》课后练习题第二题第1小题讲:“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我认为此处讲第一部分共38段,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初中《语文》第一册307页最后一段写到:“段落,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教科书上称‘段’也叫‘自然段’,一段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要称得上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具有换行的标志;其二,意义上必须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其中的“疏”字,课本注释为“疏远”。《教学参考书》“补充注释”第4条录入一种说法,认为“自疏”应断入上句,“疏”作“疏忽”解。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虽然在《屈原列传》中,“疏”字也有  相似文献   

20.
《咬文嚼字》2016年第1期上发表的《"芒果"得名小考》中有这样一段话:"历史上第一个介绍芒果的中国人是唐朝高僧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有‘庵波罗果,见珍于世’的记载。这说明他是第一个看到芒果而且也可能是第一个吃到芒果的人。"这其中多个"第一个"的说法都值得推敲。众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