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的魅力     
我喜欢看书,因为书给了我知识,同时也给了我力量。一本本好书就像一扇扇知识的窗户,让我透过窗户看到了多彩的世界。读一篇精彩的童话就像给人喝了一碗快乐汤,让哭脸变成笑脸。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其他科目的学习就无从谈起.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就成为重中之重.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在新课改的春风里,我感受到教育改革带给我的成长和快乐,也让我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到底怎样才能教好语文呢?我在这里谈几点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几天前,刚好赶上看电影版的《傲慢与偏见》,就又一次翻开已经稍稍发黄的书,熟悉而亲切的文字,让我不由想起伊丽莎白美丽的眼睛、达西似乎冷竣却隐藏着温柔的面容……这并不厚的一本高中就已读过的书,我却不惜千里之远从家里带到工作的异乡,让它时刻伴我身边。也许它并不是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小说,却是让我最难忘的一本。  相似文献   

4.
欢喜冤家     
仇君 《教学随笔》2013,(12):29-29
我的同桌,既不是我金兰般的朋友,也不是我荆刺般的敌人,他是我不折不扣的欢喜冤家.他就是×××,他是一个你不惹则已,一惹你就会倒大霉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开玩笑似的用粉笔在他的衣服上画了几笔,本以为这没什么大碍,可他马上把衣服脱下来,甩给我,说让我洗掉.周围投来道道诧异的目光.谁让我理亏呢,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欲哭无泪呀!不过,也就因为这样,我和他算是真正结下梁子了.  相似文献   

5.
窗外雷声阵阵,我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不经意间看见了一本妈妈新买的书——《这个夏天》,它诗意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翻开了它.谁知,这本书竟让我沉醉,让我爱不释手. 《这个夏天》是秦文君的作品集,里面的文章或独立成篇,或节选自秦文君的其他长篇小说,虽然风格不同,但无一不短小精悍,读来让人感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正如作者所说,"就如走在路上有太阳照过来,心里暖烘烘的".  相似文献   

6.
墨香飘飘     
说起我与《上海教育》的故事,那话可就长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少有能静下来坐一坐的空闲,一天里大部分的时间,就这样在操场上度过了。对我而言,有那么一点空余的时间,让我能自由地享受时光,便变成了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哎,刘老师,这是一本新的杂志吗?”我顺手拎了起来,翻了两页。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初中教师,担任班主任已经10年了.从我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那天起,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们如何成长.  相似文献   

8.
    
我本是一条小溪却渐渐汇成了江河既然大地如此造化我那我就更立志——奔向大海生活我本是一只雏鹰飞出森林才知世界如此广阔自此我就开始了展翅拼搏向往有朝一日——能跃上重重云朵也许会有高山阻挡我的前进让我不能流过也许会有大雨淋湿我的希冀让我失意蹉跎那么,就多流一段轻轻绕过那么,就等待晴日再次振作这,才是百折不挠的我的坚韧选择!我@陈林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在一次省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让我眼前一亮.从这节课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在揭示某个概念时,我们应创设多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不断地体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正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课堂上精彩的片段才会不断呈现.下面就本节课出现的一些精彩片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眼睛     
丈夫经常出差,所以女儿就成了我的“小尾巴”我看书时,她会拿本小书坐在我边上,口中还念念有词;我用电脑时,她也要用小手动动键盘和鼠标;就连我戴隐型眼镜时,她也会用小手把自己的眼皮拉下来,做出戴眼镜的样子。就这样,她在我身边、身后,常常让我忍俊不禁。 这不,卫生间的灯又坏了。这让紧张工作了一天的我着实恼火,沮丧的心情也实在无法在女儿面前掩饰了。“晰晰,离远点,危险!”晰晰有些不解,可她还是感到了我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15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主办《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有幸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语言学专家、语文教研员和教师们一起参加了这次盛会。作为一名编辑,词典一直是我工作中必备的工具书,一本权威、规范的语文词典是我工作的得力助手,它能让我在编辑、校对工作中使用正确、规范的汉语字词。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词,对一些把握不准确的词语,我有时就求教于词典,但也有查不到的时候。要是有一本能够及时体现语言变化,同时又对易混、易错的用法进行规范化辨析的词典就好…  相似文献   

