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农村报道,语言群众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我们沧州日报的农村经济报道,农民读者不爱看,不能说与语言的八股腔无关。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使农村经济报道语言尽量群众化、通俗化。地区报农村经济报道的读者主要是农民。千百年的实践,使农民形成了自己朴实的素质,也锤炼了自己朴实的语言。只有用朴实的群众化的语言写新闻,才能为农民所喜闻乐见,才能使农民容易接受,才能在农民中造成深刻印象。沧州日报有一位群众语言运用得比较熟练的记者,她写过一篇夏收见闻,其中的人物对话,都是通俗的群众语言。比如问“今年小麦产量计划多少斤?”她写的是“今年麦子打了个嘛谱?”在我们沧州地区,农民把“计划”说成“打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因为有了土地,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我们的后代才能不断繁衍,我们和子孙才能拥有溪水、绿地和花园。 如果要问,谁最珍视土地,谁对土地最有感情?我想所有的人都会回答:农民。  相似文献   

3.
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如何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怎样才能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这是摆在每一个从事"三农"报道记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方农民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最适宜?有人认为:地方农民报是给农民看的,在语言上“纯方言”化能给人以亲近感,而且可显得朴实,因而主张愈“土”愈好。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语言大众化才是地方农民报应当努力的方向,只有语言大众化,才能适应复  相似文献   

5.
地方农民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最适宜?有人认为:地方农民报是给农民看的,在语言上“纯方言”化能给人以亲近感,而且可显得朴实,因而主张愈“土”愈好。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语言大众化才是地方农民报应当努力的方向,只有语言大众化,才能适应复杂庞大的读者群,而“纯方言”化恰恰只是迎合了占很小比例的一些读者。我觉得有的农民报在文章语言使用方面,过分追求“土”,从而使报纸显得有些粗俗了。  相似文献   

6.
戴畅 《记者摇篮》2004,(8):47-47
当前,“三农”问题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新闻报道应该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新闻宣传的重点转向如何引导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做好相应的宣传报道。那么,怎样报道农村和农民增收的典型?报道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收到令  相似文献   

7.
地方党报重视、关注“三农”报道责无旁贷。那么,怎样搞好“三农”报道,使之更好服务于农村工作呢?笔者认为,“三农”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给农民提供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总结农民致富的典型,反映农民的忧虑、困惑,才能深受农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农村部记者,直接面对的采访对象就是农民。农民是质朴的,而质朴增加了记者的采访难度。如何才能从农民那里采到想要的好素材?放下架子,做邻家二小子我从事农村报道6年,除了晚上整理笔记外,在采访的时候从来没有拿过采访本,因为我觉得拿着采访本和他们坐在一起,无形中就是一种距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村报自去年正式更名改版以来,在办报思路上一直强调要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那么,作为农村报的要闻版,怎样才能办得让农民喜爱呢?笔者认为,要闻版在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上,都要坚持做到时时不忘关注农村生活,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小处着手,来展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还要学会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去体察社会、报道新闻,这样,才能真正办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0.
两会热议中国城镇化前景,各方献策,有展望,有忧虑。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中央提出的城镇化战略是否被误读?究竟又应如何解读?农民进城无法享受公共福利,户籍制度改革该从何处破局?未来的城镇开发中又该如何保护农民利益?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为读者详解被误读的中国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有问:当今中国农民最关心的是什么?回答肯定是:市场。“市场,你在哪里?”“不愁养,不愁种、就愁没地方送。……”农民对市场的困惑溢于言表。盐城有600多万农民。发行14万份的盐阜大众报在农村有广大的读者群。搞好农民走向市场的宣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抓这个热点,就将失去读者。前些年,我们在报道中已涉及农民走向市场的内容,只是有点浅  相似文献   

12.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笔者深深体悟到: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因为,农业兴,国家才能旺;农村新,国家才能崛;农民富,国家才能强。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为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发展好农业现代化、繁荣农村经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呢?  相似文献   

13.
从农民阅读需求的提升,看三农图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农民的分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农民的阅读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那么,新形势下农民有哪些阅读需求呢?出版发行单位怎样适应这一变化,开拓三农读物市场呢?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供职于《河北农民报》,担任副总编辑也3年有余。在此期间的多数时日,我背起行囊奔波在农村这方天地里,与广大的读者有了真诚的交往。他们对我的热情和质朴,对报纸的厚爱和期望,激励我时时在思索和探求:报纸靠什么来生存和发展? 它的引导作用和社会影响力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才能有效的体现? 事实的回答,归根结底取决于读者的重视程度和传播的效果。我懂得了新闻传播除了要有  相似文献   

15.
张咏梅 《青年记者》2013,(20):130-131
农业节目主持人在传递信息、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才能找准定位、做好农业节目的主持工作呢?一、思想定位:以农为本,为民服务。要确立"以农为本"的思想,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实际,了解农民生活和需求,为农民朋友传递致富信息、致富经验,服  相似文献   

16.
广播对于农民没有任何强制性,它只能吸引农民,而不能强迫农民收听。怎样才能吸引农民听众呢?我以为,目前很有必要认真研究解决适销对路的问题。现在,农民有许多的难处和麻烦,农民对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还有疑虑。近几年来由于放松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不少人的集体观念逐渐淡漠,无政府主义和拜金主义有所滋长。因此,对农村宣传不仅需要继续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7.
要写农民最关心的经济新闻。农村经济有农村经济的特点。农民有农民的特点。只有写与农民直接有关的事,写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引起农民读者的兴趣,对农村经济起到指导作用。当然,农民关心的问题不一样,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也不相同,这就要求记者到农村去,到农民中间去,进行广泛而细致的调查了解,然后通过认真的综合分析,选定多数  相似文献   

18.
报载:某县干部下乡了解农民修建沼气池的情况。问一个农民道:“沼气池大约要挖多深?”农民答:“六尺即可。”县干部回城以后,在一次有关修建沼气池的会议上问一技术员:“你看到的沼气池农民是挖多深?”技术员答:“两米。”他马上显得很不高兴地批评说:“你这是怎么搞的嘛,农民说沼气池要挖六尺深,你却说是两米,两米有多长,够深吗?”结果,引起哄堂大笑。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一篇新闻或通讯的时候,总要反复考虑报道的目的性:为什么要报道这件事?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明确了报道的目的性,才能提高报道的质量,使报道有思想性和针对性,才能得到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的媒体普及率大大提高,"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不再是农民的奢望.但是,农民的媒体投入到底有多少?农村家庭对媒体使用抱有什么态度?农村媒体使用的实际效果如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就此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