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计算机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往往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但一般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方法是先安装低版本的,再安装高版本的,这种方法极为不便.通过对磁盘引导区结构的分析,给出一个多操作系统引导的汇编语言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利用Ghost Windows安装多个Windows和一个Linux操作系统,并且利用GRUB统一引导多操作系统的方法,简化了探作的复杂性,也为多系统安装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在多系统并存日益普遍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不同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本人在总参三部从事九○五甲机操作系统软件工作六年多(九○五甲机是1980年华东计算所研制成功的大型机器),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与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对操作系统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对编制其操作系统有一定实践经验.用户在用甲机计算过程中,常常要出现所谓“死机”,作业作不下去,用户等待机房维修人员解决问题.死机的原因有多方面的:1.用户方面产生的,一旦查出容易解决的.2.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所谓“跳动”不稳等引起的.这方面也容易解决.3. 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引起的死机,其中重要的一种是“死锁”引起的.现代操作系统中,往往很难完全避兔“死锁”,即使在一部计算机上配备所谓完整的操作系统,用户在多道作业时,也难免要发生“死锁”,故对“死锁”问题的研究成为操作系统中重要的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想就甲机死锁引起的死机,结合实际,进行粗浅的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因时间匆促,如有错误或理解不对,望批评指导.  相似文献   

4.
郭昌建 《巢湖学院学报》2005,7(3):93-94,111
本文主要阐述在一台计算机的一个硬盘上多个操作系统共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多个操作系统共存时如何启动着手,分析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时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注意的问题;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安装时可能用到的工具软件等,然后,就目前常见的一些主流操作系统,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和unix/linux等共存情况举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5.
由于计算机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往往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但一般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方法是先安装低版本的,再安装高版本的,这种方法极为不便.通过对磁盘引导区结构的分析,给出一个多操作系统引导的汇编语言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谢峰 《考试周刊》2014,(27):113-114
<正>桌面虚拟化是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虚拟主机系统,由虚拟主机系统模拟出操作系统运行所需要的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运行在这些虚拟的硬件资源之上,可以实现多个操作系统共享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虚拟桌面的存储和执行都集中在数据中心,用户使用终端设备通过远程协议进行访问。桌面虚拟化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同时用户获得完整PC的使用体验。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或者类似的设备在局域网或者远程访问获得与传统PC一致的用户体验,是一种仅将操作系统桌面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技术,由服务器端完成运算,可以结合服务器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进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4G通讯网络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不断适应市场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当前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IOS、Windows Phone)的UI界面、任务管理、性能、软件资源、人工智能等进行比较研究,剖析当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和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同一硬盘中多操作系统共存也越来越普及,本文在分析多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硬件和软件来实现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操作系统原理"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操作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设计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过若干届学生的实践推广,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进而增强其分析问题和编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Linux企业应用的扩展,有大量的网络服务器使用Linux操作系统。Linux系统下FTP服务器功能是方便主机间的文件传输,它使得我们能够在网络上方便地传输文件。早期FTP并没有涉及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增长,Linux系统下FTP服务器的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采用FTP服务器是基于Linxu操作系统平台上的Vsftpd软件来实现Linux环境下的FTP服务器配置,提出Linux系统下FTP服务器一些验明用户身份的办法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内存管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 ,在DOS操作系统下 ,内存管理一直是令DOS用户较为头痛的问题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 ,内存使用量很大 ,而内存的大小对Windows的运行性能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一个DOS用户或一个Windows用户深入了解内存的分布以及管理操作方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本文对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袁薇 《当代电大》2001,(8):83-87
1 是非题(括号内正确的划√,错的划×,其他符号按错论) ( )1)进程的互斥和同步总是因相互制约而同时引起。 ( )2)操作系统“生成”,是可以按用户的任意要求,装配成各种应用核心。 ( )3)作业同步就是进程同步的条件控制。 ( )4)进程的互斥和同步是进程通信的基本内容。 ( )5)操作系统“生成”是指能产生最适合用户自己工作环境的操作系统内核。 ( )6)多用户操作系统离开了多终端硬件支持,则无法使用。 ( )7)实时操作系统的响应系数最大,设备利用率最高。 ( )8)UNIX的最大特点是分时、多用户、多任务和倒树型文件结构。 ( )9)引导操作系统进入内存的程序一般放在计算机的固件中。 ( )10)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都处于互等状态而无法继续工作。 ( )11)具有多道功能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多用户操作  相似文献   

13.
近期通用CPU处理器内核被曝出多个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允许用户绕过芯片及系统的安全设置去读取任意内核中的数据,由于是CPU层级的漏洞,这些漏洞理论上影响所有使用通用CPU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对于物理单机操作系统来说,利用该漏洞低权限的用户可以获取高权限的系统内核数据;对于云主机(虚拟主机)的影响是利用该漏洞任意一个虚拟主机,用户都可以绕过虚拟软件的限制读取同平台下其他虚拟主机中的数据;对于软件的影  相似文献   

14.
《机械职业教育》2002,(3):41-41
一、安全问题最近发现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98、WinMe、WindowsXP)在“即插即用(Plug andPlay)”功能方面存在安全性问题,电脑黑客可以通过即插即用功能控制用户的电脑。对此用户可以访问Microsoft公司的相关介绍(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Release.asp?ReleaseID=34951),并且下载对应的补丁程序。此外,用户还可以下载一个由Gibson Research公司提供的免费程序“Unplug n'Pray”(http://grc.com/UnPnP/UnPnP.htm),该程序的工作方式是禁止Windows操作系统的即插即用功能,从而保护用户电脑。为了让…  相似文献   

15.
第二部分 DOS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以方便用户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的程序集合。 (二)操作系统功能 作业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三)操作系统分类 单用户操作系统、单道与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6.
第二部分 DOS 操作系统一、操作系统概述(一)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以方便用户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的程序集合。(二)操作系统功能作业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三)操作系统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单道与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和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同一硬盘中多操作系统共存也越来越普及,本文在分析多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硬件和软件来实现多操作系统共存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计算机实验室中数据存储与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TP协议的FTP服务器用户数据存储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也是出现较快的发展,从最初的微软系统,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操作系统,其中系统的稳定性和方便性以及功能性与高效性受到广大用户的密切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系统的功能和分类,并分析其未来发展的走向,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苹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新的iPhone操作系统,日前已展示了新操作系统的近百项部分功能。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展示了其中7项,包括多重任务功能,用户可同时运行多项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