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插图多”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打开一二年级语文新教材,你会发现,课本越来越精美了,随便翻开一页,你都能看到一幅或多幅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它们各个色彩鲜艳,富有童趣,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具备了课文文字所不具备的优点与功能,有着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新教材插图的这些特点,剪裁得当,巧妙利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读图时代的来临,语文教科书在时代的潮流中悄然“应时而变”,其中的插图铺天盖地,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仅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30课的正文中插图就有40幅之多,几乎课课有插图,甚至一课多达两三幅,《丑小鸭》就有三幅之多。文中插图,大致可分为五类:书画作品、人物画、动植物画、实景照片、诗词意画。这些插图,大多品质粗劣,除实景照片还能或多或少再现一点某一场景的真实外(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3.
教材配有切合内容的插图,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多幅插图存有纰漏,试举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小语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直观、趣味性强,又富有启迪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学中如能重视这些插图,充分挖掘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并且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符合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充分发掘,就能让插图"活起来"。巧妙地使用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培养学生观察、写作、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挖掘这种教学资源,巧妙地进行插图教学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一《化学》教材在插图的内容、安排与艺术构思上堪称独具匠心、精妙绝伦,是新教材改革的一大特色。新教材彩图多达到21幅,涉及到每个章节有代表性的具体物质或变化;内页插图121幅,照片30幅,内容涉及卡通漫画、科学漫画、科学家照片、生产用图、化学实物图、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图等,琳琅满目。形象、生动、直观的插图画面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而且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深  相似文献   

7.
七年级科学新教材上册(浙江教育版)有306幅插图,下册有314幅插图。大量插图的引入不仅美化了教材形式,而且活化了教材内容,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启迪性和可读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好插图就会给科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幅幅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插图不仅仅能够起到装饰语文教材的作用,它还有这一些辅助教学的功效。在教师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功能,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图文并茂,更重要地是它可以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汉语拼音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抽象、枯燥 ,但这一教学内容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围绕《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 ,组织课堂教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教学中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改革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看。看插图、看投影 ,启发学生思维 ,从图中体会字母的形和音。新教材上每个字母都配有形象生动、极富童趣的插图 ,有的图表示字母的形状 ,如蚕表示“s” ,椅子表示“h” ,伞把表示“t”等 ;有的图表示字母的音 ,如人们用力砍柴时发出的“ei、ei、ei”的声音。更多的图则既能表示音又能…  相似文献   

10.
翻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一幅幅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插图使人眼前一亮。但由于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取消了以前小语教材看图学文这一固定类型,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淡化了插图教学,只是泛泛地要求学生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正插图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使语文更加形象生动;插图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教材内容的补充材料,丰富了课文内涵,使语文更加形象生动。新版《语文》必修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图,有关于课文内容的名画,有与课文内容相关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的剧照,有作者的照片或画像,有作者亲手书写的书法手迹或作品手稿,有作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七-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各类插图150多幅。其种类之多。内容之广。数量之众,堪称历届语文教材之最。这些课文插图。不是对课本的装饰.而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它不仅凝聚了课本编辑者的匠心独运.还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然而,仍有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把这种类繁多、画面精彩、数量颇丰的课文插图利用起来。为语文教学服务。却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课文点缀;在教学中他们视而不见,见而不用,用而不全。这种严重浪费课程资源的行为和忽视课文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往往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或是课文的重点,或是课文中心的呈现,教学中利用好插图,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部编版语文教材作为最新版的教材投入使用,本文阐述新教材中插图的突出特点和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调试意见,并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可行的运用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60):44-45
翻开部编版语文教材,精心编排的内容、精致的插图让人赏心悦目、赞赏不已。文章以实际教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为例,分析插图教学的实践意义,了解其现状,从而阐述如何更好地进行插图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新编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形象而生动的插图.在教学实践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感兴趣.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明显提高.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有效地使用插图,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稗益。一、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适时地使用插图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学《三只白鹤》时,可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画面描绘的是湖边柳树下三...  相似文献   

18.
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精美的插图,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能巧妙地运用插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知识,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为正确、深刻地理解教材打下基础.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单元的《北风和小鱼》为例,简述小插图有着大用途,多用途.  相似文献   

19.
李君 《教育艺术》2009,(8):12-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常态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插图的运用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