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坐落于台北市中正区的宝藏岩历史聚落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两部取景于此的台湾电影——《杀人计划》和《面引子》进行文本分析,重点考察都市空间的影像生产是如何从诗意地呈现消失的地景转向为以怀旧为主题的文化消费。透过都市地景与电影美学之间的二元互动,电影语言呈现了一个变迁中的台北都市空间形态。这一诗学表征结构亦构成了理解都市空间的认知方式:既强有力地介入社区改造的社会议题之中,同时观照台湾历史的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历史文化中,马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静态层面对凉州天马的意义进行了符号学解读,然后再从动态层面揭示马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进程。马从物化的象征符号逐步进入中国文化,带上文化色彩,形成文化符号,经历了从作为自然物、到马的神化、再到马的人格化、最后成为艺术化的特殊审美对象的漫长衍生与变迁过程。我们要不断挖掘和拯救博大精深的马文化,从而弘扬和发展马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立足于"声景"理论,从空间与受众的感官到达出发,突破主流视觉性认知与思维框架,将广场中各类音乐形式作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认知和思考.以此为基础,理解作为音乐的声音对空间信息生产的介入,以及广场空间中受众对于声音的文化意义解读.结果发现,音乐作为声音信息,是文化意义表达的符号载体,并对广场空间信息生产作出了重要补充.研究认为,作为空间全貌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声音不仅是一种物质感知,还是建立于其基础之上所产生的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是值得关注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具体形式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大众传播媒介在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停留于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简单“撒播”,并未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意义。在新形势下,应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深挖传统节日文化的意涵,将传统节日文化与主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从而完成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意义到“社会意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旅游空间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空间作为象征性空间是生活空间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延伸。文化符号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生成文本意义的标示。由文化遗产资源形成的旅游符号是社会化过程的产物,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之间互动的结果,旅游者在对旅游符号的"阅读"中生成旅游、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本文试以云南文化遗产资源为例,从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和文化空间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对旅游第三空间的生成进行探索性研究,以促推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邢彦辉  李孟哲 《当代传播》2022,(1):87-89,93
"足球场景"是5G时代足球直播的重要关键词,直播从技术上提供的足球场景价值,拓展了人的连接方式和观球体验,表征着足球比赛"看"的变迁.足球直播符号隐喻着足球的神圣、球迷的狂热与共同体的建构,赋予足球文化新向度、新表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新疆传统巴扎产生的历史时代,并从巴扎的交易主体、交易内容、交易方式、时空分布和历代统治阶级对巴扎的有效管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传统巴扎发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的核心在于影像,影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呈现的最佳方式,具有其他传播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以影像的生产地点、自身的地点和被受众观看的地点为路径,通过对文化符号的视觉化建构与表达的探讨发现,《中国考古大会》作为文博类电视节目的 代表,依托视觉化的技术表现进行文化符号的建构,塑造了文物物像符号、空间遗址符号、考古行为...  相似文献   

9.
走进历史和现实深处我们便会发现,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许多人类文明,文化学界将七种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密诺斯文化、玛雅文化、安第斯文化、哈拉把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称为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其余的则要么中断,要么毁灭.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的媒介,在时间的见证下,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更替和变迁.从报纸到广播,从电视到互联网,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并没有被局限在大众传播的媒介形态当中.姓氏的世代承袭,语言、文字的代代相传,脚下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哪怕是生活中一个细微的行为或物件,都有可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或者代表符号,蕴含特定的传统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0.
北京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空间三元辩证法"中"空间表征"的概念,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以全聚德老店为研究案例,采用文献分析法、景观记录法等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以其特定的物质载体构建了城市的文化精神空间。台湾地区的博物馆因其注重将在地的历史、人文古迹等打造成有机整体,根据建筑展开自身的叙事,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一种城市景观符号,参与城市空间的再造。台湾的博物馆,在突显在地特色上已有较为成功的经验,本文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在地博物馆进行案例研究,从台湾的在地原乡迷思、集体记忆认同及博物馆虚实空间的建构三个方面入手,看台湾博物馆何以借助地方文脉实现对城市形象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符号学视域中,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是一个符号生成、传播和交流的持续生成过程。在整个文化场域中建构并不断完善红色文化的传播体系,首先需要作为红色文化符号发送者的党的文化宣传、教育部门和红色文化场所或机构通过符号的编码机制,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建设;其次必须通过丰富多样的符号文本(红色文化形式)或介质向社会传播红色文化符号;最后人民群众接收并解释红色文化符号的所指意义,以及理解红色文化符号所表征的崇高精神和价值,推动红色文化的日常生活化和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3.
