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作文评改的权力应该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修改、互动批改、合作探索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郑文聪 《广西教育》2008,(34):45-45
学习不只是一个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的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把作文训练当作“沉重的大山”,主要是他们找不到作文材料,没有去看、去听、去思考周围的生活。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作文材料。‘生活与作文’好比‘水与鱼’的关系,鱼离不开水,因此,作文也离不开生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相似文献   

5.
袁 王老师,最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您的40多万字的专著《作文智慧》。钱梦龙老师在序言中说:“智慧”二字确实搭准了作文教学的“脉搏”,符合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客观规律。他还说您这本书,“凡是关乎‘作文智慧’的话题,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有所涉及。这对丰富学生的整体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获得作文大智慧,肯定是很有裨益的”。我想请您先谈谈您写这本书的缘由。  相似文献   

6.
张样云 《学语文》2013,(3):41-42
2012年的全国17套高考作文试题全部采用材料作文,这种不谋而合的命题思路值得玩味,为此教育评论人士熊丙奇感慨:“我发现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也指出“今年高考作文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引导素质教育,激发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应该说材料作文在培养学生创新和防止学生套作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可是,大多数农村学生作文无新意,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学生作文必经模仿,但,模仿是手段,是基础,而不是终极目的。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9.
周毅 《现代语文》2014,(4):141-142
目前,学生作文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文章大多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围绕命题、论点或故事情节重复一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叙述一些老生常谈的故事。我们抱怨学生学习压力巨大,没有多少时间去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写作往往就成了无米之炊。然而面对这种现实,我们能否在写作的技巧指导上下功夫,让学生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一丝亮点呢?何永康教授曾经说过“要想进入‘优秀作文’行列,或者‘准优秀作文行列’,必须有‘亮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你的作文里即使没有‘太阳’,也要有‘月亮’,没有‘月亮’也要有‘星星’,没有‘星星’,起码也要有一两只小屁股上闪光的‘萤火虫’……”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尊重学生写作个性、提倡学生写个性化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所谓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能自主的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内涵。”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  相似文献   

11.
人们写文章,都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由信息加工到信息输出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无语可说、空话连篇、假腔假调、八股气息浓、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多年来“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生活、脱离阅读、为作文而作文形成的。要想让学生写出合格优秀的文章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 一、多实践,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 人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生活磨炼所赋予的。生活每天给人以启迪,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有了生活体验,有了素材,才可能有…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达到作文教学的“立人”目标就不可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忽略了这点.作文就只成为一种技能技艺。先哲说得好。“文胜质则史”。  相似文献   

13.
对作文教学张志公先生曾有这样的感叹:“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如何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我认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积累与运用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平凡的生活中蕴涵着人间真情。“呼唤”不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吗?一次我在作文课上一提出:“谁能学学平日里你的爸爸妈妈,还有邻居朋友是怎样喊你的?”这下可捅蚂蜂窝了,学生们纷纷模仿:“‘妮,冷不冷,快烤火吧!’一放学回家,妈妈一边准备饭菜,一边问我。”“‘孬,快点回来吃饭哩!’星期日妈妈总是这样唤我。”“‘娅,给,用吧!’同桌说着把橡皮递给了我。”“‘媛媛,你妈没在家,来我家吃饭吧!’我一放学回家,邻居奶奶就喊我。”……这声声呼唤,喊出了人间的亲情、友情、乡情,喊出新鲜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恐怕很多教师都有过类似的困惑,我们一再强调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但学生们总是怕写作文,如果没有老师的硬性规定或考试,他们基本上不会主动写作。学生迫不得已写出来的习作也总是枯燥干涩。缺少鲜活的内容,缺乏真挚的情感,读起来味同嚼蜡。究其原因,学生们普遍感觉无话可写,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提不起兴趣,很少留心。本文立足农村学生的实际,从田园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出发,指导他们如何从田园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的作文教学,我们组织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什么是幸福”、“感悟诚信”、“选择坚强”等专题作文练习的尝试。这种专题作文练习的具体操作过程是:一、接近阅读在学生明确这一次作文练习的中心话题之后,以“活页文选”的方式供给学生四五篇精短美文,让学生在课余自主阅读。(自主阅读的时间一般为一周)“接近”,指的是这些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精神需要。选文的意蕴内涵相同,内容各异,但都是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其间有许多学生自身生活的影子。二、讨论生活待学生自主阅读,有所涵泳之后,采用课堂对话交流的方式,要求学…  相似文献   

17.
“作文没什么可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张志公先生说:“‘作文太难,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写’这是很多中学生常常说的话。”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写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们写一篇文章总该有一些闪光的地方,才会吸引别人的阅读,正如何永康教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所讲:“总而言之,一篇考场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说这篇文章失败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文章在考试和平时的写作中脱颖而出,出现更多的亮点,博得更好的分数呢?笔者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精彩的“比喻”,会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谈“写”色变。张志公先生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0.
点击初中学生写作状况,着实堪忧。由于目标“功利”,学生喜欢到作文选、写作大全中“讨”素材,寻章摘句,剪辑组合速成;教师引导指导作文时又有所偏位,有意无意让学生为中考读佳作、背范文、抄袭或套写他人的作文,同时在讲评时简单机械化且不成体系,于是作文教学的效率如同“钝刀子割肉”,耗时却不奏效。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一、写作不务虚,从命题开始写作是一次心灵之旅,题目就是给学生一个起点和方向,去再现与反思生活。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要求整个生活的充实,虽不为着预备作文,但‘诚实’的‘精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