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园 《群众文化》2000,(3):21-23
戏剧小品作为群戏剧工作中最绚丽的鲜花,在我省自萌芽到怒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这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不断娱乐群众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我省的戏剧小品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在化部主办的第七届“群星奖”的评选过程中,获得二金三银三铜的佳绩。  相似文献   

2.
李蓁 《声屏世界》2006,(8):46-46
电视小品发展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给电视观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段,如《超生游击队》《吃面条》《烤羊肉串》《如此包装》《打“扑克”》《三鞭子》,培养和推出了一批明星:赵丽蓉、陈佩斯、黄宏、赵本山、巩汉林、郭达、蔡明等等。2005年的五·一黄金周隆重推出小品大赛,从样式看有正剧小品、喜剧小品、哑剧小品、音乐小品、方言小品、歌舞小品、戏剧小品等,种类繁多、百花齐放,显示出小品的编剧、导演、演员队伍越来越壮大。电视小品的艺术形态有着和其他艺术相通的兼容性和逼真性:所谓兼容性,是指电视小品可以兼容各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当英国的当代戏剧与艺术水乳交融,我国的戏剧还停留在讨论要不要以小品来取代戏剧的阶段 想象中,为庆祝英国文化协会成立十周 年而举行的英国戏剧舞蹈节的规模 应该更大些,怎么就放在了"全国最贫穷 的"北剧场?不过大雾弥漫的天气里人气 却还够旺,那几天总能听到邻座女孩兴奋 地叫着"孟京辉老师!"他们夫妇二 人"撇下"半岁的孩子不管,散戏 后照例地去喝酒吃饭。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我市创作演出的戏剧小品已陆续推上瑞安文艺舞台,虽然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尚未形成气侯。因为那些小品大多是“应急之作”,就像端午节卖菖蒲——短命生意。直到1997年,浙江省第八届戏剧小品大奖赛准备在温州市举行,而温州市的戏剧小品大奖赛由我们瑞安市作东。这是极好时机,我们积极发动业余作者,投入创作。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戏剧小品的兴起,不仅满足了群众戏剧爱好参与和丰富业余化生活的需要,而且也为从事群工作的戏剧干部拓宽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然而如何抓好这项工作,使业余演员演出的小品能够具有更高水平,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应,这是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的。笔拟结合多年的辅导工作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戏剧小品登上舞台和荧屏已经有20年了,可是却很少出现真正的少儿小品,而多数出现的是:童话剧、寓言剧、学生电视剧、课本剧、音乐表演剧、伴舞歌唱剧、娱乐游戏节目等等。对于一般观众来说,也可能误认为;舞台上只要有孩子在念台词就是少儿小品了;  相似文献   

7.
刘颖 《今传媒》2016,(11):106-107
"戏剧到底是什么?"这是从事多年戏剧创作的导演林兆华不断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即戏剧的本质是什么.林兆华导演始终秉持"艺术与商业并重"的原则,强调实验戏剧照样有商业性,商业性与实验性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并不矛盾.本文就他的作品分析其戏剧观念和创作风格,以寻得戏剧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主推活动"2009年第七届CCTV戏剧小品大赛"(主题推广类节目)实施时间2009年5月传播平台CCTV-3活动背景/创意阐述全国性小品大赛,两年一届。全国范围内征集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戏剧史上,雷海青是一个传奇性人物。从贫苦人家子弟到叱咤宫廷曲艺界的音乐大师,再摇身一变成为民间戏剧界顶礼膜拜的相公爷、戏剧祖师爷、田公元帅等神一般的形象,在今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和充满戏剧色彩的。  相似文献   

10.
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同为表演艺术,二者相较,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就在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那种相互感应,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洽的剧场性.戏剧观众进入剧场之后,总是以一种固定的距离用一种不变的视角去观看舞台表演,可以看到演出的所有场面和整个空间.这种演员与观众直接的、生动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显然是其他艺术形式包括影视艺术不可能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袁起 《记者摇篮》2007,(7):84-84
广播剧是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戏剧艺术,一开始就是在导演的倡导和策划下由剧作家写出剧本,借鉴舞台剧导演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戏剧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六.立足于视听艺术的本体,周华斌教授在影视剧艺术本体和载体、影视合流、视听艺术的媒介特性和艺术个性等不同层面对"大戏剧"这一戏剧美学观念展开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包括影视剧艺术在内的"大戏剧"观念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同一主题的戏剧季,三台来自不同国家的“莎剧“表演,轻而易举地反衬出中国戏剧创作与“优秀“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戏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爱好戏剧,熟悉戏剧,并就戏剧的有关问题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还经常从戏剧中找出富有哲理性的事例,作为政治斗争、战略策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借鉴。毛泽东看《白蛇传》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当剧中法海将白娘子收  相似文献   

15.
论新媒介环境下的戏剧传播与戏剧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介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快捷的交流方式,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新媒介环境下融合性、共享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传播特征在戏剧传播和戏剧批评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形成许多新型的戏剧传播样式和戏剧批评形态,带来了戏剧传播的重大转向,展示了戏剧批评的新图景。文章主要从"新媒介"及其"新媒介"传播方式下的文化语境、"新媒介"环境下戏剧传播方式的转向、"新媒介"环境下戏剧批评的新图景等方面阐述新媒介环境下的戏剧传播与戏剧批评。  相似文献   

16.
陈钢 《声屏世界》2008,(10):36-37
作为一种以演员为中心,以地域色彩为特征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喜剧小品的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而可以说已到了“无小品不成晚会”的地步。即使在拥有最大受众群体的“春晚”上,喜剧小品也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赵本山一次又一次顶着小品王的蓝布帽收获大奖,便是最好的证明。当然,除了赵本山,我们还可以列出一长串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品明星名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6,(19):79-79
话剧《镜花水月》作为中国先锋派戏剧导演孟京辉的新作,充满了强烈的实验色彩。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戏剧人的生存环境并不比中国好多少。不同的是,还有像流山儿剧团这样的地方,“收容”着他们中一些真心做戏和热爱戏剧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环境戏剧”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种戏剧运动,经理查德·谢克纳倡导,并实施了大量戏剧实践活动.环境戏剧主张戏剧的自身能动性和社会实践性的积极探索,是对传统戏剧“摹仿说”观念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对当今与未来戏剧创作及研究具有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戏剧小品式或称为生活片段式广告主要是截取或营造一个生活场景作为广告的表现环境,再现真实的或略加戏剧色彩渲染的生活片断,从而展示产品信息以及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与直截了当把产品信息传达给听众的陈述式广告相比,这类广告缩短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广告贴近群众,产品深入生活,广告中的人物、环境真实可信,让人顿生亲切之感。因此,广播广告的播音员,在简单的音乐、音效的配合下,单靠自己的有声语言来达到广告所要求的效果,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