图像符号如何以修辞的方式构造了某种“劝服性话语”,这是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命题.根本上讲,图像所表征的文化意象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劝服效果,是因为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情感诉求、历史记忆、生命哲学或身份想象建立了某种象征性联系,这使得图像意义的构造与生产过程完成了两次认知飞跃及话语飞跃:从“启发性认知机制”到“系统性认知机制”,从“工具性价值观”到“终极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7)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媒介对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构与传播问题。现代性的一个主要表征是媒介技术的空前发达,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概念在当代已经部分地成为了现实。现代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少数民族社区,这种影响力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深层次上也塑造和改变着少数民族社区群体认知外界以及自我认知的态度,重构了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空间。同时,通过媒介的表达和传播,少数民族社区在公众的视野里成为了镜像化的他者。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现代媒介对少数民族社区的影响是一种文化深层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曾娇丽 《青年记者》2023,(24):74-76+79
近年来,历史街区作为物质及文化双重意义上的“城市遗产”广受关注。在历史街区的保留与更新实践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媒介与地点相分离”的情况已经发生转变,本文以上海市思南路历史街区为案例,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历史街区“再地方化”的可能。研究发现,地理媒介促进符号空间与地理空间相互贯通,历史街区的媒介叙事与本地生活亦走向融合,公众通过线上线下互嵌的多样化传播实践,激活地点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将历史街区从景观化的“文化目的地”形塑为日常化的“文化枢纽”。  相似文献   

16.
视觉符号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明  罗忆 《当代传播》2007,(6):22-24
符号是自然和文化联结的桥梁,在跨文化传播中,以视觉符号为载体的传播模式显得尤其重要.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由于视觉符号的感知具有直观形象化的特征,受众对所承载信息的视觉符号进行同构联想,对符号意义产生更为直接的解读,达到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视觉符号成为当今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表征,其物化的表现已经遍及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强调着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同一性.本文旨在研究视觉符号在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社会科学形成了"空间转向"的热点话题,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空间实践"的产物,不是单个、孤立存在的。本文将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福柯的"话语、空间、权力"理论为基础,将华莱坞艺术电影置于整个电影生态环境中,从话语实践与空间生产的角度,试图探寻华莱坞艺术电影在话语实践中如何能动地建构"表征的空间",其中有何隐喻?电影本身作为一种"空间的表征"又如何参与到媒介生态的建构中?与福柯所认为的权力有何联系?空间维度为我们理解华莱坞艺术电影提供了一个重要视阈。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语译制部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向本地区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职责,更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递和传承的使命。本文以云南迪庆康巴语译制中心为考察对象,聚焦译制中心工作人员所拥有的职业新闻人和藏族文化者的双重身份。缘于这种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人的传播实践呈现出多样性的聚合与重叠,并在此过程中构筑起一个充满象征符号、地方情感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空间。对这个文化空间考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我们看到作为地方性存在的公共媒体平台运作如何被卷入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中,并发挥着塑造地方共同体、凝聚社会共识和传播区域形象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形象,作为西方文学中的“他者”,是蕴含着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创造者在认同与颠覆两极张力作用之间所做出的文化选择,其中呈现的是西方文化表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惠慧 《新闻世界》2011,(4):159-160
电影院发展至今,随着时间的沉淀,也有它独特的空间文化。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认为,我们平时对空间的感知是从参与各种活动中得到的,而电影院的文化空间就是在电影院这个地理空间范围内经过时间的积累所产生的观影过程,人与场所之间时行交互活动的一种情感活动。电影院作为一种具有艺术特殊魅力的场所,将继续保持下去,有关电影院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