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确定到不确定——传统知识教学的现代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传统知识教学在知识观、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只是面向确定性知识领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现代知识教学要超越传统知识教学,就必须面对知识的不确定性,体现知识增长和生命成长的观点,实现从继承性教学向发展性教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知识具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指出研究生教学在教学观、课程知识观、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只是面向确定性知识领域,具有诸多局限性.认为面对知识的不确定性,研究生教学应体现知识增长和生命成长的观点,改变课堂的物理意义和政治意义,使教学成为师生体验生命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知识变迁视野下的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不同知识观的支配,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确定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确定性知识的传授过程,学生的学习则是对确定性知识的理解、接受和掌握,教师的职责在于传授这种确定的知识,以维持现有秩序。不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不确定,教育教学过程是不确定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的学习在于促进自己的能力提高与心理发展,教师的职责是在帮助学生获得不确定性知识的同时,自己获得不确定性知识,从而推动并引领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在知识观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转变的教育现实中,迫切需要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面对知识的不确定性:教学何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的确定性是人类的普遍诉求,然而从知识的前提、过程与结果看,不确定性又是知识的根本特征。传统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的确定性,产生了种种弊端。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知识不确定性的策略有:勇敢地正视知识的不确定性;将不确定性的知识引入课程;动态地处理学科内容,使教科书中的知识体系呈现动态特征;实现从继承性教学向发展性教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传统课程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反映性和确定性的特点;当代课程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理解性、建构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发现式学习、由个体独立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式学习、由传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教学改革:面向不确定性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目前大学教学主要是面向确定性知识领域,具有诸多局限性。大学教学要面对知识的不确定性,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观,体现知识的生成性与丰富性,彰显教学学术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教学理论,赋予许多教学要素以确定性特征,如教学的目的、对象、本质、过程、原则、方法等似乎是确定无疑的。但必须承认和把握教学要素的另一面——不确定性。这对教师形成科学、理性的教学观,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教学要素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界说长期以来,人类就极力推崇知识的确定性。这种理性主义的知识观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他看来,知识来源于不可感觉的、独立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性知识观及其对大学教学变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不仅仅是作为内容,而且作为一种"观"来影响大学教学。知识观不同,教学就不同。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表达,其影响下的大学教学存在三大危机:一是将信息误作为教学的目的,二是使学生误认为知识就是真理,三是窒息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教学的变革,必须树立不确定性知识观。不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不一定是客观世界的真理性反映,它具有主观性、可错性、多元性和暂时性等特征。在不确定性知识观的视野中,教学的目的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理性为主,教学的过程应以探究性为主,师生关系应以积极包容为基调。  相似文献   

9.
不确定性知识观及其教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知识观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有不同的影响。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表达,其存在与意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具有真理性、客观性、普遍性和一元性等特征。在它的影响下,教学目的窄化成了知识的记忆,师生的主体性受到了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了阻滞。自19世纪以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发展证明,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真理性反映,其正确性是有条件的。它具有相对性、主观性、不完备性和多元性等特征。不确定性知识观为教师的教学创造、课程内容的创造和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业变革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而知识观是影响学生作业变革的深层因素。作业长期以来受确定性知识观的影响忽视了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窄化了教师作业设计空间,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作业功能的有效发挥。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绝对客观的存在,知识的不确定性为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开拓了学生作业变革的新路径。在不确定性知识观视域下,学生作业应突破知识的唯确定性,发挥作业育智价值;转变设计思维,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加强师生对话,创建知识共享环境;尊重学习成果,鼓励多元作业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