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资源教室的服务界定 1.什么是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是一种教育措施,是实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教育安置和一定程度的人文安置的有效安置方式。接受资源教室安置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学习一般课程,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资源教师或特殊教育人员的指导。资源教室所提供的教学与服务具有支持性、个别性、综合性与暂时性的性质,具有教学、训练、咨询等功能。资源教室这种教育措施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普通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体现“回归主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资源教室在特殊教育的实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在帮助就读于普通班级中的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探讨了资源教室的意义和模式.并在资源教室的方案设计和资源教室的具体应用、布置做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是指在普通学校中,为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建立个别化教学场所.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服务,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资源教室设有资源教师,配置康复器材、生活适应材料、教学用具、教学媒体、图书设备等,使学生在特定的时间接受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1月下发的《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简称《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指出,普通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都要根据残疾学生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和特殊需要等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的学习、康复和辅导提供全方位支持。《资源教室建设指南》要求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落实好普通学校特  相似文献   

5.
资源教室是为了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而建设的,旨在满足其特殊教育需要,促进机会均等。资源教室方案是推进全纳教育的重要策略。在校生活中,随班就读学生大部分时间与同班同学在普通教室上课,而少部分时间则安排在资源教室,接受资源教师的指导。如果把普通教室比作是一个“家”,那么资源教室就是随班就读学生的第二个“家”。  相似文献   

6.
全纳教育是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全纳教育理论指出,教育要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为普通学生设立的教育机构亦应接纳所在地区的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并为其提供适应需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全纳教育理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依托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体会到,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是开展随班就读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资源教室是一种由资源教师在普通课程的教学时间外.利用特殊教育设施及其他可资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特殊服务(也包括对教师、家长的指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以普通教育的一般课程为基础的、支援性的、为回归主流服务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新年伊始,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明确要求普通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都要根据残疾学生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和特殊需要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创造更加适合其学习、康复、发展的教育环境。这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整体顶层设计迈出的又一步。  相似文献   

9.
2002年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北京市上斜街小学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干部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制定《资源教室方案》,以资源教室教学策略的研究为主线,不断探索满足学生特殊需要的内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展示国内高职特殊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高职国家示范院校牵头,领导重视、科学规划建设阶段,联合国内高职特殊教育院校、特殊教育行业和辅具开发企业组建资源开发团队,合理使用央财和地方配套资金,做好资源的应用与推广是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重要措施。资源库的建设将满足高职特殊教师、学生、特校教师和残疾人家长、义工、志愿者等社会工作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1.
资源教室方案是回归主流运动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模式,是被安置到普通班学习的特殊儿童用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补救域强化的特殊教育措施。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方案的主要实施,是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的桥梁,负责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补救教学,对普通班教师和家长提供咨询与支援服务。资源教师的目标是矫治存在学业不良、行为或社会适应问题的各类学生,促进他们在正常班级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资源教室是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为有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特定场所,在随班就读的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特殊教育学校也应该建立资源教室,而且要加快步骤,并尽快升格为资源中心和后援中心,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印发《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招收5人以上数量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一般应设立资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资源教室的布局,辐射片区所有随班就读学生,实现共享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我区普通中小学共招收328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随班就读,这些学生所在学校既缺乏特殊教育理论的支持和特殊教育教师指导,更缺乏特殊教育的专用设备和器材。为此,从2012年10月起,我们先后在区内的礼嘉中心小学、漕桥小学进行了创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各级部门的重视下,支持性资源教室进驻义务段普通学校已经成为了现实,我校亦是如此.在江东区率先推出"支持性教育资源中心"后,新校区(学校分部)也配置了标准化资源教室,硬件基本到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础教育设施的不足.但对于一线学校来说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使用资源教室有效服务于有需求的学生,是一个比较崭新的命题:其一,资源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相关背景,缺少专职教师和专业技术支撑,不能为师生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资源教师指在普通学校里被选为在资源教室进行教育教学指导辅助的教师);其二,资源教室的设备投入资金较多,但目前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数量比较少,而且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毕业、升学,缺少服务对象的资源教室可能会有闲置现象发生,很难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特殊教育发展工程项目的通知》精神,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根据自身实际,对照申报条件,以在全纳教育的思潮下,让所有的幼儿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为目标,于2014年5月申报了资源教室建设项目,2014年10月列入预算,2015年1月经费下达至我园,同时进行规模实施和理念培训。2015年4月,顺利通过苏州市特教指导中心资源教室调研活动。通过资源教室项目的实施,旨在为了给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更加适合其发展的融合教育环境,为儿童的个别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特殊教育》2020,(2):F0002-F0002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创办于2013年,现有专任教师9人, 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生6人。现有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151人,已毕业学生121人特殊教育专业现有虚拟互动技术实验室、特殊儿童行为观察室、信息资源教室、运动康复室以及自闭症介入辅导研究中心为满足广东省对特殊教育师资的迫切需要,本专业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将融合教育、自闭症的教育干预和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培养特殊教育应用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以来,国家加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并出台更多指导特殊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盲校是满足视障学生需求并开展特殊教育活动的专门场所。盲校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普通教师的技能,还需加强对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学生的理解。加深对盲校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策略认知从而确定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依据专业发展途径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宣武教育》2006,(3):21-26
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是为了接纳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满足特殊需要.促进机会均等.推进全纳教育的重要策略。我区从1997年在智力残疾儿童集中的后孙公园小学创办第一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起,就努力探索在创建中使用,在使用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的规律,逐步形成了起步早、类型多、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调查了南京市X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现场经验,发现学生接触工作现场的时间集中在实习期,大部分学生在处理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方面存在困难,融合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是学生最需要得到指导的内容。提升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现场经验,应调整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现场;重视教育实习,对行动情境中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工作效能感;重视社会—专业化情境中的人际互动,提高学生融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加强监控情境,切实保障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