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小学生里,有厌学情绪的比例从小学到初中连年递增,有个别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竟达到66%左右。这种现象如不能及时纠正,教育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但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问题,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周胜国 《学周刊C版》2010,(2):204-205
心理学认为,羞怯是一种情绪,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有过羞怯的经历,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的人到成年以后还摆脱不了羞怯,以致形成社交恐惧症。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最难写的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让学生动起来,克服恐惧心理写作.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开始进步较快,待达到一定水平后,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发展,就很难了。这种情况被称为高原现象。由客观规律所决定,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其表现是:在初步掌握子某一数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后,进入高原现象阶段,会出现对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精神疲劳等现象。显然,教学中,教师若不能及时帮助学生顺利克服高原现象,那么学生的学习就难以达到新的高度,这对学生的提高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一、配对练习所谓“配对练习”,就是把两个基本相同(最好只有一个音素不同)的单词配成一对,反复读练,让学生体会其中不同音素的发音特点。如:sing-song,park-bark,shep-ship…这种练习主要用来帮助学生分辨两个近似音。操作示范:板书...  相似文献   

6.
在某一问题上,思维活动因多次反复而形成了一定的方向和程式以后,即使客观对象已经有了某种变化,思维活动仍然循原来的常规而行,这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在解决同类问题时,应用过去的思维经验,颇能省时省力,这是思维定势的积极一面。但另一方面,它又对思维方法的调整、变换和更新起着阻碍作用。在教学中,只有积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学习中,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焦虑心理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如果语言学习不断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就会对语言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直至使学习者最终放弃学习.因此.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初三的班主任老师,我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平时学习较好,可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说,只要一进考场就心情紧张,拿到考卷就感到手发抖、眼睛发花、心跳加快,写的字也歪了。一般这种情况要  相似文献   

9.
达达2岁了,就是不爱睡觉。你看,现在妈妈又在哄他睡觉。妈妈躺在他身边,嘴里哼着摇篮曲,手不停地轻轻拍着他,妈妈都快睡着了,可达达还是不时地伸伸腿,转转头,终于躺不住了,一骨碌爬了起来。这回妈妈可生气了,一把将他抓了回来,说:"你到哪儿去?那边有一个大灰狼。快回来!大灰狼在看你呢。"达达回来了,可还是想向那边看一看,妈妈又一把将他的头扳了回来,说:"呀,大灰狼要站起来了,快不要动了,睡觉!"这回达达不转头了,趴在妈妈的身旁,瞪着惊恐的眼睛,在妈妈的恐吓和摇晃下睡着了。  相似文献   

10.
恐惧心理是婴幼儿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儿童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恐惧表现。如一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或听到大的声音易产生恐惧,三岁的幼儿则可能害怕动物、雷声等,到了四、五岁,儿童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他们可能由于想象到某些可怕的东西而产生恐惧心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很多,下面的几条建议供您参考。 1.你自己首先不要表现出恐惧心理,避免孩子受到感染。在孩子面前父母遇事要镇静。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不少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畏难情绪,使孩子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从而失去自信心,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愿意想办法解决,还有些家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甚至强迫孩子做一些他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2007,(7X):16-17
珊珊是个聪明可爱的宝宝,在家里没有同龄玩伴,被大人照顾得很好长大些了,妈妈发现珊珊有点自我中心,好吃的,好玩的理所当然地自己独享,从不会想到别人,很快要上幼儿园了,妈妈担心珊珊入园前与成人交往时间比较多,遇事只想到自己,到了幼儿园集体环境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会带来与同伴的交往问题等,怎样帮助宝宝克服自我中心?请你来参加我们的“父母茶座”,为珊珊妈妈出点主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所谓自卑心理就是指由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而产生的消极心理活动 ,常常表现为忧郁、悲观、孤僻。这种心理一旦产生 ,若任其发展 ,便会成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难以改变 ,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 ,抑制人的能力发展。因此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儿童的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一、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交往对象 ,教育学生积极与他人交往。自卑的人长期独处 ,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就会变窄变小 ,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 ,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 ,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自卑心理呢?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心理。”拿我们平常的话说,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人的自卑心理其实是产生于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自卑心理既有气质问题,也有性格问题。大凡  相似文献   

15.
2岁的小亚看到妈妈抱邻居胖弟弟,气得大哭,还把心爱的布熊扔在地下用脚踩; 4岁的陶陶一直是爷爷奶奶的乖宝宝,姑姑生了小妹妹。他变得不乖了;奶奶照料妹妹,他就哭闹,还趁大人不注意抓妹妹的脸……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有嫉妒心? 一年级的小棣经常听到老师表  相似文献   

16.
肖梅 《家庭教育》2002,(5):16-17
读者郭蓉来电诉说:“10岁的女儿嫉妒心很强,嫉妒别人成绩好、长相好、家庭条件好,甚至别人穿新衣服、买新文具她也会不舒服。都说嫉妒心强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不知其他父母是否也有同样烦恼?”本期,浙江上虞幼师附小的家长朋友,与大家共同关注这个问题。观点一帮孩子认识嫉妒的危  相似文献   

17.
肖梅:或许是现代社会强调进取,优胜劣汰的缘故,父母对孩子胆小总感特别不安。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初生牛犊不畏虎”,看到比自己还高的狗也敢去摸;而有的孩子看到鸡毛掸子,就吓得大哭。可见胆小害怕心理,是有一定的先天性格差距的。但是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左右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人一辈子怕这怕那不能摆脱胆怯;有人学会处理胆小害怕的情绪,进而克服这一弱点。面对孩子表现出的害怕、胆小情绪,本期将有6位父母的经验,与你分享。  相似文献   

18.
福建读者来信:孩子每次考试都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甚至还有头痛、心慌、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等身体不适症状,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成绩时好时坏。我担心他的学习,更担心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主持:作为家长,帮助孩子走过焦虑这道“坎”意义重大,本期茶座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讨论。观点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的孩子过去也有考试焦虑的现象,特别是语文考试。因为有一次上语文课,他没回答好问题,被老师批评了几句,他觉得很丢脸。从此以后他在课堂上就开始担心回答不好问题,在随后几次单元测验中成绩也不理想。几…  相似文献   

19.
我的孩子现在9岁,男孩。我发现他的嫉妒心比较强,当我夸别人的时候,他会说那有什么了不起。他还说班上比他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风凉话,我该怎么去帮助他克服嫉妒心呢?  相似文献   

20.
胡嫣 《家庭教育》2002,(12):12-13
杭州读者李萍说:“我儿子五年级,整天懒懒散散提不起精神。即使看书学习,不是靠在沙发上,就是躺在床上。作业拖不过了才肯做,规定他做的事,也要反复敦促才勉强动一动。这种状态,很让我担忧。”生活中懒散的孩子可不少,既影响学习也影响生活。怎样帮孩子改变懒散行为,是本期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