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的电视新闻中,同期声已经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同期声的运用,不仅使电视新闻彻底地摆脱了初始时期新闻电影的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且还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权威性、真实性和感染力.同时,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还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是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的解说,新闻人物的谈话,录制画面时同时录下的各种声音。同期声是电视画面的有力补充,可以使画面变得生动,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毋庸置疑,运用好同期声,能使电视新闻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详实,画面更加丰满。但是同期声如果应用不当,到处滥用,效果常常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报道与报纸、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电视新闻报道"声画并茂"的纪实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时间效率,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报道各种手段满足受众"纪实性"的需求,如何快速、直观地把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在单位时间获得更大的信息量,让节目的节奏富于变化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的有效运用则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一段恰当的同期声在给观众提供更多信息量的同时,不仅可以增强电视新闻中丰富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还形成了对观众视听感受的强烈冲击。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认识同期声的价值和作用,合理的运用同期声,有利于映射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反映电视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创作的水平,更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4.
黄永发 《声屏世界》2007,(10):48-48
电视散文,是利用电视的画面、色彩、光线、构图、动效、配音、音响等综合艺术手段,立体地表现散文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营造全方位的视听效果,从而达到深化散文作品主题的目的。在人们逐渐不习惯坐下来伏案阅读、掩卷沉思的今天,通过电视的声画效果,把优秀的散文作品介绍给广大观众,引导人们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暂时远离喧闹和浮躁,  相似文献   

5.
同期声是指拍摄画面时,同步记录下与画面有关的现场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同期声经过细致的后期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屏幕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主要探讨同期声片段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剪辑艺术及编辑技巧。  相似文献   

6.
<正>图像作为电视传播新闻的载体,也必须新鲜。电视新闻必须讲究构图,电视新闻所表现的事物,是通过图像实现的,图像只有生动和谐,才能增强视觉美感。电视图像的表达,可以使观众从有限的空间在审美过程中领略到无限的空间。把探索创新和继承传统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解说、同期声等多种手段提高作品的政治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图像必须由解说来说明其内容,深化其思想,延伸其意境,补充其不足,适当运用同期声,可以为图像渲染气氛,增强现场感。  相似文献   

7.
视听合一,是电视的重要特征和优势。电视以其逼真的画面,配合以生动、统一的环境声、动作声、人声,在流动的空间和时间中直接诉诸于观众,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再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在EN(j技术介入电视新闻的今天,同期声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其功能也得到了广大从业人员和观众的肯定。所谓同期声.通常是指拍摄电影或电视画面时同时记录的与画面有关的人或环境的声音.它以真实、生动、活泼的特性.丰富了电视画面的内涵,扩展了观众的思维空间.成为电视新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可信度、感染力。还有助于加强观众…  相似文献   

8.
凡是优秀的新闻作品总是以情感人.这个"情"来自报道中对人物言行、心态以及情感的开掘. 电视突出优势在于声画合一,新闻报道中的情体现于声画之中,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要有观察判断和应变能力,及时准确地抓拍到真实动人的现场画面和感人的同期声,从而使报道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电视散文是电视文艺中的一个新的艺术样式。简单地说,电视散文就是运用电视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给文字散文配上画面、音乐等富于动感的情节,把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散文集电视和文学之长处,传达给电视观众一个声画结合的场信息量,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0.
同期声的采集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声是指拍摄画面的同时,在同一磁带上同步记录的与画面有关的现场的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同期声经过细致的后期处理,能够最大限度缩短屏幕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节目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将在同期声的价值、采集和运用诸方面作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同期声,是指在新闻类节目中拍摄画面的同时录下的新闻事件现场声或采访声,声源为画面内的物体或人物,可分为现场环境声、人物采访声等。其价值在于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或许正因为同期声的价值,同期声的运用渐渐出现了另一个苗头:不胜负荷。如何给同期声“减负”?除了删减过于冗长、与解说重复的同期声,笔者以为,还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电视荧屏上,现场新闻报道风头正健。但是,简单地在新闻作品上标帖上“现场报道”四个字,并不表明作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新闻了。除现场镜头、现场采访、现场同期声这些必须强化的“现场报道”要素外,电视现场报道的语言尤待改进。在时下的许多现场报道中,比之画面镜头而言,新闻语言运用尚显得稚嫩,具体表现在: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足、语言游离于画面内容……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现场报道的实例,来对现场报道的语言运用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电视散文的音乐及音响合成进行阐述和说明,讲述如何运用音乐、音响效果及同期声来表达故事情节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电视视听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电视节目传递信息、表述事实、提炼观点的重要手段,与电视新闻的画面、解说等元素一起承担着传播功能.妥当运用同期声会使新闻增色添彩,否则,容易造成拖沓累赘之感.如何运用同期声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增强报道的生动性?这类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电视新闻运用同期声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同期声,也叫现场声,是指与现场画面同步发生的声音,包括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现场声响效果等.电视新闻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体现电视新闻优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同期声是指在电视新闻拍摄的过程中所记录的人物语言、环境背景声、现场声、效果声等。不同同期声的交互运用可使节目节奏富有变化,对观众造成视听感受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6.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双通道传媒,声音元素和画面元素只有结为一体,才能真实地再现现场氛围,反映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两者缺一不可。而同期声的完整应用,有助于增强电视新闻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吸引力、强烈的感染力和特别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李剑 《报刊之友》2012,(7):115-115
电视同期声是记者在摄制中同步记录的声音,是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互为融合充分发挥了电视传播的功能。在电视拍摄过程中,同期声能表达人物的感受和观点,可以烘托整条新闻的主题,起到渲染现场氛围的作用,同期声的恰当使用能感染观众,使观众在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电视同期声对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剑 《今传媒》2012,(7):115
电视同期声是记者在摄制中同步记录的声音,是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互为融合充分发挥了电视传播的功能。在电视拍摄过程中,同期声能表达人物的感受和观点,可以烘托整条新闻的主题,起到渲染现场氛围的作用,同期声的恰当使用能感染观众,使观众在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电视同期声对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日趋白热化的媒体竞争中,电视凭借画面与声音的完美结合而独树一帜,将亿万观众牢牢地吸引在电视机前,它不但可以让观众看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景观,而且可以听到新闻中人物鲜活的声音和真实的现场音。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是发扬电视新闻优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这对于强化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利用好同期声,发挥同期声现场。  相似文献   

20.
章旭明 《新闻窗》2013,(1):59-62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艺术的两大要素,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画面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声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里所说的声音包括解说、音响和同期声等听觉内容,其中同期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同期声,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音在拍摄时同期录音的意思。一般来说,就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现场摄录电视画面的同时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用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新闻现场主体的各种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