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能否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发展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吸取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在即将进入老年型社会后,养老问题更为突出。目前,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多种保障形式共存是中国农民养老的基本特色,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主要群体的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后,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就此展开研究讨论,并结合农民工问题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如何改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农村养老的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区养老和农村社会保障养老四种。但是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严峻挑战,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拓宽保障范围与提高保障水平,因此现阶段农村养老问题依然严峻,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就是解决农民的最基本要求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一把钥匙。因而,研究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现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从目前我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对农村养老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中国保障农村老人养老的有效对策,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静 《考试周刊》2009,(34):234-237
“社会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广东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结构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完善广东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基于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的现实,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情况对于社会保障的全局至关重要。笔者旨在通过对中山、梅州、江门三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状况的考察。对广东省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作出评价,为加快完善广东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策略研究,即研究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的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地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有着特定的经济含义,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具有五种经济效能。针对目前中部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部地区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应有的经济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客现存在,由此形成了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于较为全面的城市养老保障体系而言,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多数农村人口仍然依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居民从正式制度中得到的养老保障待遇几乎没有,其主要根源在于:农村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政府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量点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政府缺位的现状,并探讨导致政府责任缺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重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缘由在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强化社会养老保障功能;应对“入世”挑战,化解“入世”负面影响。重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略是:以优化社会保障模式为基础,以创新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为关键,以建设三项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健全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为依托,以改善社会保障管理为主题,以加强社会保障法治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是有区别的,重点应放在养老、医疗、社会救济、义务教育等方面。现阶段要着重抓好保障制度、保障基金、社区保障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业及遇到其他事故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通常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内容,它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福利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建立时间晚,又受计划经济体系的影响,已明显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低目前,城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保障项目仅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农村自按199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农村养老保…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笔者对中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从建立背景、法律保障、政府支持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我国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和增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家庭在目前及将来一段很长时间内都是我国农村养老的重要载体,而农村空巢家庭的潜伏着严重的养老危机.这需要我们从政策和制度等多方面来解决农村空巢家庭的支援和社会保护问题,必须完善家庭养老体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福利和服务功能、培育全民敬老爱老意识等来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4.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全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但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养老保障水平不足;政府保障支持不到位,法律法规及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村养老市场化程度低;农村养老观念保守,养老保险参与意愿不强等困境。通过守牢家庭养老底线、破除农民僵化的养老思维、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政府统筹农村养老工作等举措,可有效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转型期间,农村旧的养老模式功能不断弱化,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受财力所限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市场化改革的经验,目前,我国农村养老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内敛型养老模式,即以农民个人养老为起点,依次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和政府的保障作用,内剑式地满足农民养老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了农村居民接受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和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主线) 社区养老保障(辅助) 家庭养老支持"的复合型模式转型,同时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中国养老保险面临严峻的挑战。不断出现的城镇养老基金缺口大、筹资难等问题,已使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力不从心;而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构建符合国情和深得人心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仍需完善,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结合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陷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至今仍未改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 ,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长期忽视和责任缺失 ,是我国政府在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业劳动者不仅要承受弱质产业的自然风险 ,而且要面临与城镇职工同等程度的市场风险 ,因此 ,尽快为广大农民建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我国政府应尽的责任。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目标虽然还不能与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等量齐观 ,目前还只能是二元主导型模式 ,但必须明确政府有责任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的早日实现。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集中解决农民急需的低保、医疗和养老三大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农村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从物质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医疗水平、精神化生活等方面来看,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实现老有所养,建立与健全养老保障体制,给农村老人以安定感,成为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发展水平近些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诸多困境。构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制已经具备良好的制度运行保障和法制环境,是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社会公平和平等理念的现实需求。应从养老、医疗、最低生活、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及社会救助制度等五个方面重塑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