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和“现实的人”的发展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战略基础、战略目标和当然表征,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人的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特征和基本实现方式,它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又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重要前提。人的现代化需要人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铸塑高品质生活、牢固确立新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素质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人的素质问题,既应从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理解,又应从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现代化是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却不会自然而然地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还可能给人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提高人的素质,既要以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为导向。又要以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导向,全面理解提高人的素质的目标定位,正确处理社会现代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始终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是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以促进和推动社会的现代化;时代内涵是实现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现阶段,只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学的角度考察具有世界历史性潮流的现代化。认为现代化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具有主体人格、科技理性和伦理自觉为现代人素质的灵魂,这也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因此人的塑造就成为现代化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中,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揭示中,蕴含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理论拓展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中逐渐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为指针,结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系统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间的辩证联系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始终把追求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促进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育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和人的现代特征发生、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德育是为社会和人的需要服务的,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都必然要求德育现代化。而德育的现代化必然通过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来体现,使整个德育体系都符合现代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教育应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神圣使命。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以培养现代人为基本要求。因此,通过有效的学校教育的方式促进个体发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内涵丰富、目标明确的概念范畴,具有政党推动与多元治理主体相结合、由局部到全面的渐进式发展、由物质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新发展。从实践发展与理论逻辑层面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破题之举。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坚持理论指导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坚持在价值遵循中回应“人本”需求、坚持以先进政党建设引领现代化国家建设、坚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坚持以制度体系现代化为保障等总体逻辑出发,确认路径指向,积极应对变局和挑战,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哲学范畴,政治经济学范围,更是一个教育范畴,马克思以揭示社会交换关系发民擅中心线索,指出全面发展的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它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教育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尤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理论逻辑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最终体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突出表现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尊重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优质教育的丰富性和教育选择的适切性。从历史逻辑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方针中始终一以贯之且与时俱进,即坚持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革命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实践逻辑看,构建高质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系必须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全面辩证地认识把握公平与效率关系,扎实推进“教育共富”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多样化高素质人力资源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进程推动着社会进步,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现代化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既因人的因素引起,又影响着人的发展.现代化进程需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实现导向的重要方式,便是社会批判.只有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批判性反思,才能不断校正社会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走向,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第二次现代化”的要求。它不仅是经济发展过程.而且要求以文化创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发展观转变是它的时代背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内容。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教兴国、生态文明都超越了传统现代化,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以全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小康社会,才能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旨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事实,当今的全球化赋予了社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现代化的人是全球化的主体,全球化又促成现代化的人的生成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目前发展战略来说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成为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威海市是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沿海开放城市。环翠区是地级威海市惟一的市辖区。环翠区辖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目前。全区现有中小学校32所。其中小学20所,初中12所,在校学生40863人。幼儿园(所)67处,在园幼儿7991人。2000年以来,环翠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目标,以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探索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全区教育的快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面对我国的残酷形势,先后提出了以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和“造福于民”为总目标的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他还先后提出民生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以“实业计划”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纲领。  相似文献   

19.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随着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展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实质。在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以人的发展为宗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等。在学校这个大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实施教师资格认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反思成为研究者,提高自身的行动研究能力,接受教师继续教育,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密云县第一小学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老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1386人,教职工104人。其中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人。学校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基本教育理念;以“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教学高质量,师生高素质”为办学的总目标:以培育和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