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四年级)》在整体框架结构上延续了第一学段的单元和课文组织形式,引导聋生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会与人交往,潜移默化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聋生健全人格,并系统编排交际功能和语言点,引导聋生进一步掌握口语、手语、书面语等沟通方式。教师使用教材时,应重视手语教学,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关注聋生个体差异,引导聋生用多样化的方式与人交往,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聋校日常的师生沟通与交往中,听人教师看不懂聋生的手语,聋生看不懂听人教师的手语,这直接影响着聋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在调查目前聋校师生手语沟通与交往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研究,以期探索聋校师生手语有效沟通与交往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提升备受关注,湖南省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基于聋生身心发展状况,紧扣聋生需求,以“手语翻译”为切入点,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一、《沟通与交往》课程设置及实施现状聋人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沟通的问题。《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了《沟通与交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其主要目的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如何有效实施这门课程,各地聋校并没有有效和成熟的方式。"沟通与交往"课程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具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促进聋生语言发展的有利条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提出:要“注重感觉训练、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学习与训练,帮助聋生更好地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聋生听不到人们之间的对话,我们要想方设法为聋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把听、说、读、写放到一个相关的、具体的、可感知的语言环境中去,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美国手语双语聋教育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手语课程与手语/英语双语课程的开发,手语双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视觉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以及个别化手语双语能力评估的开展。美国双语聋教育的发展与我国新课标提出的聋教育面向全体聋生、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多元沟通与交往方式的理念具有共通性,可为新课标下我国聋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从本学期起,福建省晋江特殊教育学校在聋专业各班开展家长手语培训工作。该校利用周五接聋生放学、周末等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手语培训,让家长掌握人物称谓、交通、心理活动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词句。作为省级立项课题‘使用规范手语,提高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研究”的成果之一,该校的这一举措有效消除了家长与聋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得到家长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8.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五年级上册)》充分考虑五年级聋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沟通交往需求,围绕聋生生活构建学习主题,在交往话题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系统安排交际功能、语言点、交往知识、交际技巧等内容,全面提升聋生沟通交往能力。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情境教学的特点,有意识地整合教材资源,同时鼓励聋生在实践中加强笔谈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在聋校,听障学生的语言主要有口语、手语和书面语三种,其中手语是听障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沟通与交往的主要手段。然而在聋校往往还有一些听障生,他们既没有口语能力,也不会打手语,书面语水平也很低,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沟通障碍"。笔者与同事针对班里一名"沟通障碍"聋生,跟踪观察其在家与在校的种种表现,采取多个措施对其实施了矫正和转化,帮助他逐渐走出了“困境”。  相似文献   

10.
聋校课程的实施必须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增设具有聋教育特点的课程,其中沟通与交往课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在沟通与交往课程的设计中根据聋生的特殊需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多元化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聋校新课程设置方案增设了两门课程,其中一门是《沟通与交往》。该课程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式,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沟通与交往"作为我国聋校课改实验的一门新课程,已经在不少聋校开始实验。但有些学校仍未能真正落实到位,聋生交际素养的提升尚不明显,主要是认识层面和课堂操作层面还存有误区。比如将沟通与交往课窄化为一般的语言训练课或手语训练课,缺少主题,缺少情境创设,沟通交往活动处于单项活动,缺乏交互性,由于没有正式的教材,教师不能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我校于2008年进行了"听障学生主题式交际活动课的研究",尝试以生活为蓝本,以单元主题形式呈现,教师精心编排、创设富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几年的了解,每年走出去的聋生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很多聋生自理能力差,对社会有消极态度,找工作难,跳槽频繁,还有一部分聋生误入歧途。究其原因,不外乎聋生的社会适应性差。其中沟通与交往能力在聋生社会适应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对聋生适应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聋生的沟通与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二年级下册)》内容紧密联系聋生日常生活,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培养聋生多样的沟通方式,灵活嵌入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策略,引导聋生掌握文明交流礼仪。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分析,文章提出:教师可以基于大概念视角,实施整体结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促进师生一隅三反;紧扣聋生障碍特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沟通与交往是国家颁布的聋校新设课程,是聋生在社交活动中学习使用汉语和手语进行信息交换和符号转换,并能进行跨文化交往的社会言语交际类的实操性课程。教师要认识聋人社交中的“玻璃罩”“鸿沟”的特征,从“沟通”“交往”两个关键词入手深度认识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积极沟通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素养,处理好话题与主题、虚拟与真实、汉语与手语、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以及集体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沟通与交往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新设课程,也是聋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沟通与交往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而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聋人之间的交流要使用自己的母语——手语,聋人与主流社会人们间的交流则要用汉语书面语。聋生因听觉受损伤,学用书面语的效果很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为聋生的沟通与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聋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83名中学聋生网络交往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中学聋生普遍喜欢网络交往,他们的能力基本能满足网络交往的需要;网络交往对聋生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学校网络资源配置相对缺乏,聋生网络交往对象局限于聋人。因此,应改善校园网络环境,重视聋生的网络交往,加强聋生网络交往指导,并构建聋生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8.
聋校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聋生语言能力,使聋生有效地与人交流,必须要做到:养成聋生说话习惯,训练聋生思维方式,培养聋生书面语能力,激发聋生阅读兴趣,引导聋生规范手语。  相似文献   

19.
沟通与交往课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新设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聋校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该课程具有鲜明的聋生教育特点,旨在帮助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与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本文从沟通与交往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对聋校低年级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有效实施提出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3):35-36
本文主要研究提高聋校四到六年级普通班聋生说写能力的问题。过去关于聋校四到六年级说写教学的研究并不充分。新课程改革后,聋校四到六年级设置了沟通与交往课,这门课的一些教学方法能提高聋生说写能力: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加强听说训练,培养聋生听、说的能力,聋生能学会聆听,学习说话技巧,逐渐增强口头语言思维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写的方面,沟通与交往课上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素材,进行片段写作练习,辅助语文进行文章写作。通过沟通与交往课的实施,学生养成先说后写的好习惯,在审题、选材、谋篇布局、表达情感、篇幅等方面有所提高。本文认为通过沟通与交往课的一些教学方法对提高聋生说话、写作能力有一定帮助,是有效提高聋生说写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