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文化学的方法看,邪教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一些邪教自产生起就设法向高校渗透,成为危害高校发展的文化恶魔.邪教在高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邪教实施了一整套蛊惑人心、步步设套的骗人之术和一些人为了求得心理平衡而去参与邪教.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邪教肆虐,而且邪教具有痴迷性,分析这种痴迷性产生的原因是反邪教的前提条件。以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为依据,分析指出邪教的痴迷性在于邪教的供给与需求均缺乏弹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主文化失范,因此反邪教的关键在于加强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社会存在着许多民间宗教,依照社会学的观点,这些宗教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4种类型,各种类型虽然有明显的差别,但也存在交叉现象。由民间宗教而起的,最终转变为“邪教”的,不但被明清王朝的法律严加禁止,还曾经遭受过残酷镇压,其中成败的教训值得深思。不管邪教以什么形式出现,对于现有的社会秩序都是威胁,因此如何制止邪教的产生,防止邪教的蔓延,消除邪教产生的根源,肃清鄹教的影响,就不仅是明清王朝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现代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防范邪教.本文考察了青年大学生误入邪教"法轮功"的诱因、特点及其陷阱,并且就大学生如何防范邪教提出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邪教肆虐。在我国,邪教在农村尤为猖獗。如何认识其本质,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寻求反邪教的有效措施,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在分析一般邪教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村邪教的基本特征是越轨性与封闭性,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主制度失范及其维持力量弱化,同时指出反邪教应注意主制度建设与对个体的教育及利益,需要合理、正当地满足。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说“法轮功”是邪教?如何认识它的邪教本质?“法轮功”邪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年,并从欺骗性、危害性和反动性等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相似文献   

7.
李君 《考试周刊》2014,(9):150-150
作为育人主阵地,学校必须旗帜鲜明地防范和反对邪教,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防""反"邪教"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防""反"邪教的教育工作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本文从保障、关键、核心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防""反"邪教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不是宗教,“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而“法国”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提出随着现代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文化发展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更加开放,同时有些邪教披上传统宗教的概念、教义的外衣,打着信教能治病等来迷惑农村的群众。学术界的许多学者对农村防范邪教方面做了许多的研究,国外的反邪教研究己经比较成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实用的机制。二、农村防范邪教现状农村基层组织是反邪教的重要阵地,防范邪教也是基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的上帝教是邪教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太平天国的上帝教不是邪教。这是因为:1、邪教崇拜的多为现世的活力,而上帝教是引进的基督教,崇拜的中心是上帝;2、邪教一般只关心本人,本教的利益,而上帝教则是一个关心大众命运的宗教;3、邪教具有反人类的特征,而上帝教从来没有让信徒危害自己的生命,太平天国努力追求的是建立一个平等样和幸福的人间天堂;4、邪教极端强调本教利益及个人利益,为此不惜抛弃人伦亲情,而上帝教则遵从人类既定的人伦常理;5、邪教鼓动信徒不惜牺牲今生的生命去换得所谓来世的幸福,而上帝教则正确地处理了现世与来世的关系。否定太平天国、认为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的观点值得史学界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当前,邪教组织在我国活动新的特点和新的动向是向在校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渗透,呈现出诡秘化和低龄化的倾向。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教育和反邪教立场教育,辩析宗教与邪教的关系,揭露邪教的本质和危害,开展高校防范与处理邪教问题的对策教育,这是我国高校反邪教育任务的重点。从形势和任务来看,我国高校防范和处理邪教的工作也具有紧迫性、重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法律控制是明代打击邪教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明朝国家大典《大明律》及修订的条例的"礼律"、"刑律"等篇目中,有着惩治邪教的多款法律规范。而且,明代皇帝还通过颁发敕令、谕旨等特别规范,加重对邪教的打击力度。从而形成了以《大明律》为基础,各种法律形式加以补充、完善的关于惩治邪教的严密的法律网络。  相似文献   

13.
论晚明"异端"思想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 ,社会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然而 ,学术界的关注极为有限。晚明“异端”思想的社会化 ,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典型范例。以泰州学派及其后学为主干的晚明“异端”思想家们 ,建构了一个反传统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化潜质 ,切合长期囿于思想禁锢的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 ,极易为社会大众认同、接受。与此同时 ,泰州学派及其后学进行着广泛的社会活动 ,无不亲身向社会传播其独特的思想观念 ,并通过其个人的人格魅力 ,通过对于文艺思潮的影响 ,通过对于商人、士大夫等的感召 ,影响晚明大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影响整个晚明社会。在晚明 ,哲学引领社会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演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从分析"法轮功"构成群体的特征入手,分析其加入"法轮功"的不同目的和心态.对症下药,制订出相应的帮教政策,使之不仅从政治上,而且从思想上彻底根除"法轮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前封建迷信抬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封建迷信又日趋活跃,有的甚至发展成邪教组织,迷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剖析当前迷信的特点、社会成因,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教化权力之争为视角,探讨了儒家教化思想何以从潜伏走向独尊,以及如何植根本土社会而直面异教挑 战,由冲突而融合,不断调适和更新自己的理论形态,从而保证了其主流教化地位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对《圣经》的分析,分别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其中内在的平民意识、平等观念以及仁爱精神等三大人本思想,认为它既是基督教不竭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西方化的重要底蕴,更是我们从根本上区别邪教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阐述在历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宗教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认识宗教与迷信、邪教的区别,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