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摩课     
大凡观摩课前都是事先排练好的,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配合,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回答,怎么回答,由谁来回答,都是导演好了的,而且不止一次地排演过。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已经无可挑剔了,这样做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下面的取经。  相似文献   

2.
听完劲苓老师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我看来,“倒数的认识”压根儿没有什么好讲的。她怎么就能讲得津津有味?准确地说。不是她讲得津津有味,而是她组织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并且,她还乐此不疲12004年,她讲过“倒数”这节研究课,我评析过,公开发表过。时隔7年,她又上出了完全不同的升级换代版的“倒数”。  相似文献   

3.
一次,听一节观摩课《第一次抱母亲》,我们都能感觉到授课老师有着较高的教学艺术,亲和力极强,课上得行云流水一般自如,又有着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快下课时,老师问学生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有的回答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有的回答自己情感上的升华。不料,一位学生突然答道“:今天我有点感觉了。”那一刻,老师愣住了,我们也愣住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公开课上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我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对老师的溢美之辞,习惯了他们用一些充满激情的演说般的语句来为一节课续上一个美丽的“豹尾”,习惯了他们的“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4.
一次大型观摩课上,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讲课,课堂上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很投入。由于老师诱导有方,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老师预设的一个个问题。最后老师同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齐答:“没有”,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也“圆满”的画上了句号.评课时,与会的领导与专家同行都十分赞叹特级教师观摩课上精湛的教学艺术,评价十分高。最后只有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表示异议,他说:“如果一节课上完,学生什么问题也没有,那么这节课本身就存在着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听了一节由来自武汉的特级教师讲的观摩课——《古代英雄的石像》。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生动形象的课本剧表演,精彩纷呈的课堂答辩,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像是给在座的听课教师注入了兴奋剂,让每一位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气息。毋庸置疑,这是一堂绝对精彩的好课。但留下来的疑问是:课堂放开了,是否就可以让学生信马由缰,不加控制?这节课还是有一点瑕疵的。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小石头为什么不相信历史?”时,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历史历来是不…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存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道出了教师用整个生命去备课的真谛,可见课前准备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教师抱怨“这节课太平淡了,没有什么好讲的”.特别在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中,个别教师刻意回避一些平淡的课,只选经典课、能出彩的课,这恰恰暴露了我们一些教师已经患了教材处理“软骨病”.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开几剂“药方”,希望能对这种病有些疗效.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  相似文献   

9.
现在,很多地方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都时兴“包装”,老师事先到班上进行演练,并请上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权威、领导当“参谋”,全班几十名学生,各就各位,领取各自的任务,排练一遍后,“参谋”们便就演练的不足之处各抒己见。如此反复几遍,老师学生讲得、听得、练得均几近能背诵的程度。好不容易正式上课了,为了配合老师上好这节“演出课”,学生们全力以赴,有的出演“主角”,有的演“配角”,有的则充当“群众演员”;老师则是“导演”,统筹安排全局,使尽浑身解数,把排练好的东西一古脑儿地搬上“舞台”,示范公开课变成了…  相似文献   

10.
在一节题目为《买文具》的课上,由教师做售货员,学生来买不同的文具……一个小男孩用清脆的声音问道:“阿姨,我要退这支笔!”突然间,教室一下子安静了,大家都在等待这位教师的回答。“你怎么证明这支笔是在我这儿买的呢?”教师故意为难道。学生们也  相似文献   

1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着33年教龄的老师展示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老师问他:“你的每~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  相似文献   

12.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13.
长大了像你     
快下课时,和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童年。我讲了自己第一天入学的故事。老师年老慈祥,她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课。那时的我还不知什么叫上课,平时自由玩耍惯了,在教室里时间一长,只觉得很闷,便尖叫了一声。老师的课被打断了,但她没有发火,仍然微笑着问我:“你怎么了?”我红着脸站起来没回答。老师继续温柔地说:“坚持一会儿,下课再出去玩,好吗?”我点点头坐下来。“那位老师真好!”一个学生大声说出来。“你就像那位老师,也对我们这么好!”另一个学生跟着说。一个女生站起来,轻声问:“李老师,你是跟那位老师学的吗?”“是…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教师执教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板书了课题之后,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析:这里用了比喻,那里用了对比;这里是虚写,那里是实写;这里借了什么景,那里又抒了什么情……(怎一个“讲”字了得!)学生们呢,这些时候“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语),整堂课,除了学生课始与课末的齐读一遍课文外,就只有这位老先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了。  相似文献   

15.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听过一节小学语文课。这位教师讲到语文新出现的一个词——“把”,字形、笔顺、字音、字义讲过之后,让小学生仿造课文中的用法(小学生可不知道文中的’“把”是介词用法)用“把”字来造句。一个男孩子说:“把刀拿起,把人杀死。”话音刚落,另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这个句子不好。”“怎么个不好?老师微笑着问。“太残忍了。”这个学生说。“那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快下课的时候,班主任郭老师对我们说:“下节课是班会课,在班会课上,我们将进行一次考试,要求每位同学都做好准备。”下课以后,同学各自行动起来了,有的忙于上厕所,有的忙于准备考试用的笔等。做好了考试准备,大家就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议论着:“下节课考什么?考试内容难不难……”正当同学们议论不休的时候,上课铃响了起来,我们立即坐好,但心里却在怦怦直跳。老师走进了教室,是空着手来的。“老师手里怎么没试卷呢?”我心里感到很奇怪。同学们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老师。老师走到讲台前,环顾了一圈教室,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  相似文献   

17.
禹妮 《湖北教育》2007,(5):9-11
记得在一次关于内地、香港两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座谈会上,有位来自香港的校长曾谈起她的疑惑:她在内地不同城市听了好几节语文课,感到这些课有着惊人的相似。特别是学生回答问题或读书后,很多教师都用同一个词夸奖——“你真棒!”而她最不解的是,有的学生读得并不好,回答问题也不全面,教师仍然用“棒”或“好”加  相似文献   

18.
演艺·娱乐     
《学子》2004,(12)
艺术人生》中成龙讲人生(小新)成龙做客央视《艺术人》的一期节目将于1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在这期节中,成龙滔滔不绝地向观众讲述传奇的一生。回忆自己初入行的时候,成龙说:“那个时候做演员几乎是没有权力讲话的,就是导演叫你做什么,你一定要做什么。当时在一部戏里有三个女演员都喜欢我,其中一个女演员跟导演讲,我怎么会喜欢他?大鼻子、小眼睛……这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但是,背地里哭鼻子,面对她时还要对着她鞠躬,等着她站起来先走,自己还得退后让路。那时候,古龙是邵氏片场的常客,我每天都要陪他喝酒,原因很简单,只为了让他…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魏书生教学研讨会上,魏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同行问一位外国老师一个对我们来说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你们学校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想不到这位外国老师被问得一脸茫然和惊奇,诧异了好半天才回答说:“我们学校没有好坏学生之分。”中国老师又问:“学习不好总是差生吧?”“不!”回答很干脆果断。“有的同学外语成绩不好,可他刚来的时候一句也不会说,他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能叫缺点,这是优点。”外国老师的这种与中国老师截然不同的评价方式,留给了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该讲就讲     
由于“启发式教育”、“自主性学习”等理念的提倡,近几年的示范课、观摩课都是向着教师“导”、学生“演”的目标改革的。如果没有用上“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等新教法,就被公认是不成功的一堂课。而“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被不约而同地否决了,以至于出现很多教师“不敢多讲”的情况。对此,笔者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