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差生”常被人歧视,甚至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的“差生”,从班级管理来说,总欲除之而后快,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这么做,马卡连柯也曾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  相似文献   

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盛传千古的良训,援引到教育上是否也适用呢?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为学生的不争气而烦恼:自己苦口婆心,学生却还是我行我素,不思悔过。对此,教师不禁摇头叹息:“这些孩子怎么就不理解我的一番真心话?我可全是为他们好呀!”教师的“忠言”为何受到了学生的如此冷落呢?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曾遇到这样的事。班上有位学生特别懒散,作业一贯马虎。多次教育,仍是不改。一次,他的课堂作业又是草草了事,年轻气盛的我大为光火,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大发雷霆,并且一怒之下撕了他的作业本。但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4.
廖贻 《学前教育》2006,(4):26-27
石老师: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交流、讨论这样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您在案例中所反映的真实教育过程.孩子敢于质疑的精神,以及教师尊重幼儿的态度与行动、自觉的反省与思考,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应该说.您设计的活动还是按预想进行的,尽管轩轩大胆地指出了“老虎和狮子都是凶猛动物”这一事实.但从现场看,似乎并没有多少孩子附和他。但活动顺利结束后.您却“对今天组织的教育活动含糊了”。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我有幸去长春参加著名教育家朱绍禹教授在解放大路小学为该校教师做的“情智一体教育”演讲报告,听后产生共鸣,我忽然想到,我儿子不就是“情智一体教育”的典型代表吗 儿子上小学时年龄较小,没有经过学前教育便进了课堂,与较大一些且经过学前教育的孩子相比,他显得很吃力,不到一学期,当初背上书包吵吵嚷嚷要上学的那股劲头在打折扣。儿子所在班级人较多(57人)。儿子年龄又小,同学和老师都叫他“小不点”.老师太忙顾不上“关照”“小不点”.为了让儿子对学习有信心,我抓住他的几个优点和弱点,让他选择了美术、…  相似文献   

6.
尽管读过一些关于教师甘于奉献,把教育事业当作终身追求的人生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我的周围,仍会听到一些关于教师职业是一种痛苦的选择、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当教师之类想法。(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本人当初就曾做出不嫁教师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心应该对每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以爱,尽管这个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在做后进生的工作中,一个最突出、最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相似文献   

8.
我的教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违背教育的规律,违背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有了一些失败的教训。儿子幼时很愿意和小朋友交往,经常出门找小伙伴玩。有一次和小伙伴玩沙时,朝一个孩子头上撒沙子。其实,这本是一件小事,只要制止他就行了。可我当时认为儿子是犯了大错误,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就跑过去,狠狠地在他屁股上打了三巴掌,打得孩子哇哇大哭。然而这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注意发挥游戏的作用。我的孩子在三周岁时,尽管会数“1、2……10”,但若问“3大还是5大”,他便目瞪口呆了。后来,我设计了一种游戏:取扑克牌中“2—10”及“A”,找来几个六岁左右的小孩与我的孩子玩“争上游”。如果别的孩子出一个“5”,而他出比“5”小的,其他孩子便会叫“错了! 你该拿6或7”。经过多次反复,一个星期后他就能区别10以内各个数字的大小了。《心理学报》1981年第二  相似文献   

