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和家庭就像孪生姐妹一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学重点关注的视角。研究少数民族社区的婚姻家庭变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了解民族社区人们最直接的生活状态。拉祜族是从近代才从游猎民族走向农耕民族,解放后直接跨越式的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社会发生质的变迁必然会影响其他制度的变迁,包括法律、文化、婚姻家庭等。关注拉祜族社区婚姻家庭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对于促进拉祜社区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文本中的“功能”与“合法性”关系是当下西方文论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同一个故事其文体的变迁、叙事的变化所蕴含的则是文本功能的变化,而功能的嫱变又不断驱使着文本在真实意义“合法性”上的递减。进而笔者从具体的文本研究入手,厘清其根本动因在于俗文学(故事)处于“大众文化”语境下发生的叙事变迁。  相似文献   

3.
文学文本中的“功能”与“合法性”关系是当下西方文论界较为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本文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同一个故事其文体的变迁、叙事的变化所蕴含的则是文本功能的变化,而功能的嫱变又不断驱使着文本在真实意义“合法性”上的递减。进而笔者从具体的文本研究入手,厘清其根本动因在于俗文学(故事)处于“大众文化”语境下发生的叙事变迁。  相似文献   

4.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将教学过程、体验和反思融合起来从而发现教学经验,既关注教育的“理”与“逻辑”,又关注“事”与“情节”,还关注“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包含四个要素:教学思想、教学主题、教学情节、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5.
校本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是众所共知的时代主题,但是,时下所流行的各种“科学研究”范式并没有使教师走上真正的研究之路,相反我们所经常看到的是教师对研究的神秘感、畏惧感。传统教育研究范式的弊端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并在教育研究领域发出了“走向经验叙事”、“走向叙事研究”的呼声。教师的教育经验及其叙事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后现代思潮与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教育叙事即叙说教师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叙事的过程是以经验为核心、并将经验故事化的过程。在叙事理论看来,人类是善于将自身经验故事化的生物,通过经验故事…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婚姻家庭领域相关文献的分析视角大体有三种: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原因分析、人口学的统计分析、法学围绕国家法与习惯法“互动”主题的制度分析。从整体看维吾尔婚姻家庭研究较为单一,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有关高离婚率原因分析的文献较多;在研究角度上,人类学和社会学文献数量较多。人口学也有部分成果,法学文献较少。推进该领域研究,需要解决如何增强研究解释力并弥补关注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校本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是众所共知的时代主题,但是,时下所流行的各种“科学研究”范式并没有使教师走上真正的研究之路,相反我们所经常看到的是教师对研究的神秘感、畏惧感。传统教育研究范式的弊端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并在教育研究领域发出了“走向经验叙事”、“走向叙事研究”的呼声。教师的教育经验及其叙事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秦腔》堪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文学活标本.在主题内容上,它直面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裂变,聚焦于“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家族的衰落与伦理的变迁”、“民俗与传统文化的衰落”,揭示和批判了乡土价值观念的失范;在艺术形式上,它直面21世纪乡土文学的叙事焦虑,采用日常生活叙事,重建文学与现实的意义关联.借助《秦腔》,我们可以发掘城市化与文学的紧密关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文学创作的曙光和危机.  相似文献   

9.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10.
长征电影的真正叙事者是官方政治,尽管如此,由于历史变迁,官方政治要用电影影响民众,就得“把接受者缝合在故事当中”,而接受者被影响的程度,还得靠官方政治的“叙事技巧”。因此,研究长互电影的叙事策略,考察政治、电影、民众之间的影响关系,对于繁荣长征电影、培育先进文化都不无裨益。“政治诗意化”等叙事是常见的叙事策略。非平面化的、立体、垂直的“深度模式”叙事则是追求的理想范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戏剧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情境化学习方式,它重视幼儿的身体参与,为幼儿的“身体叙事”提供了平台。本研究以“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肢体表达与创作,采用行动研究法,以一个大班为研究对象,实施了4个主题共14次教育戏剧活动,结果发现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容易出现与故事分割、走向“表演”、程式化等问题,经过研讨与改进幼儿“身体叙事”的经验逐步生成与发展,实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有关教育戏剧之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与提升,始终关注和跟随儿童,教师组织策略的丰富化与灵活化。为了建构有助于幼儿“身体叙事”发展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应自觉运用“身体叙事”的概念审视教育戏剧实践中幼儿的肢体表达,研究引发幼儿“身体叙事”的条件,合理利用戏剧习式,增进幼儿的“身体叙事”。  相似文献   

