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班华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学者,他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中国心育论的开创者、班主任理论研究的开拓者、改革开放后中国德育学科重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我和班华先生神交很久,先后读过他的许多德育论著,受益良多,一直视他为自己的老师。班华先生长我23岁,我们的交往有近40年。当年,我们分别在江苏两所最强的地方高校工作,学校是竞争的“对手”,我们却是很好的朋友,经常在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会议上相遇。1987年,  相似文献   

2.
班华 《中国德育》2010,(1):9-13
本期“明德讲堂”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华教授在班主任培训班上的讲雩。在学座中,班华教授对“班主任为什么要专业成长”和tt怎样更为有效地成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德育典范     
赵志毅 《江苏教育》2023,(34):80-82
<正>大师,指造诣精深、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和大德高僧,是能够为人师表,能做天地人的老师的人。一个没有独立人格,没有精神追求,没有利他、利人、利天下情怀的人,哪怕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是断然成不了大师的。大师者,大是也,人类之精英,天地之灵魂也。在中国德育界,南京师范大学的鲁洁教授和班华教授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对我个人而言,班华老师应我的导师鲁洁老师之邀,专门给我和李宁玉师姐开设《教育统计学》课程,我在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层面直接受教于班华老师。这让我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匡瑛 《江苏教育》2023,(34):49-53
班华先生深耕德育理论与实践,一生指导无数中小学教师开展德育活动与教科研实践。先生对于职业教育德育的观点和思想均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他将“心理—道德教育”理论和关照个体精神发展的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提出要深入关照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中职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班华先生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他一直坚持的自觉教育者和自觉学习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夏桂钱 《江苏教育》2023,(34):73-74
班华先生从教育的完整性和对人的精神关怀出发,倡导德育走向融合、教师要做自觉的教育者、实现师生共同的道德成长。班主任应提高生命自觉,深刻理解人的德性成长规律,按照人的道德生命成长规律开展道德教育,自觉运用多种教育方式立德。  相似文献   

6.
颜雪艺 《班主任》2010,(1):19-19
2009年11月25—27日,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吴仁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叶水涛,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华、顾建军,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副主任王宁以及23个理事单位的领导和骨干班主任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张聪 《江苏教育》2023,(34):63-66+69
班华教授提出的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以实现学生发展为价值追求,以班主任为建构主体和重要引领者,以心理—道德教育为学理基础,以班级为成长空间,是当代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樊健 《江苏教育》2023,(34):57-59
班华先生的实践德育、整体育人思想引领着一线班主任创新班级教育、做自觉道德教育者、享受道德人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多维体验中自主建构道德生活,实现自觉成长;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建设班级教育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班级教育合力;进行“融和德育”的实践探索,有利于优化班级教育生态,帮助师生共享道德人生。  相似文献   

9.
“主体—发展性”德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代表了班华先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德育发展和走向的清晰定位,以及对德育现实问题和困境的准确剖析。“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主要表现为:人化、对话、解放和融合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注重创造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目标观;涵盖激励教育、个性教育、终身道德学习及心育和德育一体化契合的多样化教育原则;涉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德育与心育结合、规范与能力结合、说理与践行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德育方法体系。“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为:对班级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关注、“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实践、德育教材的编写和“心理—道德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班集体建设操作系统”提出与研究的缘起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讨论。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班华教授认为班主任工作有两大专业属性:一是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二是班主任实施教育具有特殊的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2007年11月19日至22日,由班主任杂志社、昆明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围绕班级建设中的“班集体建设操作系统”进行了热烈讨论。当然,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些概念和提法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厘清,但是这项研究的思路和指向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本刊特编发几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国内较早提出这个命题的是著名的德育专家班华教授。这一命题是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它从专业发展视角论述班主任的地位、使命、职责与素养,既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地位、作用,又同时对班主任的职业角色提出更高的要求。所谓班主任专业发展,是指以专业化的理念对班主任的职业角色在专业精神、专业伦理、专业知  相似文献   

12.
张克裘 《江苏教育》2023,(34):91-92
<正>我和班华老师初次相识在1991年6月3日,当时我在苏州市吴江庙港中心小学工作。那天,班华老师在吴江政协、教育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调研农村学校和社区的德育工作。他在了解了中心校情况后,还冒着炎热去开弦弓村(即费孝通先生作社会调查的“江村”)了解村小和农村基层的教育情况。他与老师、学生、村民亲切交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态度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后,我被调至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吴江实小),在这里我又与班老师相逢了。在他和其他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吴江实小走上了科研兴校的道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13.
认识班华教授已经很多年了,但见面深谈的机会并不多。南京去过多次,每次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去看望班老师。夸张点说,班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尊神,令我敬仰。这次在南京刚好有半天空档,我决定去看望班华老师。  相似文献   

14.
李镇西 《班主任》2013,(6):59-61
认识班华教授已经很多年了,但见面深谈的机会并不多。南京去过多次,每次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去看望班老师。夸张点说,班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尊神,令我敬仰。这次在南京刚好有半天空当,我决定去看望班华老师。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04,(12):47-47
2004年11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班主任》杂志社、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班华教授、杨启亮教授,全国少先队工作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专正比已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性则成为衡量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班主任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岗位。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地位的重要性和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著名德育专家班华教授指出:“班主任专业化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自觉追求的目标,也是个体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是班华教授提出的心育宗旨。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心育团队以此为理论指南,结合五中的教育理念,创生了福流心育生态模式,成为班华教授心育思想在高中阶段的活态转化。福流心育以班级为基本心育单位,以自觉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为培养目标,通过“大国母亲”和“21天双陪伴”的心育实践,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合育的心理教育生态系统,助力教师、学生和社会成员实现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8.
认识班华教授已经很多年了,但见面深谈的机会并不多。南京去过多次,每次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去看望班老师。夸张点说,班老师在勘心中一直是—尊神,令我敬仰。这次在南京刚好有半天空档,我决定去看望班华老师。  相似文献   

19.
崔景贵 《江苏教育》2023,(34):30-31
班华先生倡导教育要“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在积极育人的实践中自觉地融为一体。以人为本、为学而教,助人自助、育人至上,育心与育德有机融合,是班华先生的教育智慧之魂,积极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20.
班华教授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序言里指出,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方面。班主任专业的特殊性可以概括为两个特殊的方面:一是从教育劳动的性质看,主要是精神劳动,是与学生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精神活动;二是班主任有其特殊的教育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 专业化的班主任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落实专业化的发展目标是建立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关键。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以聪颖的智慧哺育学生,以共同的进步带动学生,以创新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明确的职责对待学生,才能无“误人子弟”之嫌,才能加速班主任专业化的进程。 这一期,请关注“班主任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