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竖心旁(忄)的笔顺高更生《山东教育》1997年10月第19期刊登了聂在富老师答冯金梅老师的文章,认为“t”的笔顺是“点、点、竖”。有几位老师来稿认为聂老师的说法不对,“忄”的笔顺应是“点、竖、点”,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再谈竖心旁(忄)的笔顺──兼与聂在富同志高榷无棣县教委崔子锋《山东教育》97年10月第19期第24页刊登了聂在富同志答复冯金梅老师的文章,认为竖心旁(忄)的笔顺是点、点、竖。对此。我谈一点自己的不同看法。书写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则主要有:先横后竖,先撇后...  相似文献   

3.
要注意笔画笔顺的教学安徽省黄山区教研室任成翔什么是“笔画”?笔是针对构字而言的。它给予人们的视觉形象是静态的“形体”,出就是组成汉字的点、线。山西省小语会编写的《小学语文教学手册》有如下具体的解释:“写正楷字(不写连笔),从落笔(笔尖接触纸)到抬笔(...  相似文献   

4.
史崇寿 《现代语文》2002,(4):170-171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一)书写过程不规范。这里主要包括笔画不规范、笔顺不规范和部件不规范三个方面。1、笔画不规范。(1)笔画形状不规范。笔画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其写法既是固定的,又是相对变化的。如,有的字的笔画在独体字中是横的,在合体字中则要写成提;在独体字中是竖的,在合体字中则要写成竖撇;在独体字中是捺的,在合体字中则要写成点,等等。例如,由横变提的:工──巧、劲等,土──城、坟等,马──驭、驴等,王──理、环等;由竖变撇的:羊──差、羞等,辛──辣、辩等;由捺变点的:大──奇、达等,文──…  相似文献   

5.
近来接触了几个二年级的小学生,随意在书中生字表里找了十几个字,要小学生写写看。其情形令人大吃一惊:书写笔顺正确率仅占38%,大部分小学生不能按笔顺规则写字,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向随意拼凑。如材料的“料”字,正确的笔顺应当是先写左边的“米”字:点、撇、横、竖、撇、捺。再写右边的“斗”字:点、点、横、竖。对于组合字小学生们知道先写左边,再写右边。  相似文献   

6.
学习现代汉语文字部分也可以利用图表的方式,把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在表格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一、笔画和笔顺笔画指的是构成汉字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在工整地书写楷书的时候,从落笔到提笔就叫一笔或一画。传统上把汉字的基本笔画分为八种,即:横、竖、撇、点、捺、提、钩、折。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传统笔画中的“捺”被归并到“点”类,“提”被归并到“横”类,“竖钩”被归并到“竖”类,“竖钩”以外的所有复合笔画…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方块字,每一个字是一个形体,各不相同。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起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应教给学生识字工具。即教好汉语拼音,使其掌握学习字音的工具;教好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及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使其掌握学习字形的工具;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字典,使其掌握理解定义的工具。下面着重谈谈利用构字部件,如何提高识字效果。一、汉字的形体包括三个方面1.零件:就是汉字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形体单位,常见的基本笔画有28种,最主要的有8种。即点、磺、竖、撇、捺、折、提、钩。2.部件:就是组成字的…  相似文献   

8.
二、汉字     
二、汉字(一)基础知识门)笔画、笔顺。汉字是汉族人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中国人重要的交际工具。汉字是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合而成的。写字时由落笔到起笔,叫做一画或一笔。构成汉字的笔画有二十四种:一(横)D(竖)J(撇)、(捺)、(点)一(横钩)刁(弯钩)...  相似文献   

9.
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人”字先撇后捺.笔顺为先左后右。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可以分部件来学习字形。部件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它是由偏旁部首和一些有结构能力的独体字构成的。分却件可以把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学习。如“好”字可以说“女”字旁、“子’字边.而“国”字可以说“□”字框“玉”字心.  相似文献   

10.
规范书写汉字不仅要求字形书写正确,还要求笔顺也符合规范,所以倒笔画写出的汉字,是不规范的汉字。正确地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容易把字写清楚、整齐、美观,也便于汉字的排序、检索和信息处理。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汉字笔画有五种:横、竖、撇、点、折(序号分别为1、2、3、4、5)。横包含横和提,竖包含竖、左竖钩、右竖钩,撇包含所有向左斜下的笔形,点包含点和捺,折包含各种折笔笔形。除了个别一画的字(只有“一、乙”两个)之外,其他的字都存在笔画书写先后顺序的问题。笔·顺·规··范不·是··学术·问·题·,不·允…  相似文献   

