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教育对聋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让聋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挖掘聋生从体能到智能的巨大潜能,培养聋生从小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实践表明:劳动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健体和启美等多方面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2.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称《方案》)的颁布实施为聋校在新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依据,《方案》同时也对义务教育阶段聋校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作出了明确的说明。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悟《方案》精神,切实以聋生为本,根据区域和校本实际,积极有效地开展好生活指导、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帮助聋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己任,为聋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互助土族自治县职业中学特教班始办于1992年3月,到目前共招收三届65名聋生,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25名。为了使聋生毕业后在职业技术方面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能自立自强于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的劳动者,多年来,学校在按教学大纲对登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身心缺陷补偿教育的同时,依据学校自身的优势,针对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尝试时他们进行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走职教与特教相结合,以职教促特教的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主要做法是:一、搞好调查,摆请信息,增强聋生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为了…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在义务教育中、高年级阶段开展了聋生劳动技术和职业教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准备式就业教育模式不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而且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并对聋生毕业后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霞 《教师》2011,(25):110-110
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聋校体育课不但能增强聋生体质,促进聋生智力发展、补偿缺陷,而且有利于培养聋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对他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承受心理负荷能力,习得劳动技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杨学艳 《辅导员》2011,(9):49-50
在经济落后地区,聋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成为一个"虚有名词"。聋生家长或包办保护过度,对聋生有求必应,或麻木冷漠听之任之。聋生家长对聋生的心理期望值过低,对聋生"只养不育"。聋生家庭教育在聋生教育中正常缺席,使得聋生产生这样那样的性格或心理的缺陷,如好逸恶劳、孤僻、自虐,聋生的教育发展遭遇了瓶颈之难。  相似文献   

7.
创新争章内容与形式 我校开辟了一系列聋生生存技能教育社团,包括插花、泥塑、竹刻、脸谱、串珠、茶艺、点心等社团,帮助聋生在快乐学习中掌握劳动技能,并将生存技能培育与少先队"争章"活动紧密挂钩.  相似文献   

8.
胡桂芳 《新疆教育》2013,(5):177-177
聋校作为聋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场所和主渠道。由于聋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特殊规律和聋生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加强聋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聋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于聋生教育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异常严峻的挑战。聋生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就要培养聋生有意识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应当立足于聋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聋生教育的主干力量,聋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聋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在聋生的成长过程中,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为了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在重视教育知识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使聋生从小养成乐于学习、热爱生活、善于劳动的好习惯,走出校园后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科书承载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版本语文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发现,聋校人教社新版教科书的劳动教育内容有以下特点:(1)在旧版基础上精简了劳动要素,加强了对劳动精神品质的关注,优化了内容的呈现方式;(2)劳动价值主题与普校教科书一致,且安排了部分相同选文;(3)劳动要素多于普校教科书、尤其重视生活劳动和服务劳动,选读篇目多、内容直观性强、淡化了思辨深度,符合聋生的特殊学情。  相似文献   

12.
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塑造聋生美好心灵,培养聋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过程。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聋生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落后地区,聋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成为一个"虚有名词".聋生家长或包办保护过度,对聋生有求必应,或麻木冷漠听之任之.聋生家长对聋生的心理期望值过低,对聋生"只养不育".聋生家庭教育在聋生教育中正常缺席,使得聋生产生这样那样的性格或心理的缺陷,如好逸恶劳、孤僻、自虐,聋生的教育发展遭遇了瓶颈之难.  相似文献   

14.
生活技能教育对聋生心理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生活技能教育对聋生心理健康促进的效果,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两所聋校4-6年级共86位聋生为研究对象,一所学校为实验组,另一所为对照组,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聋生自我意识水平;能够显著缓解聋生社交焦虑情绪;能够显著减少聋生反社会行为,因此生活技能教育对促进聋生的心理健康是有效的.鉴于此,应提倡聋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15.
聋生心理健康是近些年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聋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聋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三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聋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干预措施三个方面提出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以期对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聋生由于自身生理缺陷及家庭、社会的不当影响,自卑心理严重。在教育教学中,聋教工作者要让聋生正确认识自身残疾,悦纳自己;倡导赏识教育,让聋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给聋生传授增强自信的技巧,促进聋生与社会的交流,培养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聋教育改革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旋律仍然是素质教育,它有如下特征:聋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均以促进聋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聋生的局部发展,更关注聋生的整体发展;既重视补偿教育,更重视开发潜能;既重视聋生群体的教育需要,更重视聋生个体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82名聋生问卷调查发现,聋校的性教育远落后于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实际的需要,加强聋生的性教育十分必要。研究认为,根据聋生特点,对聋生进行性教育最迟应提前到中年级开始,在内容上应重点放在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健康教育等方面,并努力探索适合聋生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聋人高质量就业,使聋人毕业后顺利回归主流社会。我院自2007年起招收全日制高职聋生,对聋生采取融合教育的模式,安排聋生与健听生一起生活学习,共享学校教育资源。在专业教学中,我们一直在探讨把健听生与聋生融在一起进行设计类教学,尝试走出一条适合聋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聋教育改革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旋律仍然是素质教育,它有如下特征:聋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均以促进聋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聋生的局部发展,更关注聋生的整体发展;既重视补偿教育,更重视开发潜能;既重视聋生群体的教育需要,更重视聋生个体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