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声明宣布:中对人民共和国将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主权即将恢复,但对主权丧失那段痛苦历史,以及当时为捍卫澳门主权作出过贡献的人,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张之洞就是值得怀念的人物之一。 一、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是中国最早被西方殖民者侵占的一块领土。早在十六世纪上半叶,葡萄牙殖民者就依靠自己的坚船利炮,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武力进攻,但其最初的入侵活动遭到了明朝政府的  相似文献   

2.
澳门问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前,明清政府对澳门行使充分的主权,1888年中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几乎丧失了中国在澳门的全部主权。葡萄牙人混入、居留以至最终强占澳门是近代西方列强殖民征服和掠夺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从1557年葡萄牙开始盘踞澳门一直至1848年,葡方对澳门从未有过主权,而只有居留权和一定的自治权。1849年葡方用武力驱逐了中国所有官吏,强占了澳门,但并没有任何法律、条约根据。在英国的干预下,中葡双方于1887年12月1日签署了《和好通商条约》,并规定:葡国永居管理澳门,未经中国首肯,葡国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等内容。它虽然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清政府却未丧失对澳门的全部主权。  相似文献   

4.
1.澳门不是殖民地。很多人习惯地将澳门说成“葡萄牙的殖民地”,实际上,澳门不是殖民地。首先。殖民地的概念不适用于澳门。殖民地是指被其它国家剥夺了政治、经济独立权力。并受它管辖的地区或国家。葡萄牙人占领澳门以后。明朝政府坚持向他们收缴地租和赋税.行使国家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澳门的主权虽然遭到严重损害,但澳门仍属中国。葡人占领澳门从来都没有过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南端,与珠海特区紧紧相连。整个地区面积16.92平方公里,由澳门半岛、函仔岛,路环岛三个部分组成。 1557年葡萄牙占据了澳门,鸦片战争期间,葡萄牙趁清政府无力招架之机,于1849年赶走清驻澳门官员并提出永久割让澳门的要求,遭到中方拒绝。1887年葡萄牙又一次乘中国边疆危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取得了澳门管理权。但澳门主权一直属于中国,中葡之间在澳门问题上不存在主权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中葡澳门问题始于明代,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租居澳门以来,中国政府充分行使对澳门的主权,只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在英国帮助下与中国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始遭破坏,但中国政府并未丧失对澳门的全部主权,澳门仍是中国领土.因此,自那时起,历届中国政府从未在澳门主权问题上让步,并利用一切时机长期开展对澳门恢复主权的斗争.晚清政府延宕澳门划界交涉以限制葡萄牙管理澳门的范围,国民党政府致力于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但由于态度不坚决,最终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及中国政府致力于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87年3月26日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从而实现了中国人们及中国政府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量史料证明澳门自古以来就属中国领土,同时对近代澳门主权地位的丧失进行了简述。重点分析了近代以来中葡双方关于澳门问题的交涉谈判,并在对其主权地位丧失的历史回顾中重申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这一小平同志精辟结论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澳门是我国被西方国家最早侵入并盘踞下来的地区,也最早汇聚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信息。通过澳门,林则徐对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动态进行了关注、探求。林则徐以务实的态度倡导了解西方、学习西方,首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1.澳门不是殖民地。很多人习惯地将澳门说成"葡萄牙的殖民地",实际上,澳门不是殖民地。首先,殖民地的概念不适用于澳门。殖民地是指被其它国家剥夺了政治、经济独立权力,并受它管辖的地区或国家。葡萄牙人占领澳门以后,明朝政府坚持向他们收缴地租和赋税,行使国家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澳门的主权虽然遭到严重损害,但澳门仍属中国,葡人占领澳门从来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澳门开埠以来中葡对澳门治管权实施的演变及主权问题的审视 ,揭示了澳门法律地位的变化过程 ,认为 1849年以前 ,中国政府实际上执掌着澳门的主权和治权。此后 ,葡人开始建立起在澳门的殖民体系 ,澳门主权动荡 ,但中国政府始终保持着对澳门的所有权。 1999年 12月 2 0日澳门的回归表明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11.
自近代主权理论提出后,主权与国家利益便开始形成一种“孪生兄弟”式不可分离的关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则加强了人们对于通过倡导主权来实现国家利益的认同。但是,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传统排他性和自利性的主权观主要维护的是传统的封闭性和物质性国家利益。而在全球化时代,主权和国家利益已经发生了重要嬗变,开放主权观成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非物质性国家利益日显重要。因此,应在传统主权观的基础上通过建构积极主权以更好地维护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
租界与近代中国城市市政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租界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一方面昭示了侵略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另一方面又以令人嘱目的现代市政明在古老的中国激起层层波澜。在租界的强烈刺激和震动下,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仿租界之武”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市政现代化的艰难一步。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国家主权面临着中国弱势与西方强势、民族性与全球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稳定环境与非安全因素上升、政府调控与世界市场化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中国国家主权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领域的行使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为此,中国必须构建国家安全、制度建设、市场发育、国际环境四位一体的国家主权应对战略。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多次派钦差大臣对澳门进行巡视,体现了国家对澳门的统治权。1839年9月,林则徐巡阅澳门,把澳门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对英斗争的前沿阵地。林则徐巡澳对宣示中央政府在澳之主权与强化对澳门之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打砸烧抢事件切入,阐述西方媒体挑战我国国家主权的表现,进而分析西方媒体构成对我国主权挑战的原因,并从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传媒技术科研与开发,努力推进国家间文化交流,倡导建立国际新闻监管机制、建设更加民主、文明的中国五个方面阐述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主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主权主要指一个国家对教育事务的控制权和决定权。随着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及中国加入世贸,教育主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新形势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调整人才的培养结构,可以维护国家的教育主权,实现教育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按照国际公认的准则应立即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采取制造“两个中国”等卑鄙手段,千方百计地反对和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了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根本原则,维护了中国主权的完整,粉碎了西方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  相似文献   

18.
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全球化概念的剖析入手,阐述了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关系的几种不同理论,讨论了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相互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全球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主权,但国家主权必须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作者还就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作出重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又顺利收复了新疆,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领水主权构成了严格限制,表现在经济、政治与军事三个方面。经济方面主要是指沿岸贸易权与内河航行权的攫夺;政治方面则表现为租借条约、租界条约、不割让协定等对领水主权的限制;军事方面,列强租借水域布置军事设施和外国军舰自由航行中国领水,大沽至山海关不设防规定是领水主权限制的重要表现。总之,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意味着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