11.
分析字形通常用笔画分析法和部件分析法。独体字由笔画直接构成,而且笔画不多,常用笔画分析法来分析其形体构造。用笔画分析法分析字形应抓住几个要点:一个字总共有几画,每一画的名称是什么,笔画所在的位置是怎样的,应按怎样的笔顺书写。如“水”字,可这样分析:中间一竖钩,左边是横撇,右边分上下,上边是一撇,下边是一捺。这样分析,可帮助学生明白“水”字的笔画数,每一画的名称和空间位置,又有助于他们掌握笔顺,效益较高。合体字是由部件构成的,应用部件分析法来分析其形体构造。这样,可以简化分析的程序,减轻记  相似文献   

12.
近来,许多教师来信、来电反映,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某些汉字的笔顺和原教材不同,其中有些汉字的笔顺本来就存在不同的看法,如:“肃”字的最后四笔,是从左到右写,还是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母”字的第三笔是“横”还是“点”另外,对“垂、重、再、里、爽、脊、敝”等字以及“竖心旁”忄、“登字头”登等的笔顺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希望能说明一下这些汉字和部首的规范笔顺。笔顺规范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组成部分。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在1998年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常对某些字的笔顺,笔画弄不大清楚,我们如果把一些笔顺、笔画的规律交给他们,就可避免出错或少出错。这里介绍两种规律: 一、一些学生常把“区”,“凶”,“画”等字的笔画算错,因为他们往往把这类字的左下角的竖折“(?)”误认为是两笔:竖,横。这里,我们应该使他们把这类字与“国”、“四”、“凹”等字区别开来,告诉他们这样一条规律: 凡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如国,团、回、凸等,其左下角的“(?)”都是分两笔写,最先写那一竖,最后写那一横封口;凡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如区、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根据国家语委发布的3500个常用字统计,平均每个汉字9.78画,多的达24画。这除了点、横、竖、撇、捺、提6种基本笔画外,还有8种变化笔画和14种复合笔画。在构成汉字时,有的笔画互相交叉接合的部位不很明显,较难判定其笔形和笔画数。这对于运用笔画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是个障碍,且写出字来笔顺往往不合理、不规范。那么,怎样判定汉字的笔画数呢?  相似文献   

15.
漫谈汉字笔顺○萧明生(吉安县安塘乡中心小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应掌握的笔顺规则有:1横竖交叉的笔画要先横后竖,如:十、土、干、士等;2有撇有捺的字要先撇后捺,如:人、八、入、木、文、会等;3上下结构及上中下结构的字,则从上到下写,如:声、怎...  相似文献   

16.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该社教材研究中心十二省小语教材编委会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六年制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在教学《村居》中的“忙”时,教材提示了“竖心旁”的写法。教材中是这样提示的:“我知道竖心旁的笔顺是:……”换言之,即先写左一点,再与右一点,然后写中间一大竖。我和学生对教材十所提示的笔顺写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7.
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人”字先撇后捺,笔顺为先左后右。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田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时,可以分部件来学习字形。部件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它是由偏旁部首和一些有结构能力的独体字构成的。分部件可以把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学习。如“好”字可以说“女”字旁“、子”字边,而“国”字可以说“□”字框、“玉”字心。根据学生的认字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学生兴…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130页明确提出: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伴你成长手册》是为了配合北师大版《语文》实验教科书而设计编写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科书和《成长手册》统一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因此,备课前我都要仔细阅读《成长手册》的相关内容。可是当我看到2单元《学写字》的第2题中对“山”字的笔顺做出“起笔先写竖折”的规定时,我产生了一些疑问和想法。笔顺是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笔顺的规则之一是“先中间后两边”。按照规则,应该先写中间的长竖,再写两旁。“山”是象形字、…  相似文献   

19.
繁简字是从汉字生产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的。甲骨文,金文存在大量的异体字,记录一个词的字有的多达十几个,几十个形体;这么多的形体不可能繁简度同等,必然有的字“笔画”多些,有的字“笔画”少些,这样就构成了繁简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汉字历来以间架合理、结构匀称、字形美观而著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历来也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对笔画笔顺的规则要求也非常严格。今年,我在使用北师大一年级教材教学时,发现教材在汉字的书写方面似乎没有涉及笔顺笔画的要求。于是,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自己写字时根本不按笔顺规则。不少家长也说,孩子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画字”。例如“口”字,有的孩子就是像画画一样画成的;又如“里”,孩子们一看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土”,写的时候也就先写“田”,再写“土”。照此“画”下去,中国汉字的美还会存在吗?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