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在一个非“母国”的国度里,很自然的,每时每刻都感受着这个国家的文化气息。我个人以为,文化二字,不仅仅适用于知识领域方面,如果我们给它扩展开来,站在一个高度去看这两个字,它其实是立体的,是有厚度的。我正是用这个慨念去看莫斯科的,看知识领域中的文化,看建筑风格中的文化,看艺术长河中的文化,看人文风情中的文化,很多很多。其实,还有一种文化也没被我忽略,这就是莫斯科人在生活中表现出的美的一面,可称它为思想意识的文化。去过莫斯科的人都知道,莫斯科的地铁建筑宏伟,四通八达,是莫斯科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许你在大街上走时,觉…  相似文献   

2.
爱书的莫斯科人俄罗斯人以酷爱读书而享有盛誉,爱读书的莫斯科人到处可见,不论在大街上、公园里,还是在地铁列车上,随处可见有人在读书看报。这里的书摊均设有固定摊位,绝对没有把图书席地而摆的现象。俄罗斯人认为,图书是圣洁的,绝不能让其沾上灰尘。俄罗斯人外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的口头禅若论起排行的话,“随便”一定能当选最具人气的NO.1。面对自己不想理会的事,他们会漠然地说:“随便。”聊到自己不想听的事,他们会不耐烦地说:“随便。”面对自己懒得做选择的事,他们会散淡地说:“随便。”甚至在跟不熟悉的人见面时,为了表示客气,亦会微笑地说:“随便吧,都可以。”  相似文献   

4.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几个行为偏差的学生,他们爱打架,打架的理由也可能五花八门:别人说他们如何如何或无意中碰了他们一下,他们就会气急败坏地冲上去打人;谁要是在老师面前说他们的小报告或告诉老师他们没交作业,他们也会打、骂同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管当时是否真的有“不平”,他们总是爱出手相“助”和他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因此个别和他们在一起的学生,也依仗着他们而变得会欺负人了;  相似文献   

5.
☆压制儿童的好奇心摇儿童提出诸如“我是谁生的?”“我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时,不是直接对“性”感兴趣,而仅仅是一种好奇的反应。家长如果不正面回答反而斥责他们,就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还造成一种印象,孩子会觉得有些问题是“很坏”,问了要挨骂,这样就会使他们从小对性有一种神秘感、罪恶感、肮脏感,从而影响他们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怀疑父母做事的真实性摇采取哄骗的手法,如告诉孩子他们“是拣来的”“石头里跳出来的”也是不明智的。因为真相总是会被孩子们识破的,一旦孩子明白了真相,就会认为父母欺骗了他们,甚至怀疑父母做事…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教育》2007,(11):24-25
高效经理人遵循了以下八个习惯做法: 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他们会问:“什么事情是符合企业利益的?”他们制定行动计划。他们承担起决策的责任。他们承担起沟通的责任。他们更专注于机会而不是问题。他们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他们在思考和说话时习惯用“我们”而非“我”。  相似文献   

7.
时下,走进一所中小学校园,学生过于成熟的表现会让人感到惊讶。他们有着“过于规范”的语言、“非常标准”的礼节、“十分到位”的角色表现……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更是“规范”到了极点。他们表现的“成熟”程度,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8.
王振立 《成才之路》2009,(16):82-82
“学而优则壮”的观念在国人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正是基于此,低分的学生往往被默认为“差生”,他们在学校和家庭被批评包围着,失去自尊,失去自信。而“差生”一旦失去自信,他们的创造性、进取心,也会随之消失,就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抓住“差生”的心里,帮他们找回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正>课堂上教师展示作文任务时,学生一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会不会有条件反射一样的“本能”,训练出的“本能”究竟是不是教师的教学期待;学生是否有时间思考,他们会怎样判断,有没有个人的想法,对自己的思考,他们有没有自信,有没有可以支撑的依据,课堂有没有“多数人”与“个别同学”的共存,等等,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考虑。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情理疏导     
我曾担任过一个乱班的班主任,班上几个“皮大王”好“标新立异”.据原来的班主任介绍,他们甚至在课堂上也想成为别人注目的中心.可是在他们“出格”的时候,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制止,往往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他们会为扰乱了良好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欣赏迷人的姹紫嫣红的繁花美景时,目光总会习惯地落在那些已鲜艳开放的花朵上,而很少会去关注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尽管大家都明白过些天,这些花蕾也会开出鲜艳的花朵来。这就像我们教育学生,大家都会习惯性地把目光集中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很少会去关注后进生,有时即便去关注了,也会嫌他们“开”得慢,甚至总想硬生生地把他们“掰开”!这样他们不但“开”得不鲜艳,而且还会很陕“枯萎”。  相似文献   

