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旌 《江苏教育》2023,(41):16-17
镇江市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将“和合”确立为集团文化的标识和发展愿景,从价值驱动、群体发展、课程创新等方面入手,增强集团文化的引领力,增强教师发展的行动力,增强质量提升的推进力,进而推动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条“和合教育”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创办于2016年。学校以“顺”为核,践行“顺性教育”,打造“顺文化”,突出“个性化+全球视野”的办学特色,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宝安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新窗口,被誉为“新时代的老宝安中学”。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凝聚了中国先人的生存、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3.
随着优质教育的扩张,集团化办学的推进,各种发展模式的集团应运而生。要有效实现不同组织的联系与融合,实现优质教育的延续与扩张其根本途径是组织文化的再造、创新,以文化的力量推动集团的发展,实现共享、共融、共创、共赢。青春教育集团学校通过“系统思考:审视学校组织文化;理念跟进:再造学校组织文化;行为改变:生成学校组织文化;反思展望:发展学校组织文化”四个方面对集团化办学进行了自己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机械局根据企业转制大际情况,改革与发展企业职工教育,积极构建企业教育新模式。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组建职工学校联合体。原机械局职工学校和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实行联合办学;二是组建以企业为基点、以行业为中心的办学实体。这个办学实体也是联合办学的具体体现,他们以“中策动力”企业为基点面向全市机械行业.担负着培训提高机械职工政治、文化、技术素质的任务。三是组建董事会作为学校权力机构,行使企业办学的自主权。该校董事会董事长由“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总经理俞志华兼任,副董事长由机械局副局长桑贤…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教育自身的不断求变,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办学实践主体和国家、地方两级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当前,集团化办学正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即从“迁移”到“再生”的资源共享之难、从“同段”向“跨段”的制度共构之难、“共振”与“异质”兼顾的文化共生之难.从集团行动理论出发迎接挑战,建构集团化办学新图景...  相似文献   

6.
“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杭州市朝晖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朝晖中学本着“追求人本、走向校本、关注生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以“让人活得更加美好、幸福”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将集团化办学与学校成长同步结合,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联盟式”集团办学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而“质量取胜”基础上的“文化取胜”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期视点,我们将从“联盟式”集团办学、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等方面介绍朝晖中学的办学实践,以期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政治课教学》2008,(10):5-7
“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杭州市朝晖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成长中的学校,朝晖中学本着“追求人本、走向校本、关注生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以“让人活得更加美好、幸福”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将集团化办学与学校成长同步结合,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联盟式”集团办学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而“质量取胜”基础上的“文化取胜”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期视点,我们将从“联盟式”集团办学、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等方面介绍朝晖中学的办学实践,以期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融通、课程贯通、特色畅通、师资流通”的“四通”设计和实施,探索形成了一种“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集团化办学和育人新体系。上海市新中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20年9月,共有四所成员校,即新中高级中学、新中初级中学、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和静安区永和小学。在近年来的办学和发展中,新中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充分利用集团的特色,探索贯通培养的集团办学和人才培养新理念,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的跨学段混合型运作模式,在“文化融通、课程贯通、特色畅通、师资流通”的“四通”设计和实施基础上,助力集团由松散的共同体组织走向共生发展的生态系统建设,推进优质资源的不断再生,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集团化办学水平极大地依赖于集团内部的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当前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内部治理要突破的问题包括:集团治理的制度化水平有待提升,仍有部分“好学校”的集团化停留于“资源输出”,“单中心”的集团化格局无法服务于高质量教育生态的持续建构。集团化办学基础、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和协同过程是建构集团内部治理分析框架的关键要素。结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在优化教育集团内部治理时,应该尊重客观基础,建立命运共同体;在集团内部治理过程中鼓励、容许机制自主创生;寻求关系的平衡,避免成员校被“边缘化”;通过内部协同治理实现持续优化的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0.
面对集团化办学中执行效率受阻、信息沟通不畅、优势资源浪费等实践难题,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教育集团从“优化基于单一法人的集团化办学组织结构”“完善组织的内外部治理”两个维度,探索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变革路径。集团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模型,实现集团战略层的统一决策、校区间管理层的横向协作、校区内执行层的垂直管理;通过用好政府支持机制、确保家长和教师多元主体参与、融合社会资源,不断完善组织治理的内外部生态,助推集团化办学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注重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改善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让更多学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集团进一步明晰了“公转与自转”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坚持集团成员“平等参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原则,以开放的姿态包容集团文化的多元性,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发展为保障,以传承、发展多样性文化的课程为媒介,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创新,进行着深刻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是深圳市龙华区首个公办教育集团,曾获评“广东省首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深圳市年度集团化办学典范学校”等荣誉称号。集团以打造卓越而伟大、具有深圳范式的基础教育新品牌为办学定位;以成就开放胸襟和思维的未来人才为办学使命;以创新集团治理模式、探索集团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集团精品课程为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华信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实力雄厚的华信集团投资创办,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多年来,已形成了“集团投资—学院教学-集团实习—集团就业”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与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以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建立共同愿景的五个阶段作为理论基础,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探讨如何塑造教师共同愿景[1]。从“创设”共同愿景、“推广”共同愿景、“贯彻”共同愿景三方面展开论述:“创设”共同愿景包括鼓励个人愿景,建立团队愿景和凝练组织愿景;“推广”共同愿景包括发挥校长领导力,弘扬集团文化和保障集团教师利益;“贯彻”共同愿景包括建立集团教师共同体和完善集团校激励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激发集团化学校办学活力,推动集团化学校高质量发展,南昌大学附属小学通过管理上的引领与指导、教研上的牵头与协商、资源上的整合与辐射,探索“核心理念共循,学校文化各美其美”“教育教学共研,学校课程丰富多彩”“办学资源共享,集团品牌持续生长”的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新时期集团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华信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实力雄厚的华信集团投资创办,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多年来,已形成了“集团投资——学院教学——集团实习——集团就业”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12,(6):81
中山市菊城小学以“生命感召生命”为办学理念,把菊花“顽强适应、自强不息、雅而不俗、卓尔不群”的精神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致力于培养“知能并举有个性,全面发展有特长”的学生。学校办学犹如菊花那样具有坚韧不屈的生存能力,拥有“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办学特色,更达到“昂首向东天一方”的办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前瞻的办学思路和明确的办学目标。从民办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为指导,积极营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同步,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并举”的管理文化,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的最终目标——“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是民办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在集团化办学的趋势下,各教育集团需要思考如何在尊重学校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文化建设对集团各方面工作的统率作用.集团化办学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学校文化体系寻找集团化办学动力,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入手,梳理集团文化建设在文化认同、创新、共生阶段形成的有效路径,以高品质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集团各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2021,(5):F0002-F000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教育集团,坐落于美丽的太湖之滨。2017年6月,潘家小学和漕桥小学两所百年乡村学校携手成立教育集团,以潘家小学为核心校,组成一体化管理、合作办学的教育发展共同体。集团深入践行“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汲沐·生长”的集团文化、“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集团精神,着力以“管理共行,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学共研,从独行走向众行;教师共育,从驱动走向联动;资源共享,从专有走向共有;质量共进,从我有走向我优”五大工程为抓手,真正做到了把理念“融”为一体、发展“荣”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