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桔子》是芥川龙之介的上层之作,其作品《桔子》中多处用到了隐喻手法,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隐喻进行了学理透视,主要从四个视角进行暗喻分析。小说作品通过事物比拟,彰显日本近代社会的"横须贺港"和"火车";运用人物比拟,突出了社会底层生态中的弱势群体的境遇;利用动物隐喻,揭示主体停滞不前的尴尬处境。利用身份等级的"上"与"下"来诠释空间隐喻与时间比拟。正是借用小说暗喻的手法,才使《桔子》通篇有了传神的载体和灵魂,作品才更好的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2.
红梅 《阅读》2010,(11):47-47
1 查利用刀子把桔子切开。 Charlie cut the orange open with a knife. 2老师要我们用英语回答那个问题.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in English.  相似文献   

3.
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古代农书记载及人地关系的比率,西汉、魏晋与唐宋时华北平原形成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度诸说不能成立,明末清初随着小麦的扩种和夏播大豆的推广,二年三熟制才在北方逐渐形成。同时,利用孔府档案资料考证了二年三熟制度下的作物组合,订正了一些在此问题上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4.
石榴     
佚名 《阅读》2014,(10):F0004-F0004
石榴花开了,是夏姑姑扎上了鲜艳的蝴蝶结。石榴果熟了,是秋妈妈在摇着收获的红铃。  相似文献   

5.
樊丽红 《阅读》2015,(10):38-39
同学们,我们今天请来的嘉宾是have和has。瞧,它们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一起来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吧。我是哥哥have,由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吧。第一讲一般情况下,我的意思是"有",我主要用于主语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复数的句子中,看我可忙啦。如:I have many books in my house.我家有很多书。You have some apples.你有一些苹果。They have a lot of oranges.他们有许多桔子。  相似文献   

6.
杨澍昕 《阅读》2014,(4):24-25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翘。”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哈哈,猜对了,它就是香蕉。 香蕉的形状弯弯的,好像挂在天上的月牙儿。它们喜欢一排排的,头挨着头,手拉着手,仿佛是一群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依偎在一起。香蕉的颜色很善变,没熟的时候是青绿色,熟了就变成金黄色,长时间不吃它就生气了,一生气起来就会变成黑色,真是一个急性子!  相似文献   

7.
提起文言文的阅读,不少同学的感受是“难”,心里有些“怕”。其实,关键要搞清楚“难”在哪里,“怕”什么。有些东西是心理作用,真正了解了其实并不可怕,但有些东西必须慎重对待,也就是说要“怕”。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不怕生词怕熟词。熟词,顾名思义就是熟悉的词,它有什么可怕?理解“不怕生词怕熟词”,首先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代的词义,有的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变化的,如“人”“手”“心”“牛”“马”“大”“小”等;有的则是起了变化的——有的词语,古语中存在,现在已经消失死亡;有的词语,古语中不存在,是今天的新词;有的词语,古  相似文献   

8.
“套”柿子     
陆天麒  顾亚妹 《阅读》2008,(11):26-27
我家院里柿子树上的柿子又熟了。这棵柿树是我爷爷年轻时就种下的,你看它粗壮的枝干,也能猜到它是“人到中年了”。可是,它在我们眼里,却是依然的“风姿绰约”,尤其是到了秋天这个季节。  相似文献   

9.
白酒老熟过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白酒老熟过程的变化因素进行讨论比较,认为酒体系中带有静电荷质点的有机物分子与溶剂的缔合以及贮存期长短是影响老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丹丹  周晓霞 《阅读》2014,(6):34-37
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狐狸站在葡萄架下想吃葡萄,但却够不着,无奈的狐狸只得作罢。小松鼠们也想吃葡萄,但是狐狸告诉他们葡萄是酸的(sour)。Are the grapes really sour?葡萄真的是酸的吗?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在思维空间、处事方式、学习形式、分析问题等方面应进行转变,以适应企业文化,缩短后熟期,融进企业生活。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曾写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是郑板桥对自己画竹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他对艺术完美境界的追求。所谓“生”,就是富于新意,不落俗套,这才是真正的成熟。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的拿手好戏,是他们用毕生心血千锤百炼出的艺术精品。但他们每次演出都一丝不苟,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形成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流派。梅兰芳有一句名言:“熟戏当作新戏唱”。  相似文献   

13.
朱鑫媛 《阅读》2010,(4):27-27
下乘凉,儿童在“伞”下玩耍……树枝上结出了一个个青色的果实,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球,真可爱!中秋时节,满树的桃子都熟了。这时,你摘下一个,撕去皮,轻轻地咬一口,那香甜清凉的汁水马上从嘴里一直流进了心里.让你吃了还想吃。  相似文献   

14.
宫凤华 《阅读》2011,(12):9-11
麦收时节,村庄到处弥漫着麦子的清香,到处是挥汗如雨的忙碌和深入骨髓的艰辛。 我的父亲和母亲整天忙得像转动的陀螺一样不停息。麦子熟了,一刻不能耽误,得赶在雨季来临前,让麦子归仓。只有到了那时,他们脸上才会露出收获后的满足。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诗的诗     
写诗不同榨豆油,能压善挤诗就流.写诗不同蒸馒头,灶下烧火锅内熟.写诗不同吹气球,五颜六色云中游.  相似文献   

16.
结合林口林区次生林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林分类型,确定了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次生林改培理论依据与模式,山杨次生林带状皆伐、间伐改培模式,山杨萌生幼林林隙改培模式等三种次生林改培模式,对恢复高产稳产的针阔混交林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为例,提出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观察;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观察;培养习惯,让学生善观察。  相似文献   

18.
树丫 《阅读》2006,(12)
小书虫在学习《最大的麦穗》一文时,对麦地、人生、苏格拉底这三个关键词语做了重点研究。让我们看看小书虫所做的读书卡片吧——【走过麦地】这是怎样的麦地呢?“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因为是“大熟的季节”,所以一★配合苏教版第11册第24课《最大的麦穗》定麦浪翻滚。句中“满”写出了麦穗的多,而“沉甸甸”则写出了麦穗的大。因为麦穗的“多”与“大”,所以要找出“最大的一穗”必定如沙里滤金。一句简单的描写,却为下文弟子们“两手空空”埋下一个伏笔——弟子们并不是不认真,而是实在难以定夺。看来,读书得学会从…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教师们往往都很注意“精讲多练”。这里“精讲”值得提倡,但“多练”最好改为“巧练”。诚然,适当的“多练”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多练”,企图以量取胜,认为“多练”才能熟,熟则能生巧,就有点违反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巧练”则是在精讲的基础上练在重点,练在关键,以质取胜,这样能达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20.
酸葡萄     
丹丹 《阅读》2023,(ZB):15-21
<正>阅读提示:葡萄架上的葡萄熟了,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看得狐狸口水直流,但是狐狸却怎么也够不到葡萄。为了不让其他动物吃到葡萄,狐狸就告诉大家:葡萄是酸的(sour)!大家会上当吗?谁能吃到葡萄呢?Let’s read the s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