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玉萍在《和初中语文教师谈板书课题》一文中说:新课伊始,最先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板书往往是课文的标题.要教好一篇课文,教师必须精心编写教案,其间,课题板书是不能忽视的一环.涂玉萍归纳了一些板书课题的方法:一、变换字体.即在板书课题时把方块字换成拼音.如,《童区寄传》可写成《童on寄传》,《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可写成《任bi时同志二三事》.这样容易使学生对被变换的字体引起注意,同时  相似文献   

2.
一、以题导入 师:今天我引荐一位传奇式人物给大家——“区寄”(师板书姓名、读音).他和大家是同龄人.(师板书“童”)这个传奇人物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传记《童区寄传》(师板书“传”)里的人物.“传”是一种文体,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等.请齐读题目和作者,注意读音和节奏.  相似文献   

3.
徐应佩,周容泉两位同志合作《缘奇敷墨环奇设文》(小标题是:谈《童区寄传》的构思)一文(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8期第9页),着重叙述了《童区寄传》的敷墨缘奇、设文环奇、  相似文献   

4.
《童区寄传》应全文选入中学课本●石尚彬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童区寄传》,一直被作为传统名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但却一直是被删节之后而选入的,且在题解中一直未曾加以说明。笔者查对原文之后,认为删节后的《童区寄传》,无论其思想性或艺术性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诗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写钓鱼的事。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五篇课文,其中两篇讲读课文:《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三篇自读课文:《童区寄传》、《刘东堂言》和《孙权劝学》.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是:1.记叙战争的方法;2.判断句式;3.“夫”的用法,4.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5.疑问语气词的用法。根据这五个学习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大多为记史作品的实际,单元突破口应选择为记叙历史事件和表现历史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童区寄传》,记述的虽只是一个少年区寄智胜劫贼的故事,然而社会意义却很深远. 章士钊在《柳文指要》中很精辟地指出:“《童区寄传》为集中关系史迹,表著义愤之作.”这个“史迹”就是唐时南疆边州越人的社会生活;这个“义愤”就是对唐帝国的“汉官”鱼肉越人的抨击.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传记文章共有十几篇,分为题目明标为传和题目不标为传两种。前者共七篇,即《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梓人传》《李赤传》《蝜蝂传》《曹文给韦道安传》,除最末一篇外,都见于柳集卷十七。后者或标为行状,或见于碑铭中。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与传统的传记文学比较,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一、内容的自我折射  相似文献   

9.
学习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识字三》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自读几遍,读准字音,熟悉课文,然后把几个容易读错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正音。其中,“朝夕”一词是学生比较容易读错的,“朝”是多音字,有的学生读成了“潮”。给生字注上拼音后,再让学生读多几遍。基本上  相似文献   

10.
杨伯威老师在《童区寄传》篇的教案(载《语文教学论丛》初中语文单册新篇目教案专辑)里谈到区寄的身份时,认为是奴隶。我以为这是可以讨论的。《童区寄传》是一篇人物传记。文章开头就交代了主人公区寄的身份以及住址和年龄特征,“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已交代出区寄是一个放牛打柴的孩子。放牛打柴的孩子是否就是奴隶呢?所谓奴隶是指任奴隶主杀戮、买卖,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的人,和  相似文献   

11.
宗元传记文章共有十几篇,分为题目明标为传和题目不标为传两种.前者共七篇,即《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梓人传》《李赤传》《蝜蝂传》《曹文给韦道安传》,除最末一篇外,都见于柳集卷十七.后者或标为行状,或见于碑铭中.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与传统的传记文学比较,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精心设计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好的板书,可以使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能力训练的最经常的示范。一般说来,设计板书应结合课文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对“一人一事”的文章,要清楚地揭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注意脉络清晰。如统编教材十册《凡卡》一课的板书:  相似文献   

13.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就让听者感受到于老师训练扎实的教学风格。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教师一笔一画板书,学生跟着写),注意:“鲁”字当中这一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教师巡视,表扬写得好  相似文献   

14.
《任弼时同志二三事》通过一些平凡小事,反映了任弼时同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怎样待人,怎样接物,怎样对待人生,怎样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光辉榜样。讲授这篇课文,哪一个教师都会联系实际地把教育学生学习任弼时同志的思想、品德、情操、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放在首位。这一点是勿庸赘述的。这篇文章还是描写人物、特别是用平凡的事例描写人物的典范。它取材真实可信,语言直朴;重在以事感人,不加雕琢。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撰写人物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学习作者由日常生活中选取平凡而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则是本文教学的又一重点。初二学生在写先进人物时,往往不会“以小见大”,不少学生常因为没有象舍身抢救落水儿童那样的“大”材料,而觉得无话可写。他们不会在日常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先进人物的可贵品质。讲授《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应着重让他们看到作者是怎样搜集事例、占有材料、决定取舍和组织材料的。《任弼时同志二三事》一文共选取了弼时同志日常生活中的十六件看来平凡但很有意义的小事:①病势很重,还作政治报告;②病势稍轻,即屡次要求增加工作时间;③带病工作到深夜;④去世前五六天还找人谈话、搜集材料;⑤胡宗南匪帮入侵延安时,夜以继日地艰苦工作;⑥到山庄调查;⑦和驻地农民谈话;⑧了解商人的情况;⑨和颐和园管理处的同志畅谈;⑩退还老乡的芦席;(11)怕踏坏庄稼,不肯走小路;(12)遵守公园制度,不走小门;(13)拒绝妹妹不合组织原则的要求;(14)怕牵动一个机关而不肯搬家,也不让花钱买房;(15)公家发了东西,总要问明情况,怕被特特照顾;(16)对同志的照顾无微不至,可以想象到,作者在向任弼时同志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7课《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这两则寓言的寓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者讽刺了做了不该做的事 ,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后者告诉我们 ,一个人有了错误 ,只要认真改 ,就不算晚。这两则寓言语言浅显易懂 ,故事生动有趣 ,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寓意含蓄深奥 ,对小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 ,是教学的难点。根据这一特点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体会寓言。懂得做事要老老实实 ,有了错要及时改正的道理。一、预习感知 ,了解大意。1 弄懂题意。①板书课题后 ,启…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的《童区寄传》,通过少年区寄智勇杀敌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劫缚盛行的黑暗现实,歌颂了抗暴少年区寄的机智勇敢。《童区寄传》原文前面,作者先讲了一番写作意图,然后才进入区寄杀敌故事的主体。前面在指出“当道相贼杀以为俗”,汉宫“恣所为不问”的情况下,崛起一笔:“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一下子就抉出个“奇”字。下面在叙区寄故事时,便缘奇敷墨,环奇设文,以奇贯篇,以奇见意,以奇传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除了积累文言词汇外,还要积累文言句式、四字词语等;感悟既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包括对作品人物品性的体会. 基于学情考虑,紧扣课标要求,我确定如下《童区寄传》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物形象方面、语言描写方面、故事情节方面和行动描写方面阐述了柳宗元的传记《童区寄传》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例: ①生男女,必货视之。(《童区寄传》) ②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例①中的“货”,古代指金玉布帛之总称,名词,用作“视”的状语,表示将宾语“之”视为“货”,译成“象对待财物那样地”;例②中的“兄”,名词,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将宾语“之”视为“兄”,  相似文献   

20.
阅读课,特别是分析课的板书,要力求揭示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表达中心思想的构思方式,以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指导学生写作。对于两课时才能分析完的长课文,板书要注意前后衔接,或者是一个设计分步完成。《卖火柴的小女孩》两节分析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