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授借钱     
那天,我刚打完一个外地的催款电话,当教授的 A 君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苦着脸说:"老兄,来麻烦了。你是知道的,我虽然是个副教授,但现在也有创收任务。我带的那个项目组,今年要上交学院25万元的利润。否则,一年的奖金全部泡汤。"教授搞创收我这还是头一回听说。A君搓着手,又补充道:"这不,我自己筹了20万。你再给我5万。我们再补签个开发协议,日期提前。这‘利润’只在学院的账面上过一下,两周内就可以退还给你。"A 君是个做学问的人,我从不怀疑他的人品。只是资金如此走走过场,这不纯粹是"作秀"嘛!A 君无奈:"没办法,项目产生了效益,院里才好向上面争取更多的拨款。这叫良性循环。"果然,过了两周,A 君将我那5万元的借款"完璧归赵"。他带的项目组的奖金兑了现。A 君  相似文献   

2.
从作家到教授上世纪80年代末,王安忆的母亲、小说《百合花》的作者茹志鹃到复旦大学演讲。演讲完答学生问,结果传上来的问题几乎都是关于王安忆的。当时茹志鹃笑说,今天真应该让  相似文献   

3.
教授与木匠     
教授在大都市住了四十多年,对城里越来越坏的环境深恶痛绝,一天到晚,噪音不断,气味呛人,抬脚就是高楼,不堪入目的广告……教授与老伴儿商议,现已退休,干脆把二层楼房子卖了,住到山里,顺便把未完成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迎来了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陈翰笙教授的百岁华诞,真可谓是大喜临门。陈翰笙似乎一生都是只为工作,不求享受。即使到  相似文献   

5.
正刁晏斌,1959年生,山东烟台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代汉语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华语比较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以来,刁晏斌教授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围绕"现代汉语史"进行的,所谓现代汉语史,可以用其担任首席专家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名称的一部分来加以诠释:"百年汉语发展演变研究"。现在,这一研究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围绕现代汉  相似文献   

6.
教授做的学问可深了,每年都要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还经常被人邀请去讲学。同时,他又是三个地方政府智囊团的主任,为政府官员出谋划策。教授做的是经济理论,非常深奥,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明白的。还是用教授家的小保姆的话来说吧。教授家的小保姆是从贫困山区来的,小保姆对人家说:  相似文献   

7.
王姝 《文化交流》2012,(8):46-50
在杭州大学,也许没有一位教授有孙席珍先生那样丰富的人生经历。本刊曾选摘连载过《孙席珍评传》,对他从“诗孩”“京华才子”到北伐军少校,再到北方左联书记,中共北方局五人特别党小组成员等风云激荡的经历,做过详细的介绍。本文将着重关注孙席珍由绚烂归于平静的杭大执教生涯,并对其学术成就做一简评。  相似文献   

8.
常言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话好像是特别为我们的刘叔雅先生而设的。记得那日国文班快要上课的时候,喜洋洋地坐在三院七号教室里,满心想亲近这位渴慕多年的学界名流的风采。可是铃声响后,走进来的却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  相似文献   

9.
正高国藩(1932-)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旋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诗学受教于郭沫若先生,并从事文艺创作。其俗文化学研究受教于郑振铎先生,红学受教于俞平伯先生。1979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  相似文献   

10.
正我知道的只是,当我们在地上行走的时候,能够援行我们、在黑夜来临时照耀我们的,只有精神的光芒。—王安忆2016年新春,王安忆的长篇小说新作《匿名》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很快引发人们热议。2015年1月15日,著名作家王安忆代表作《长恨歌》再次搬上话剧舞台。历时3个小时的《长恨歌》谢幕之时,王安忆成为全场焦点。人们对她的到来,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她表示,《长恨歌》能再次回到舞台,实在是件非常让人高兴的  相似文献   

11.
苏雪林教授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她似乎不喜欢就事论事地在自己研究对象的文化圈子内做文章,而是敢于大胆跳出这个圈子,以超出一般学者研究思路的宏观视野,从世界文化背景的范围看问题,并藉此作宏微观相结合的中外比较,由此得出常人难以得出的结论。虽然这些结论未必被学术界所全部认同接受,但她的这种在学术研究上勇于突破传统框框,大胆引进西方文化,努力通过中外比较得出属于她自己独力研究的独家结论的精神,却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它对于学术研究本身以及一般学者的治学均不无启示作用。一中外文化比较,实际即是我们今天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丹 《文化学刊》2014,(2):109-113
本文对段宝林教授可贵的研究精神和其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全面的概括、分析和评价。段宝林持续不懈的坚持精神、服务于人民的精神等是其举得如此丰富成果的根本。段宝林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中国民间文学概要》有出版早、学术信息量大等七大特色;段宝林对笑话学的研究所取得的"正面喜剧人物"这一成果是开创性的;段对民间诗律的研究,其成果——《民间诗律》《中外民间诗律》《古今民间诗律》则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奠基之作,而段宝林对民俗学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六维立体思维""民俗趋美律"。  相似文献   

13.
浅析“教授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授治学”是大学学术管理的传统。从这一概念出发,结合大学本身的特点,对治学主体、客体及治学行为进行清晰的界定;分析教授治学的原因,引申出教授治学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10,(2):F0004-F0004
章淹,女,1925年生,浙江上虞人,清华大学气象系1947年毕业。曾任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气象学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  相似文献   

15.
16.
《职业圈》2010,(2):224-224
包芸,女,1960年3月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当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习空气动力学专业。1981年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国内著名学者罗时均教授,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讲师。1989年7月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宇航工程系作博士后,在美国三年,1992年回国,同年受聘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副教授。1999年调入中山大学力学系。2006年被聘为教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大潮中,我写了一些论述人性、人道主义和人权问题的文章,后来在所谓"清污"中受到批判,使我与人性、人道主义和人权研究结下了数十年的不解之缘。其间我发现,  相似文献   

19.
杨公骥生于国难时期,青少年时就奔赴延安寻求救国真理。后来成为中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在文学、史学、哲学诸人文社会学科,尤其在中国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用他的人格与学养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他的鲜明特点,就是能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与教学,见解卓异,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20.
曾艺 《文化交流》2010,(7):28-32
得知我们要去采访他新开的雕塑艺术馆,叶庆文教授让我们先到他家接上他。说话间,这位85岁的老雕塑家,精神矍铄地走下楼梯,不用人搀扶,甚至没用拐杖。上车后,他热心地给我们指路,思路清晰,记忆力之强让人惊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