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责编失责对图书编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编失责对图书编校质量的影响蓝芝同提高出版物的内在质量和社会效益,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是责任编辑最重要也是最神圣的职责。在图书编辑实践中,责任编辑的职责具体表现为:策划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读清样、检查样书等,这些职责是编辑工作中保证出版质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2.
四月五日至九日国家出版局约请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天津等地方出版社的领导及编辑代表五十余人在北京举行座谈。民族出版社的同志也应邀出席。会上,除了讨论编辑工作中共同性的问题外,还对地方出版社的方针任务、如何协调选题减少重复,以及加强兄弟民族出版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商讨和议论。会议由许力以同志主持,陈翰伯、王子野同志出席并讲了话。按出版规律办事建国以来,地方出版社工作有很大成绩,但也受到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3.
一些同志最近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出版社的编辑算个什么行当,它是不是一门专业,有些什么特点?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当好一名编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确实是需要弄清楚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些年来,体制混乱,过去编辑工作中的一些成文规定,早已弃之不顾,不要说新来的同志,就是一些老同志,也对编辑这一行究竟要干什么,感到茫茫然了。  相似文献   

4.
国防工业出版社党委七月上旬召开了一次由各编辑室领导和编辑人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收集各方面的意见,为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的召开作准备。会上,大家就科技出版社的隶属关系,选题规划制定,稿酬制度,编辑人员技术职称,编辑人员培养,选题查重,各出版社专业范围划分等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特别是科技出版社的隶属关系问题,要求得到必要的重视。很多同志认为,目前各科技出  相似文献   

5.
价值取向问题是图书编辑工作者在编辑实践中无法避免、也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刘杲同志在今年2月召开的中国编辑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谈到:"编辑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对准备传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选择的价值取向不外两个方面:文化价值取向和商业价值取向.如何根据不同情况正确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一直使许多编辑人员感到困惑."编辑活动的价值取向问题,对出版社而言,是决定出版社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的首要问题;对编辑人员而言,是决定自己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在图书市场角色定位、在出版社内部角色定位的决定因素.笔者对此体验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6.
现在各方面都在进行规划工作。上个月开了出版工作坐谈会,有几天是谈规划的事。散会以后,我们向各直属出版社传达过规划问题。现在要求全体编辑同志进入角色,全力搞好规划,大家都来参加制定规划的工作。我们提交全国出版工作坐谈会上讨论的出书规划,是初步的,仅仅是开步走,其中也还有不少缺点。那个规划开列的书目不平衡,缺门较多,也来不及到社会上征求意见,来不及同出版社商量。它只是一个起点,起启发思想、开阔眼界的作用,没有最后  相似文献   

7.
一、举办报告会,年内至少举办六次(已请宦乡同志讲了一次国际形势、肖乾同志讲了访美报告,反映较好)。二、举办编辑讲座。讲授编辑工作所必须的基本业务知识。对象主要是在京各出版社的青年编辑。三、举办编辑骨干读书会。以自学为主。每期一个月时间。四、办好《出版工作》,创办《出版年鉴》,编印协会成立大会纪念刊。五、积极开展对外活动。今后凡同各国民间组织和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地方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者,读了黄子祥同志《关于责任编辑的工作》一文,很受启发。现在,就我接触到的一些情况,也来谈谈责任编辑工作的问题。责任编辑的任务是很重的,就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他运用一些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出版社改革中的质和量的矛盾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文章可能稍微难懂一点,但我们是提倡出版社的同志特别是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对改革中的问题作各种各样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所以,特刊登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我们到陕西、河南两省进行调查研究,同两省的新闻出版局和22家出版社,以及两省的新华书店、外文书店的同志就加强出版管理,改善和加强发行工作,编辑重点图书和提高出版队伍的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两省的同志根据自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五月下旬,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汉语大词典》主编罗竹风同志到安徽参加《汉语大词典》的审稿工作期间,应安徽省出版事业管理局的邀请,给安徽人民出版社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作了关于出版工作和编辑修养问题的讲话。讲话一开始,罗竹风同志谈到自己从事出版编辑工作已有二十余年,对这一行深有感情,也深知其中甘苦。他说:对编辑的  相似文献   

