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数学是指在西学涌入之前于中国本土社会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算术体系。明末清初之际,西学东渐风生水起,对中国传统数学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改变即是进入“翻译一会通一超胜”的研究模式。中国数学逐渐由传统“重实用、轻理论”的做法转变为开始注重逻辑的演绎推理,进入到了近代数学体系的范畴,西算引进在中国数学发展的道路上引发了一场创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刘波 《新高考》2010,(2):37-38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地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它涉及的范围有天文、历法、地理、炮术、物理、水利等应用科学技术,即所谓“经世致用之学”,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明末清初之际西学能够跨越万里输人中国?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世界大化的发展进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常常不同步也不均衡,正是这种不同步与不均衡导致了系统间与系统内的交流与碰撞,16世纪以后,中国的化体系而旷整个世界大学化的全面挑战,因而不得不通过长期的痛苦的心理调适和思想转轨,才能最终完成更新观念,改造落后而顽固的传统化。五四新化运动引入“西学”以改造“中学”,从西方化中寻求民族化的新出路,已成为新化传播们的共同方面和一致行动,传统化的权威至此已彻底动摇,有人甚至公开主张“全盘西化”。鲁迅代表着中国民族化的方向,他的“别求新声于异邦”,实际上成了五四新化运动的一个根本的化选择原则,西方的化体系由此渐渐全面侵入中国化的机体。  相似文献   

4.
利码窦,明清之际来华的一位耶稣会传教士。他在华期间改变以往传教士的传教策略,利用西学作为效门砖,客观上对西学东浙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评价这一问题时,既要把西学东浙与殖民掠夺下的“化侵略”区分开来,又要看到利氏的保守性和所传西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2003年6月版《中国古代史》(选修)第六章第七节“明清时期的化”中分析了西学东渐的问题。那么,西学为什么能够传人中国?传教士来华传教与西学东渐有何关系?西学的传人对中国科技发展有何影响?本就此做进一步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研究与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西学东渐"与中学未能西进的历史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西学东渐"与西方的崛起晚清的衰落密不可分。正是晚清中西方社会文明的落差,使得当时处于高位的西学在有识之士的大力译介下,迅速为中国的知识分界所接受,成为西学得以东渐,中学未能西进的历史根由。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西学东渐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它并不泛指历史上一切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友好交往和思想文化交流,而是特指明末清初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器物制度以及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生长。在中华民族的特定生存际遇中,这一事件决定性地重塑了中国文化心态,国粹派和西化派的分化对垒及其对待外来文化的偏执态度,令汉唐以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难觅影踪,其不思"会通"的致命缺陷对当下中国文化重建的警示意义尤为重要。就文化的形态和价值而言,"西学"对于非西方国家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作为特殊文化形态,中西文化各有所长,二者独立而互补。因而,"会通超胜"理应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当然之道。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西学东渐有其特定的历史内涵,它并不泛指历史上一切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友好交往和思想文化交流,而是特指明末清初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器物制度以及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生长。在中华民族的特定生存际遇中,这一事件决定性地重塑了中国文化心态,国粹派和西化派的分化对垒及其对待外来文化的偏执态度,令汉唐以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难觅影踪,其不思"会通"的致命缺陷对当下中国文化重建的警示意义尤为重要。就文化的形态和价值而言,"西学"对于非西方国家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作为特殊文化形态,中西文化各有所长,二者独立而互补。因而,"会通超胜"理应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当然之道。  相似文献   

9.
"中体西用"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碰撞融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下思想文化革新的基本模式。它的产生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变局密切相关。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清朝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出现了冲突。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从中国国情出发,传承儒家文化的经世致用,以西学改造传统儒学,以"中体"固本,以"西用"致富强,由此形成"中体西用"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对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探索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开始的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向中国输入进来大量的西方数学知识,对我国传统数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西方数学在中国明末清初的传播与融合,不仅有利于推动对近代数学的思想和文化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历史,超越“夷夏之防”的固有思维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国当代的数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明清,即使中国的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变得缓慢,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却有着绝对的信念,对于外来文明始终处于不积极或是排斥的状态。就如同今天的西方对于东方文明,或许好奇或许新鲜却始终拿着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探究这个世界。在当时的情况下,西方的传教士是如何传播他们的文明的,对此的研究将会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播自己的文明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可以上溯到近代的“西学东渐”,这一时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学习西方的思潮。梁启超将近代西学划分为器物学习、制度学习和文化学习三个阶段,以这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可以了解到大规模学习西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此时因受到接受选择性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起初的接受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偶然性,体现为接受主体的盲从、无意识以及理解的偏差与混乱等,在认知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逐渐得到认知并被重视。从整体的接受活动看,“西学东渐”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奠基和孕养意义,它一方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一方面滋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西学东渐”的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从器物的物质层面模仿到文化制度的深层探索,中国人不断地尝试用各种途径来促使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结合,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社会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成功把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为近代以来引进"西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科技著述呈现一片盛状。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因,也有"西学东渐"的外部影响以及中国士大夫的实践因素。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在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广州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宽松开放的人文环境,成为当时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为了达到传播基督福音之目的,翻译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书籍,希望中国人能由科学真理走向启示真理。他们所传入的科学,对当时的部分中国士大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传入了一些新科学或学科,还在于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理念带到了中国。中国的学术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层面,重身心,轻实用,并认为修身之类才是“实学”;而把具体的科技斥之为“器末”,则不“入流”。这是中国为什么有科技成就而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原因。相比较而言,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在重视人的道德层面的同时,一开始就强调对事物对自然的究诘;这与西方科学明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这样,西方所强调的“实学”更是一种能带来物质明的“实学”。跟西方的“实学”相比,中国古代所强调的“实学”,倒更像是空疏之学。所以,本通过对双方“实学”的比较研究,试图从这个角度看中西化在这个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两种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对外学习的过程。通过考察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的历史演变,同由于两种接受活动--继承传统文化与接受外来影响--的尖锐冲突,造成了整个社会和人们思想中的中西并存,新旧抵牾的复杂情况;认为近百年对外学习不够居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视为平等的交注关系。最后,文章就如何对外学习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传统观点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其实,在中国人抵御外辱的同时,各仁人志士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现代化探索的脚步.中国近代史即是一部屈辱史与抗争史,更是一部既要独立又要现代化的历史.可以说从鸦片战争后西学渐入中国时起,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开始启蒙.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学东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联系.近代西学传播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深入研究甚至推崇备至,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巴黎和会"期间,近代西学在中国的失落又促使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李瑶 《文教资料》2009,(6):81-82
中国人认识博物馆,是伴随着晚清"西学东渐"的进程而开始的."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两种方式引入中国,一是洋务运动以后.清政府向西方国家派出的官员和留学生将"博物馆"的概念及对博物馆的最初认识写入游记中带回中国;一是自鸦片战争后.从西方来到中国的不少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是中国人见到的最旱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