12.
胡万良 《学周刊C版》2014,(12):132-132
我做班主任的这些日子,虽说已匆匆流逝,但点点滴滴印象却使我终生受益,让我对教师的职业倍感欣慰,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些印象成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面面镜子.尤其是近几年课改,让我更深深领悟到,“苦乐”型班主任工作已不适合时代要求,向“快乐”转型是时代的必然.这些镜子也就成了第一手素材.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15日晴人和书是有缘分的,你一旦遇见了一本好书,就如在茫茫人海遇见了一个知己。她让你感到趣味无穷,让你朝思暮想,让你魂不守舍,把你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比如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回到家,我连忙打开书,躲在自己小小的房间里读得津津有味。我深深地被鲁滨逊的悲  相似文献   

14.
听到"读书笔记"四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一本本摆放在我眼前学生的摘录本.这其中不乏乖孩子的涓涓字迹.可也少不了后进生的应付了事.甚至是胆大学生的溜之大吉.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读书笔记呢?我在实践中探索着.力图为学生寻求一条乐学之路。现将我校在读书笔记中如何让学生乐积、乐记、乐用的几点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一、自主式读写,张扬个性(一)在预习课文时写批注。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不能让灵感火花稍纵即逝.而让学生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批注什么呢?可以是作者用词的准确,可以是文章带给你的感动.也可以是你读文的困惑.还可以提出质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掌声我没有订任何母婴类的杂志,每个月在报摊上,看中哪本就买哪本。昨天我在报刊亭一眼就看中了3月刊的《母婴世界》,这一期的封面实在是太漂亮了,颜色也非常好看,让我突然有了一种发现春天的感觉,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回家仔细看了看内容,很不错,没有让我白花钱。希望你们能够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6.
紧张的三年初中生活结束了,没入普通高中,那就趁早去找一份工作算了.于是我便自己试着到各个地方去找工作.本以为可以很快就能找到,谁知连连碰壁.发现自己喜欢的工作,上前一问,人家嫌你文化水平太低.看来这个社会上是找不到立足之地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照看杏树林,我决定搬到东山上去住.那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杏树,浓浓的山野气息让人神清气爽. 早晨,推开带着木头香味的窗子,就会被眼前望不到头的一片碧绿吸引.我总要站在那儿看上好久,直到过了吃早饭的时间,才急急忙忙地冲进厨房.吃过饭,我会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山上转转,累了就坐下来看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18.
偷来的谢谢     
今天,大大的太阳早已探出了头,天空中的白云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成了棒棒糖,有的成了奔跑的大马,还有的像起飞的火箭.蝴蝶和蜜蜂早就出来工作了,花儿和草儿也在悄悄地对话.多好的美景啊,但我无心欣赏,而且心里还有一丝紧张,因为我要从储蓄罐里偷五毛钱.平时妈妈从来不让我动小猪储蓄罐,更不会让我拿钱了.可是如果我再有五毛钱,加上我的手中的五毛钱正好是一元,就可以买我梦寐以求的小猫笔了. 中午,妈妈睡着了,我蹑手蹑脚地从储蓄罐里拿了五毛钱.我的心怦怦直跳,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我偷着拿钱,可一想到马上就可以买到我想要的小猫笔了,真是既害怕又感到快乐.下午一上学,我就去文具店买笔.  相似文献   

19.
<正>工作之后便很少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一来是受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琐事影响,二来则是现在的书籍颇多,良莠不齐,便不肯花时间去细细挑选。幸好学校每年寒暑假都会给我们提供几本精心挑选的书籍,供我们阅读和学习。这次我拿到了严育洪老师编写的《从学生那里学教书》一书,细细品读,书中生动形象的案例让我大开眼界,书中深入浅出的道理让我茅塞顿开。下面我就选取一些让我印象深刻、体会颇深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让学生能够体面地改过来  相似文献   

20.
<正>"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里的标语.这幅标语反映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直接体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就是指学生不能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一、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早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