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自然灾害学是对古代时期自然灾害状况、演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并服务于当代社会建设的一门学问。中国古代无比丰富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天象、地象、气象、水象、海洋象、生物象、人体象等自然灾害和异常的观察记录,为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大致经历了1949年前、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其持续的继承和发展,促进了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不断地深入和成熟,使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学研究水平在世界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音乐图像学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主要以与音乐有关的图像为研究对象。我国的音乐历史源远流长,保存了丰富的图像资料,但是这门学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引入中国,研究的学者较少,研究范围有限,所以它在我国属于一门新兴学科。音乐图像学具有弥补文献记载、乐谱记录之足,对音乐史进行补正、引证和纠正等价值,有待于我们去开拓研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邓以蛰对当时学术界、文艺界存在的时论、险症不满,发表了《诗与历史》等文章,阐明了他的诗学思想。邓以蛰通过诗与历史的比较,诗与绘画音乐的比较,讲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目的不外更加凸显诗性,宣扬新人文主义诗学的价值观念。他的比较论在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邓以蛰对当时学术界、文艺界存在的时论、险症不满,发表了《诗与历史》等文章,阐明了他的诗学思想。邓以蛰通过诗与历史的比较,诗与绘画音乐的比较,讲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目的不外更加凸显诗性,宣扬新人文主义诗学的价值观念。他的比较论在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三位先生提出“20世纪中国学”的概念以来,中国现当代学研究的走向便发生了很大变化,力图将20世纪中国学纳入整体统一的研究视野,将20世纪中国学的现、当代分离的格局打破,已成为学术界极为关注的前沿问题,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谢冕先生主编的《百年中国学总系》、严家炎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学研究丛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20世纪中国史研究中研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历史问题之一,这一概念至今仍被各种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普遍采用。20世纪30年代,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引起了史学界的讨论。50年代,这个问题作为中国史研究的“五朵金花”之一,受到特别的重视。80年代。史学界在“文革”后继续研究这一问题,90年代初有过短暂的沉寂,但是讨论、研究迄今仍未结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国远距离教育的现状和历史沿革的分析,探讨了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远距离教育的历史作用、战略地位和中国远距离教育体系的构成,进而对中国远距离教育发展战略选择,提出了十项目标的措施。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阐述了中国远距离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文章全面地分析了80年代远距离教育大发展的原因及其优势,进一步提出了总结经验、研究理论、探索规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广播、电视、函授、自学考试与适当面授相结合,多种教育媒体综合运用的远距离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多种史学范式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引进和发展,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了很大改变。这些现象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中也有反映。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就有很大不同。通过比较人教版近三十年来初中历史教科书中针对"洋务运动"评价问题的变化历程,分析演变特点,总结变化原因,为历史实践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0世纪初,滕固最早引进西方风格学研究方法,至70年代,中国美术史研究者的特殊身份和经世致用的特点致使中国画的发展问题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经过20世纪80年代前后学术思想上的“正本清源”,美术史学者解除了思想禁锢,恢复了实事求是和“史论合一”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代美术史专门人才的成长,美术史学界迎来了研究新潮。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的缺失现象引起了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探讨呼唤女性回归历史教科书的时代因素和基本途径,以期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和面临类似问题的中国历史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内部的争论,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争论,严重影响到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编写中遇到的问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也就是说,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成立原因,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国历史研究的方针和任务问题,而是为了解决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编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农业明成熟极早.其生产、生话方式在后来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于农业重时,故在古代诗歌中.咏叹“春”、“秋”的作品历代不绝,数量多,内容也极为丰富。20世纪前期.钱钟书在其《管锥编》中谈到过这个问题.但学们较为自觉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20年来.大家对伤春悲秋的原因、伤春悲秋诗歌的情感特征、艺术表现手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整理了20世纪50-90年代我国戏曲艺术的研究状况,总结了戏曲研究在戏曲通史,戏曲断代史,戏曲作家及作品,戏曲发展规律等9个方面的成果。20世纪的戏曲研究日渐深入、体系愈益完备,戏曲学日趋成为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美学的重要部分。80年代以后,戏曲研究中对戏曲的本体性渐渐忽略。在理论上,一定时期对戏曲本质有很充分的评价和估计,但在实践中,戏曲本体问题并没有在研究中贯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姚斯在批判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基础上,希图重建对文学的美学思考和历史思考,在《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文中提出了“接受美学”的理论。纳兰词接受情况的起伏可追溯至多个因素,文章将主要探析历朝的词学旨趣以及读者的期待视野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政府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女性教育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加拿大在两个历史时期(即20世纪70、80年代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的性别平等教育政策,其中以新布伦瑞克省、安大略省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性别平等教育政策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三个省在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性别平等政策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在美学领域中,所有与语言有关的学科中都关注着隐喻研究的发展。文章回顾了古希腊至20世纪30年代以及20世纪30年代以后隐喻研究的历史,探索了隐喻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音乐学(或称音乐人类学)作为一门音乐学科,在我国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名称上经历了种种变化。各阶段研究目的既有联系,也有差异,文章旨在对民族音乐学发展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社团的研究宗旨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多元化的繁荣局面。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其发展状况是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取向与精神内涵是如何融入这些作品当中的,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对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影响又是如何体现的,文中试图对这种多元化状况形成的原因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19.
值得凭吊的墓地——透视五十年代“苏联文学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学在中国的传播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高潮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和化原因苏联学在中国流行的原动力是学理念的差异和互补,意识形态的相同或相近只是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20.
英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对技能短缺问题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改革经验,对中国应对高技能人才短缺十分有借鉴意义。文章在客观描述英国近年来技能短缺现状的基础上,介绍英国政府针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教改措施,进而提出了解决中国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