13.
老师的微笑     
学生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对他们微笑,他们就会对我们微笑。老师的微笑,的确让学生和你亲近了许多,他们喜欢围着你转,把你当成他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好老师。课后,他们会打开话匣子:“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书吧!”“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吧!”“老师,我让您猜个脑筋急转弯。”……一大群孩子会粘着你说这说那。这一切,都源于你对他们发自真心的微笑,充满童心的笑,永远年轻的笑。  相似文献   

14.
快乐是什么?     
不快乐是因为生活与预期不符。我们的要求不能满足,认为人生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就会快乐不起来。所以我们会说:“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但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生常出现愤怒、沮丧、成功、失败,提出快乐的条件其实是自欺。境由心生,快乐得靠自己决定。很多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好像有一天他们会抵达一个名叫“快乐”的公车站。他们以为,有一天所有的事物都会变得完全符合理想,到时他们可以喘口气,说:“我终于找到快乐了!”所以他们的一生都可以用“只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作一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做一个决定:…  相似文献   

15.
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这“未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上的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也可能是别人“已知、已会、已有”,只是我“未知、不会、没有”。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他们之后。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教师往往采取“两头抓”的教学方法。殊不知,一个庞大的群体正逐渐被冷落一中等生。其实,中等生就像行走在遗忘边缘的孩子,拉一把他们就会成为“好孩子”,而推一把他们就会把他们变成“坏孩子”。是拉还是推,作为教师该当思量。  相似文献   

17.
传奇喜剧英雄是英雄传奇小说里的一大主角,他们生存的任务就是为了娱悦读者,因此之故,滑稽可笑成了他们性格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与他们面貌的“丑”,精神上的“小”的对比中,读者能很轻松地获得“突然的荣耀感”;在看到他们急莽、造作、虚荣、无知等性格缺陷时,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把他们当作“孩童”从而获得审美上的超越;另外,他们有时还会变成一件随时摆弄的“物”,从而反射出读者人之为人的优越和喜悦  相似文献   

18.
当麦克三周岁时,他要了一个玩具沙箱。他爸爸说:“我们的院子完了,以后小孩会一天到晚往花床里扔沙子,猫也会去凑热闹,那些草必死无疑。”而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当麦克五岁时,他要一副秋千架。他爸爸说:“完了。我见过人家在后院架那玩意儿。你知道那以后他们的院子看起来像什么?像草场上的一个干泥潭。孩子用运动鞋刨地,肯定会把草弄死。”麦克的母亲说:“草还会长出来的。”爸爸在给塑料游泳池吹气的空当警告说:“你知道他们会把这地方弄成什么样子?他们会把这儿弄成可以发射导弹的荒郊野地。但愿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  相似文献   

19.
《湖北教育》2008,(6):52
学生需要爱,更需要“会爱”他们的老师,“会爱”学生是老师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20.
在江阴市北漍中心小学,有一个红领巾CBA俱乐部,俱乐部里的成员个个都是篮球迷。提起乔丹,他们会告诉你他是“篮球飞人”、“灌篮高手”;提起大郅、姚明,他们会说“那是中国的骄傲”、“篮球新星”;说起国际篮坛的最新动态,那可了不得,什么火箭队、芝加哥公牛队……他们如数家珍。这群红领巾用火一样的热情谱写着一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