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种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导致交流、社会交往和行为三方面同时出现严重问题的综合征。C-PEP是心理教育量表(PEP)的中文修订版,是一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评估表,它能相对准确的评估自闭症儿童发展发育的一些情况,能为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攻击性行为也称为侵犯行为,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并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都属于攻击行为。本研究针对某自闭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对该儿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干预训练,使该儿童攻击性行为得到较好控制,从而证实了应用性行为分析(ABA)对干预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关键反应训练法对自闭症儿童主动提问技能的干预效果,采用单一被试研究中的跨行为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一名自闭症儿童的物品主动提问、人物主动提问、地点主动提问等三个主动提问技能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反应训练法对自闭症儿童主动提问技能具有立即效果、维持效果和类化效果。为此,可以应用关键反应训练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4.
自闭症的核心行为特点是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以及语言交流障碍。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课题,心理理论对自闭症的研究有着独到见解,并有所成就。这也符合近年来从认知角度,主要是心理理论上研究自闭症的潮流。研究者们秉持心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对自闭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涉及到神经机制、注意力、语言及言语、情绪等多个方面,这为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开启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矫治与支持策略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障儿童由于自身缺陷加上外来的压力,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此外,可能是因为沟通的不足,让常人难以完全了解他们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真正原因。通过对一名自闭症的智障儿童的自伤行为研究和分析处理,较好地减少了这位儿童出现这一行为问题的次数,也帮助其建立了正面的替代行为。同时,也使对智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经常出现行为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次的个案研究中,是从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时间、情景、处理的手段及效果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分别从行为功能的分析、制定处理的策略、评鉴行为处理计划的效果等方面开展研讨工作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于今后的处理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特征,分析了在自闭症儿童语言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自闭症儿童的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儿童语言表达动机,增强自闭症儿童语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广泛推崇的教育形式,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使其内在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素质教育运用于自闭症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效果,帮助自闭症儿童以较好的状态融入当今社会。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作为自闭症儿童启蒙甚至终身教育执行者的家长,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由此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便帮助患儿缓解障碍,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体态语言作为一种新鲜的教学方法,深入到自闭症儿童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笔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中使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成效,改善了教学方式方法,还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体态语言不仅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增进了儿童的沟通能力,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还使儿童学会了主动表达和交往的能力,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闭症儿童由于感官多通道刺激处理的困难,常造成儿童的认知方式有别于一般儿童;了解学龄期自闭症儿童的特殊认知模式下的学习特质,是教师和家长帮助儿童跨越学习困难,更好适应学校教学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对于自闭症儿童综合干预技术中,体育活动干预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自闭症儿童体育干预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积极行为支持为理论基础,选取一名具有攻击性行为问题的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使用功能评估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提出功能性假设,制定并实施初步的干预方案,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德国世界杯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比赛录像,描述和解释运动中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对前人的攻击行为观点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在世界杯的比赛中,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做较多的攻击性行为。比分落后方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应对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六盘水市部分中学生的自残自虐行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中学生自残自虐行为多种多样。造成的原因有:童年的创伤、现实的压抑、关注的需要、人格因素、生理因素和青春期的特殊心理。可采用正确归因、学校疏导、家庭配合和社会关注的干预措施来帮助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应体育对中度智障学生的适应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112名智障学生的智力及适应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将其中36名中度智障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被试进行适应体育锻炼干预,持续时间5个月,每周2次,每次40min,干预结束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适应体育对中度智障学生的适应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适应体育锻炼结束后,中度智障学生其适应行为在感觉运动、生活自理、社会责任有显著提高。结论:适应体育锻炼对智障学生适应行为的改善是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调查以阜阳师范大学大学生“顶岗支教”乡村幼儿园项目为依托,通过对幼儿园教师问卷和访谈,与孩子的交往观察了解,发现农村部分留守幼儿存在一定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严重、安全感缺失,攻击性行为多发、情感交流缺乏,内心失衡、认知水平较差;并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学校、家庭等维度提出解决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对一名中度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了体育干预研究。通过研究,被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成瘾症状持续减轻,网络成瘾行为以及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一研究结果可为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体育干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也将为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干预方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的的早期发现方法,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早期抑郁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结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 Depression,HAMD)共同评定和早期发现某师范学院轻度抑郁症学生49名(调查学生534人),将这49名分为对照组(C组,n=24)和运动组(E组,n=25)。C组采取心理及行为治疗;E组除采取心理及行为治疗外,还加上跑步、跳绳、健身舞结合集体活动等多项有氧运动进行运动干预。结果:某师范学院轻度抑郁症发病率9.17%,经两个月的心理、行为治疗和运动疗法干预,参与研究全部学生抑郁症状明显减轻;SDS和HAMD评分:治疗前,E组与C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组评分降低(P〈0.05),E组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E组与C组比较效果明显降低(P〈0.05),四个月和六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应用SDS结合HAMD能早期发现和识别抑郁症,且早期心理及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有疗效,而结合多种有氧运动的运动疗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于通过运动和心理健康干预辅以行为矫正来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进行干预,探讨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和效果。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体质测试等研究工具,通过搜集、整理青岛农业大学422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对肥胖和超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多重比较和分析,探讨系统的运动与心理干预对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产生的效果及其机制,预防超重向肥胖转化和对既成肥胖的大学生进行运动与心理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9.
注意缺陷与多动症(ADHD)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患儿通常伴有自我调节障碍与学业困难,其生活品质与社会功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消极影响。体力活动对儿童的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可以作为ADHD的干预策略予以应用。ADHD儿童的运动参与干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预防机制亟需探索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健康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女生经期体育锻炼的健康危险行为提出了干预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对其进行经期体育锻炼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文章从安全性和科学性的角度,提出了女生经期体育的注意事项和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