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剧场感"是戏剧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戏剧教学区别于其他文体教学的重要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剧场感"的营造在硬件上需要布置舞台及配置道具,在软件上则是师生的"研"与"演"。教师组织文本的解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还原剧场,再在此基础上观摩对比视频范例,对自己的想象还原进行补充修正,制作创造性道具,并亲身体验"演戏"或"看戏",构建"想象—观摩对比—构想—实践"学习链。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72):12-13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作者塑造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经典形象深入人心,但同时是千百年来难解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从作者对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着手,透过哈姆莱特的行为,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展示给众人一个与众不同的哈姆莱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哈姆莱特八段独白的内容及位置较为详尽的分析,发现戏剧独白在<哈姆莱特>一剧中不但在量上占有很大比重,在质上堪称经典,而且在全剧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是文学宝库中的历史巨著。书中所塑造的两位主人公——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在性格上不仅有许多相似点,而且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两位主人公的疯狂行为,来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不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李兆民 《考试周刊》2013,(12):26-27
文章认为,面对语文基础比较薄弱、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中职生,教学《雷雨》(节选)一文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戏剧,重点理解剧情和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莎剧《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线索是交织于复仇主线之下的一条副线.这条线索在情节发展上两次引发戏剧冲突,不可或缺地推动着戏剧情节的突转式发展,营造出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7.
悲剧《哈姆莱特》中笼罩着死亡的阴郁氛围,全剧以鬼魂复仇开场,预示了结局的悲剧性。主人公宿命般的死亡结局渲染了丹麦王国的腐朽,揭示了人性的蜕化,宣扬人应该保持向善的情操。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叙事学界关注的是民间故事、神话和小说的叙事,而忽视了戏剧的叙事.通过对<哈姆莱特>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戏剧叙事策略:首先,戏剧中多个叙述者的外聚焦视角叙事不仅能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而且还能造成一种特殊的叙事气氛,提高叙事强度并引导叙事发展;其次,作为"魔器"的"戏中戏"叙事是本剧叙事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最后,哈姆莱特国王的鬼魂是叙事的"国王",主宰着全剧的叙事走向.上述叙事策略显示出莎翁独到的戏剧叙事艺术,同时还泽被后世,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个丰满而完美的鬼魂形象,一是对其外形特征的描绘;二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描绘。把鬼魂作为戏剧人物实写出来,并且把它与人们传统观念所接受的鬼魂形象连为一体,这就容易为读者(观众)所接受,于是这一形象就自然地入戏了。  相似文献   

10.
《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与哈姆莱特的对立是该剧戏剧冲突的主线之一。本文认为混沌的时代导致了人性的扭曲,疯癫成了这个时代的表象,虚弱地表达着人们对社会状况的不满与无奈。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哈姆莱特》围绕复仇这一主题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各个人物形象。其中,尤以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刻画最为鲜明、鲜活和真实。以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为线索,分析其内心情结,可以更好地把握戏剧内容,深入挖掘戏剧主题。  相似文献   

12.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艺术创作生涯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中国导演冯小刚和美国导演理查德·谢克纳分别于2006年秋及2007年10月将《哈姆莱特》以电影和实验剧的形式搬上了中国的荧幕和舞台。本文作者拟从意象符号运用的角度出发,对上述两个新时代条件下的尝试性改编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哈姆莱特》在新世纪技术手段及人文背景之下可供发掘的巨大艺术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从《西厢记》中的人称代词,归纳出它的人称代词系统:第一人称用"我"、"俺"、"喒"、"咱",第二人称用"你"、"您",第三人称用"他"。"我"和"俺"对立主要体现在作不同的句子成分。"您"字已经出现了单数的用法,但是还没有完成表敬称这一转变。元代北方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只有一个"他","们"字在书中用得极少。  相似文献   

14.
《祝福》全文采用第一人称来记叙,而祥林嫂的主体事迹则采用了第三人称来叙述。这种人称使用方式上的“错位”既显示出祥林嫂人生命运的悲苦和凄楚,又体现出小说情节建构手法的高妙,更预示着小说深刻的社会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与《哈姆莱特》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文学理论主张:遵循真实、自然、创新的创作原则;批判流俗、引领高尚雅致的审美趣味;倡导张弛有致的篇章推进规律。比较《红楼梦》与《哈姆莱特》的文学理论,对建立文学的通则和模式具有启发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活(节选)》教学,要立足“2017年版课标”,在厘清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节选文本与整本书、节选篇目与单元研习任务等关系的前提下,紧扣单元学习目标,精准择定教学内容;围绕“如何读懂外国小说”这一主线,课堂教学要凸显“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歧路灯》中的人称代词"您"可以做主语、兼语、宾语、定语和同位语,除做同位语用于对称外,其余基本上只能作复数理解;《歧路灯》中"您"并无尊称用法,学者所举《歧路灯》中表尊称"您"的用例均值得商榷;有学者认为表尊称的"您"来源于"您+亲属词"这一结构,但从《歧路灯》及其他语料并不能看出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翻译家朱生豪在抗日战争期间将《哈姆莱特》译入中国。从该剧本诞生的社会语境、译入中国的时代语境和译者个人的翻译目的乃至译本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综合来看,《哈姆莱特》译本在中国抗战的大环境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9.
赵萱译 《英语广场》2023,(26):54-58
人称指示语体现了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关系、情感和社会地位,有时还隐含着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本文以玛格丽特·米切尔经典小说《飘》中的“人家”一词为语料,利用移情、离情概念对其使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指示语“人家”在不同语境中拉近或拉远人们的心理距离,既能表现劝服、维护等正向效果,也能展现说话者的讽刺、不满之意。本研究为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何时选用指示语“人家”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20.
夏燕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06-107
从叙事学的层面对《沉沦》中关于主人翁使用的三个人称代词,即,你、我、他,探索作品叙述独特的人称策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开创性和试验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