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岳麓书院德育传统虽然在投合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格局 ,维护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社会等方面具有消极作用 ,但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总是居于主导地位这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批判地继承岳麓书院的这些德育传统 ,对于现代德育模式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迅速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嬗变。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儿童群体明显地分化为留守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群体和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农村儿童三种类型,他们各自的具体处境不同,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农村儿童是农村德育的研究对象,农村儿童群体的分化急需农村德育模式的创新,相应地,可以构建留守儿童心灵关怀德育模式、城乡儿童相互融合德育模式和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模式以致力于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林 《教育教学论坛》2012,(Z1):167-169
传统核工业精神是20世纪我国核工业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品质,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个人价值的世俗化,要继续保持这种精神的活力,就必须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承担着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积极奉献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德才兼备,以德为首越来越成为全社会选用人才的标尺。由于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够完善,教育功利行为的突显,在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品德、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道德失范,行为低下,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下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教育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由于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地区的教育已经走向了成熟阶段,但相对偏远的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环境处在青黄不接的季节,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待引向正规和成熟。研究、探索并推广一套农村中学德育教育模式,一定会为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把"利剑",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职校园,将会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在中职校园中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个工作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并做好"五个一"工作,德育工作目的才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黑河教育》2013,(5):89
为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北安二中推行了德育模式改革。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均衡排座,小组之间定期进行座位调换,让小组内的同学互帮互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社会应用的广泛深入,人们对网络技术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创新网络社会语境下的高校德育模式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趋向教育目的,遵循教育技术逻辑。文章对教育技术逻辑支持下的网络社会创新高校德育模式的EDUCATE架构的内涵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9.
康德说"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有恶世界"。随着中国现代社会深入发展,我国学校德育必须从"直接扬善"的传统德育,向"直接抑恶"的现代德育快速转型。首先要确证学生恶性就是社会恶性的必然反映;其次要彻底明辨,现代学校德育的抑恶就蕴藏在从德育模式到课程教学广泛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最后深刻洞察、辨明、论证自然科学教学的求真、求实、求是模式,社会科学教学的共善、理解、共群模式,以及主体德育的智识模式、生命德育的"心育""身育"模式、生态德育的"生态人"养成模式内含的抑制学生朝向有恶世界、全面爆发恶性的发生机理。以此为依据建构现代学校德育制度,推动每个学生成长为对恶有直接抑制力的现代理性人。  相似文献   

10.
在2010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试中,一道面试题引发了大家的评论与思考——“农村的孩子会种地、会放牧,能不能像城市孩子会画画、会音乐一样也是一种素质?”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教育公平上。仔细品味这个问题,我们不禁试问:会种地、会放牧难道不也是一种技能和能力的体现吗?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已引起政府部门、学者、舆论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现状 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2.
德育理念的更新——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公民教育是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途径.与传统德育相比.公民教育在德育目标上,实现了个人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在德育内容上,涵盖了以往德育内容又弥补不足;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生活与主体性的德育观.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凸显.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内驱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1999年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重点就高职院校德育如何形成全员育人合力、如何把主阵地和主渠道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创造一种学生喜闻乐见、能广泛参与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创立了一门教会学生做人的大课——德育活动课。这门课推倒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墙”,形成了在“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德育活动课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