12.
身体叙事关注身体、转向当下、突显个体。身体作为叙事的主题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诸多变迁。前苏格拉底时的身体与灵魂交融;柏拉图时的崇尚理式贬斥身体;古典主义时的身心二元、唯理主义;20世纪初尼采的鞭笞理性、赞美身体及梅洛-庞蒂重视身体的知觉现象学。《草叶集》即是身体叙事的展示。其拒绝宏大叙事,反对抽象玄思,关注具体感悟,颂扬身体之美,走向当下生活,将日常生活的真切价值与个体存在的饱满意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身体叙事关注身体、转向当下、突显个体。身体作为叙事的主题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诸多变迁。前苏格拉底时的身体与灵魂交融:柏拉图时的崇尚理式贬斥身体;古典主义时的身心二元、唯理主义;20世纪初尼采的鞭笞理性、赞美身体及梅洛一庞蒂重视身体的知觉现象学。《草叶集》即是身体叙事的展示。其拒绝宏大叙事,反对抽象玄思,关注具体感悟,颂扬身体之美,走向当下生活,将日常生活的真切价值与个体存在的饱满意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叙事即“叙述”“故事”,但“叙述”“故事”就可以称得上“研究”了吗?叙事研究备受人们关注,是因其所实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功效,而不是其“研究”价值与意义,那么,叙事研究之于“研究”的价值到底如何?教育为什么需要叙事研究?本文立足于回到“研究”本身,从“研究”、“叙述”、“故事”三个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气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加深对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叙事医学角度对一例抑郁症医患会话进行叙事分析,根据叙事过程编码系统(NPCS)明确叙事主题和叙事序列,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统计各主题关键词频率和三类叙事序列分布。该会话包括11个叙事主题,以外倾型和反思型叙事序列为主,内倾型叙事序列较少。外倾型叙事和内倾型叙事呈现患者身心健康情况。反思型叙事既呈现患者对事件或关系的审思,也展现医患双方共同构建的新认知。医患双方通过叙事建立共情和互联,再现并重构疾病意义,归属和谐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共同决策。叙事医学视域下对医患会话的研究能够促进医患沟通,促成“循证—叙事”人文双轨诊疗模式构建,拓宽健康教育内涵,帮助社会大众树立正向的疾病观、积极的就医观、豁达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非遗展示的空间正处于从传统博物馆向非遗文化市集变迁的过程之中,设计理念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展示设计由“阐释性展示+展演+活动”向叙事性展示转变。静态叙事空间、时间线性和缀合式团块叙事结构、全知性叙事视角在淮河非遗主题展示设计中仍然常见,而互动式叙事空间、沉浸式叙事空间、数字叙事空间、交互式叙事结构、第一人称视角和角色代入视角已成为趋势。当下的淮河流域非遗展示应在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上持续创新,打造故事驱动型展示的精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唤醒非遗蕴含的淮河文化记忆、传承淮河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综述张应祥婚姻家庭不仅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也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婚姻家庭的变化会引起社会的变化,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也会影响婚姻家庭的变动。我国自社会学重建以来,学者们对婚姻家庭的研究就极为重视。有人曾对1979~1987年...  相似文献   

18.
曹文轩的“苦难和少年成长主题”小说一直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而揭示曹文轩小说中的双重叙事者以及体现在文本中的双重叙事声音,并探讨这种双重叙事声音的复调特征及其意义是曹文轩小说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奥林匹克”。160年以来,世博会经历了由无主题向有主题的转变。世博会的主题主要围绕者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与人的美好生活等方面进行选题,先后经历了“崇尚科技——追求发展与进步——关注自然环境——回归人(类)美好的生活”的变迁过程。科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贯穿在发展与进步、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只是将科技由崇尚和追求的目的本身,转变成推动进步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手段而已。世博会的主题变迁,充分诠释了“一切始于世博会”这句世博名言。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神话叙事原型。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始.将“西游”人物、“西游”故事原本的关系进行交错作为叙事主题的文本在非主流叙事中占据着相当的空间。其中《大话西游》和《悟空传》是典型代表。两者在各自的创作理念中暗含着孤独与狂欢的矛盾与悖反,也体现了不同的取舍与选择。从两部再创作品与《西游记》的比较分析中可以见出该叙事类型发展的内在动因,并可从艺术样式和人文诉求等角度丰富当代神话叙事的外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