10.
有位年轻的“老教师”,尽管刚刚30岁出头,却已有十多年的教龄。有一次,他伤感地对我说:“像我这种年龄的教师已经‘没戏’唱了,转眼就过35岁,一过35岁,即转入中年教师的行列,再也无缘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教育人生就此平淡而过。”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困境:教师怀有“过度(模糊)教育的越界风险恐慌” 在小学里,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殊儿童。有的家长事先照会教师“我孩子比较脆弱,自尊心特别强.不能公开批评的”;更多的是孩子的行动介绍,他们有的公开叫喊“我有病”“我有多动症,星期天到上海去看医生”,有的威胁教师“别逼我做作业,要我做作业我就自杀”,有的以沉默、咆哮、破坏公物相对抗,我行我素,拒绝沟通。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都感到头疼。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热爱、尊重全体学生;《义务教育法》也规定教师要爱护学生、忠于职责。有位青年教师在学习了《规范》《义务法》之后,请教另一位老教师说:“调皮生惹得我哭笑不得,只想揍他一顿。爱不起来,该怎么办?”老教师抿嘴微笑,没有正面回答,却为他讲述了一个故事:前苏联著名园艺家米丘林在科学实验中培养了许多鲜美诱人的水果,果园附近的一些孩子常常翻墙入园偷果子吃。一天,米丘林在一群偷果子的孩子中间抓住了一个“小首领”。正在这个孩子等待“惩罚”的时候,米丘林却和蔼地对这个孩子说:“这果树是做…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口头上主张用“打”来教育孩子的人为数不多了,然而日常生活中家长打孩子的事却时有发生。这中间有没有封建家长制的思想残余在作祟?街坊孩子调皮气人,有人慨叹:“就欠给他一巴掌!”孩子在幼儿园打闹,有的教师说气话:“如是我的孩子我就揍他一顿!”当然也不会真的去打。而对待自家的孩子则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的小磊转变了。一向与老师一脑门子官司的小磊父亲也喜笑颜开了,用他的话说:“过去一见老师就是云遮月,现在是艳阳天。” 从云遮月到艳阳天这一转变,是老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是老师与孩子父母交往方式的转变。 三年前,小磊来到了我们班。他顽皮好动,手脚永不停歇。对这个孩子我早就知道;对他那护短的爸爸我更有极坏的印象。 同组老师说:“小磊的爸爸有两大功能:为孩子护短;教训班主任。”我心想:我可不是年轻教师,上来就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一次,小磊的爸爸问我:“以前我儿子的作业不是优就是良,怎么到您…  相似文献   

15.
诱子读书     
前年开始,我发现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对我书架、床头摆放的高雅文学书刊毫无兴趣,而对那些“儿童不宜”的书刊却一味地偷着看。尽管我经常耐心地教育他,严厉地训斥他,甚至惩罚他,他还是偷看无误。而对这样一个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的“特殊孩子”,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琢磨后,我采取了“特殊措施”。“瞒天过海”针对他平时对书架、床头等明处摆放的书刊不屑一顾的特点,我与妻子趁孩子不在家的时  相似文献   

16.
魏丽萍 《甘肃教育》2013,(23):24-24
一、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里,我深深体会到“爱”真正的含义和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一个微小的“爱”的举止,传到孩子们心里.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学校教育中,学生成绩差,便会被列入“差生”行列。家长、老师与同学对这一群体都会“刮目相看”,甚至他自己也会成为“差”的奴隶。我们研究“差生”数年,现将一些案例作一整理,以引起更多人的关爱。1.差生———家长的伤疤一位姓方的男同学,15岁,初三学生,初二期末平均成绩35分。下面这则日记就是他写给我看的。2001年10月5日阴今天,爸爸的朋友来我家玩,当他问爸爸我的学习情况时,爸爸难为情地说:“咳。我这个孩子成绩那么差,真让我这个当教师的爸爸丢脸。”我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样说,难道我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2006,(6):36-37
美术课上小语带来了一盒崭新的水彩笔,恰好同桌的挺挺忘了带,希望能借来一用。看到此情景,我温和地对小语说:“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愿意分享的孩子才是最棒的!”不知道是慑于教师的“威严”,还是我的“语重心长”感染了她,小语嘀咕了一句:“他总是这样。”然后很快就把水彩笔借给了挺挺。我表扬了小语,并教育其他孩子向她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三年前,我实现了儿时最大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幼儿园老师。在与孩子相处的三年里,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中,我得到了以下一些体会。一、在与孩子共同的生活中,我学会了理解孩子和成人间的交往一样,教师要想成为幼儿的朋友就必须学会理解孩子。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学会为幼儿创设表达表现的机会。今年春节过后,我班很多孩子纷纷提出想到我家做客的要求。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愿望,同时也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我在班上开展了“家”的主题活动。我首先带孩子们参观了我的家。那天孩子们显…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