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外哲学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些基本观点有其不合理性,即颠倒了"存在"与"本质"的关系,未能架起"现有"与"应有"的桥梁,充满了先验色彩,从根源上滑向了唯心主义;分析其存在缺陷的原因并结合自然、社会因素,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正确的,即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联系国际国内现状,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有三个重要的命题"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拟对上述三个命题的基本内涵、内在联系等作一分析和比较,从而论证这三个命题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并阐发每个命题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本问题"即人们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态度、观点及其价值取向的问题。其基本问题有"生与死"、"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愈来愈不满意,对自己愈来愈不满意,人们对自己本质的认识和追求也愈来愈高,由此而引发出许多"人本问题"。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借鉴其他科学学说的人本思想,与人类共同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在解决"人本问题"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力量建设"的立论的根据在于,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表现为类存在,人类经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人的本质力量也应随之不断地完善发展。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第一个决定性条件,意识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本质力量建设要注意个体和整体的和谐统一。加强人的本质力量建设对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创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全社会动态地强化人的本质力量建设的大众心理认同,彰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之美,加强人的意识修养,彰显人的内在美,强化对人的非本质力量的"审"视,积累本质力量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任何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现实中仍有很多人掌握不了这一问题的本质内涵。在生命教育视域下,从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回顾出发,去认识灵魂的、精神的教育,追求真教育,继而认清教育与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教育与人的内在价值提升等基本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解放,教育是促进人的解放并使人成为人的生命活动等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6.
一、交往教学的本质交往是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交谈"、"礼尚往来"、"交流"、"沟通"等等。有学者指出,从哲学意义上来看",交往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实际开展的基本的现实形式,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是人的全部本质、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教育活动。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要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社会本质两方面入手,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其理论着力点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相契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总结完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并将其基本理论贯穿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是对教育系统的利人的能动性改造,是人的价值体现,是历史的、生成的。在技术、人、教育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术是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技术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展的空间。必须从人的本质力量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的技术的价值,以"以人为本"为准则不断调节技术与人的各种具体关系,从而促进技术、教育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步入21世纪,一方面,随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逐日扩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意识"不断得到强化。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大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美"的境界中,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出发点是人,归宿和落脚点还是人.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大楼",需要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但归根结底离不开发展的核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了解教师的价值取向,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理解教师,服务教师,激励教师,不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诉求,才能提高教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取代论”引起的争论是混淆逻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伪争论。逻辑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逻辑思维素养。逻辑思维素养是具有一般可比性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现代逻辑关注逻辑之学理,普通逻辑关注日常思维,二者对同一种涉及日常思维的知识往往有不同的处理,普通逻辑的处理方式适合通识教育。“逻辑现代化”的口号是针对逻辑专业教育的。强调现代逻辑与普通逻辑的对立,是中国学界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使得发展与改革逻辑通识教育,不得不时时为普通逻辑辩护。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时下流行的关于思维规律前三律在三值逻辑中失效的观点,本文从辩证法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认为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为了保证人们正确思维的普遍规律对人类思维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不会在三值逻辑这一具体的思维科学领域内失效;但刻画这三条规律的人工语言表达式具有特殊性,在不同的思维科学中应用不同的表达式去刻画。二值逻辑中刻画中这三个规律的语言表达式在三值逻辑中失去永真式的特殊地位,不能证明这三个思维规律在三值逻辑中失效。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中国逻辑史研究时,学者大多从形式思维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进行研究,这是必要的,但亦不能忽视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先秦诸子对"类"概念同异的辩证分析,为"推类"的进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具体推理过程中,对"推类"前提的辩证考察更是彰显了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逻辑思想的影响。因此,考察先秦诸子辩证思维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推理思想,而且能全方位地展示古代先人的思维表达艺术。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是思维的工具,但独立学院对逻辑学的教学不够重视,独立学院的学生对逻辑学的学习望而生畏,学习兴致不高。基于独立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独立学院逻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三方面进行调整,促使我国独立学院逻辑学教学的改革,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的类概念,中国的推类思想,西方的类比推理可以统称为一种逻辑思维,即类思维。类思维在逻辑史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逻辑史讲推类,西方逻辑史讲类比,而推类实际上也是一种类比,类思维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打通中西方逻辑的一个关节。要推类或是类比得先知类,中西方关于类的概念其内涵不尽相同,但就中国古代的推类和传统形式逻辑中的类比而言,两者却是机理相通,都是“类同理通”,只是中国的推类更重内容而轻形式,但两者对于整个逻辑的发展同样重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类比生发了比喻,推进了认知。  相似文献   

16.
人的思维处在与主体、与客体和与自体的三维制约关系中:主体维与对象维结合形成思维中的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课题;主体维与自体维结合形成思维中的逻辑,这是逻辑学的课题;而对象维与自体维结合则把认识与逻辑统一了起来,形成思维的具体运行方式,这是思维方式论的课题。当思维客体是辩证的且以辩证思维方法加以把握时,就会形成辩证思维方式。这就是辩证逻辑的对象。它从在本质上是关于辩证思维方式研究的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17.
逻辑学传入中国至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逻辑学教学改革主要应该从逻辑学教学的课程内容、逻辑学的人才培养、逻辑学教学方法、逻辑学的科研创新等几个方面着手。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初步介绍了我国50、60年代探索辩证逻辑对象的部分国内学者的不同观点,即:(1)辩证逻辑的对象是唯物辩证法;(2)辩证逻辑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3)辩证逻辑的对象是研究辩证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的科学;(4)辩证逻辑的对象是研究思维的内在矛盾的形式与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摘要:普通思维是以现实中的个人和集体为主体,以发现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和内在规律为目的的科学逻辑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工程思维是以工程眼光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其具有非线性、超协调逻辑性、集成性的思维特点。基于工程思维的视角,提出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方式强调超协调逻辑性、课程体系体现系统性和整合性的工程思维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周易》中有着深刻蕴含。《周易》中包含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还有对“象思维”的关注使《周易》具备了实现创新的前提条件,从实象,意象到器物的转化说明了创新的过程。《周易》中的创新思想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