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高校应当将文化认同作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文化认同教育,大力倡导尊重和包容的文化相处之道,利用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超越性特征,加大文化的柔韧度,这不仅是民族文化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安定富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不能离开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既是思政课提升亲和力的出发点,又是思政课提升亲和力要实现的目的,更是思政课提升亲和力的标尺。实现政治认同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和谐统一,体现在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师素质提高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冲击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疲软,政治认同出现危机。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落脚点和社会价值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手段与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政治学常识、重视大学生参政能力的培养与参政渠道的疏通、完善政治体制教育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同向性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是政治系统政治 统治的基础,直接关系着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受到各种社会因素 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状态表现和价值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和提高 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巩固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只有不断改进 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优化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促进政治认同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出现危机。为此,应剖析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陷,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认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之间有机、辩证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上。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达成社会认同的重要渠道,更是主流意识形态寻求社会认同的根本途径;作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社会认同是发端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上的一项重要要求,是融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在和所需工具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7.
黄昆 《文教资料》2012,(10):113-114
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对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总体较为积极向上,但仍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必须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体,其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不仅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顺利推进,还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充满正能量。基于此,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为研究目标,在分析和探究思政教育认同特征基础上挖掘目前思政教育认同存在的障碍,并针对性分析出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现实基础。寻求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厘清价值认同问题,对于培育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与归属感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觉认知和价值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建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关系(对话、交往)中使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动态过程。主体性、空间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具有建构的可能性,可基于此寻求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治性问题认识不清、政治认同主体性不够、政治认同价值不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强化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这个重要任务,以及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政治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认同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缺一不可.政治认同教育与思想教育虽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但它们在起源、内容、特点、功能上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把握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认同教育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大学生积极思想观念与政治认同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逻辑起点。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是主客体持续互动而产生一定情感归属的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就需要在不断的互动实践中,与人的需要的层次性、时间性、自觉能动性、群众性和社会历史必然性相契合,克服高高在上的天然性和简单灌输的强迫性,揭掉泛政治意识形态的面纱,减少说教性、规约性绑架,从而让受教育者明确其存在与发展的被需要性和人本性,区分开灌输原则与灌输方式,调动受教育者自觉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应然效果的现实性转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根据思政课的具体内容,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道路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政党认同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为此,要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采用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整合的一种软权力,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民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先有待于其得到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心理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的精神动力,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5.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重维度寻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原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环境、任务、主客体的要求发生深刻变化,遇到空前挑战。引入新的范畴、反映新的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任务。认同是反映人们面对现实与教育、经过思考后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首先达到的目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应有的特点和功能。将认同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体系中,符合对新增范畴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通过对全国4905名高校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后发现: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主观评价良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个体的集体认同、关系认同和自尊水平会负向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而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文章提出提升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银霞 《考试周刊》2011,(31):179-180
价值认同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从内心深处产生的认同,是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化的过程,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保证。价值冲突在大学生身上不仅在历时性上与现代核心价值出现了断裂,而且在共时性上与现代核心价值产生了冲突。思想政治教育是超越矛盾的重要途径,价值认同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作为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价值诉求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和逻辑起点,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性的真正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性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国家认同危机、政治权威危机、政治信仰危机和政治冷漠等问题。剖析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陷,注重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政治实践教育,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文化认同教育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即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的关系;文化认同与诸多深层次矛盾的关系;遵循五大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注重文化阵地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导向,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必须始终坚持文化的大众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