12.
爱岗敬业心系出版——希望出版社编辑张任同志先进事迹介绍■章责张任同志是希望出版社的一名普通编辑,现任知识读物编辑室主任。他从1985年希望社成立时起,走上编辑岗位,至今已将近12个年头。12年来,他身在编辑岗位,心系出版事业,默默无闻地为少儿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出版社能不能实行社长承包经营制?这个问题一直是近几年出版界争论的热点问题。辽宁大学出版社不怕他人论短长,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社长承包经营制。1988年3月1日,辽宁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刘万泉同志作为承包人与辽宁大学签订为期3年的承包经营合同。1991年3月1日,刘万泉同志又与辽宁大学签订  相似文献   

14.
现在出版界喊得最响的就是出版创名牌,也就是创出版社的品牌,其实,大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编辑的品牌问题。一个出版社要想创名牌,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图书,而优秀图书是要靠优秀编辑策划、编辑、出版的。编辑品牌的建设和出版社品牌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编辑的品牌,一个出版社可能一时偶然能出版几本好书,但不会形成好书的连续性出版,出版社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之所以成为名牌出版社,就是有那么一批专家级的编辑在做编辑工作。编辑首先要给自己一个科学的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15.
这是杨献珍同志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二日在晋察冀中央局党校总务处党的小组会上的讲话,曾在《学习》杂志一九五一年第四卷笫二期上发表,今天读来仍然很受启发,其基本精神在出版社同样适用。要把出版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出书上来,不仅要加强编辑工作,而且要加强后勤工作。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后勤工作是物质保证。我们各个出版社都有许多好同志,在后勤工作的各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克服种种困难,保证编辑工作顺利进行,为出书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他们是可尊敬的无名英雄。但是,不能不承认,也有某些同志,包括某些领导同志,对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对后勤工作为编辑工作服务的必要性,认识还不那么一致,因而在行动上,后勤工作和编辑工作还不那么合拍。这就需要经过学习和讨论,首先统一思想,然后订几条措施,大家一致努力,保证编辑人员把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编辑业务上。这应该是编辑工作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的共同政治任务。小平同志去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做好后勤保证工作对于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重大意义,小平同志还热情地向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说: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这真是语重心长、激动人心啊!我们相信,在出版社担任各项后勤工作的同志,一定会本着这个精神,把后勤工作做得更好,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带给奋战在第一线的编辑和作者。这也是我们重发杨献珍同志的讲话所抱的殷切希望。杨献珍同志的讲话篇幅较长,本刊转载时有所删节。  相似文献   

16.
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讨沦出版工作重点的转移问题。参加座谈的有出版局各直属出版社、国务院各部专业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编辑代表和负责同志以及新华书店总店的代表共一百多人。座谈会上,同志们认真回顾了建国三十年来的出版工作,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讨论了出版工作的规律,并根据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许力以同志主持座谈会,陈翰伯、王子野同志出席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7.
我同意胡靖同志的《略谈编辑改稿》一文(见《出版工作》1985年第8期)的意见。编辑当然要改稿。自然,有些书稿如文献汇编等,编辑是无权修改的。头些年我担任教学工作。我所在的教研室编了一本书,交到北京一家大出版社。交稿后不久,责任编辑来信说,稿子里有些问题要商量,希望我们修改。去到出版社一看,除了一处标点以外,其他几处都是笔误,仅此而已。当时我就觉得,这些问题编辑都是可以解决的。编辑改稿改得好,作者也是很欢迎的。1982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某教授说:有的编辑真令人佩服,比如我最近的一篇文章,登  相似文献   

18.
5月24日至26日,华北、东北地区8省市的出版社在北京举行了编辑工作改革座谈会,参加的有24家出版局社的负责人共30人。文化部出版局和中宣部出版局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的宗旨是交流编辑工作方面改革的经验和体会,探讨改革中的问题。许多同志认为,编辑工作确有自己的特点,但改革的核心,仍然是责、权、利以及三者关系的问题。大家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建立责任制。同志们普遍关心编辑、  相似文献   

19.
前几期的《出版工作》上,有同志提出编辑职称可分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主任编辑、总编辑。我觉得把“主任编辑”作为编辑的一个职称不好,不如改为“编审”妥当。因为“主任编辑”,在“编辑”前面加“主任”二字,容易同行政职务的“编辑室主任”混同。事实上,有的出版社就把编辑室的行政领导和  相似文献   

20.
周谊 《科技与出版》2012,(10):73-74
杨永生同志是一位资深的建筑图书编辑,1931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2年7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81岁。永生同志1957年4月进入基本建设出版社,开始出版生涯。1958年4月随机构调整进入建工出版社,长期参与建筑图书的编辑和组织管理工作。1979年起任建工社副总编辑。1984年4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