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 《视听》2021,(1):95-96
电影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国影视作品取材的视角也不再局限于本土故事,而是着眼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并体现出迎合跨文化传播时代语境的趋势特点.迪士尼真人版《MuLan》便取材自《木兰辞》,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经典故事,影片被大量中国元素所包裹,然而其实质却是美国梦的价值内核,由此引发观众对于中国精神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微博传播中的编码和解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博的编码和解码分别增加了一个环节,即网络编辑的二次编码环节和意见领袖的初次解码环节。由于受到二次编码等因素的影响,网民的解码方式更加复杂、多元和多变。  相似文献   

3.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网络舆论一片哗然。本文以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基础,试图探究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利用微博进行编码以及微博用户对此进行解码的全过程。研究发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在微博时代仍具有适用性。但是,由于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受众解码不再是微博意义传播的终点,主流媒体和普通网民会在微博平台上展开互动和博弈。  相似文献   

4.
刘佳薪  蒋惠蔓 《视听》2021,(1):47-49
美剧因独特的剧情和高品质的制作水准而风靡全球.电视剧《致命女人》承袭美剧"好创意""优品质"的一贯风格,自开播以来在我国引发现象级观影热潮,成为美剧跨文化传播的又一典型案例.本文以霍尔"编码解码理论"为支撑,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致命女人》的成功因素,并对我国影视剧目前面临的"出海"困境进行反思,以...  相似文献   

5.
刘小红 《视听》2016,(11):68-69
近年来,国产单机游戏在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后,纷纷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不同于以往的小说文本改编电视剧,游戏本身就已经具有完整的声画基础,对电视剧的好恶评价可能会受游戏的影响。本文基于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通过对制作方的编码过程与观众的解码过程的分析,深入探讨国产单机游戏改编电视剧的现象,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雷远 《今传媒》2013,(4):82-83
“双向、互动、共享”是信息时代的永恒追求,也是现代传播的理念.电影的传播不是一种单向传导的过程,即便在短短的观影过程中,受众和电影之间也不断进行着交互式的信息交流.本文试图用编码、解码理论读解电影中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7.
弹幕是受众研究在网络时代值得关注的一个面向,它营造的网络亚文化通过排他性的符码制造着与主流文化的疏离。弹幕中文本的原始意义发生断裂,受众角色不断变迁,而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这种断裂和变迁提供了理论解释。弹幕肩负着二度编码和一级解码的职能,使文本开放性进一步放大,受众积极参与其中建构意义。弹幕从事着意识形态实践,它不隶属于原始文本却依托其存在,时刻与原始文本进行着话语斗争或妥协,使得其成为网络时代受众观变迁不得不体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回应了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研究取向,又提出了编码/解码理论在当下传播图景中是否亟待更新的设问。  相似文献   

8.
赵新艳 《新闻传播》2012,(9):78-79,81
近年来,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升温,媒介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角色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面临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媒体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而尤其是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特点的受众,如何采取差异化传播战略,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成功与否,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效果。本文于此借鉴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深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尤其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现代大众媒体角色的定位、传播内容的选择与传播方式的创新,提出媒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环节的具体措施与对策,以期为实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畅 《新闻世界》2013,(5):297-298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葛兰西、阿尔都塞、霍尔及费斯克都是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们以其著作和经典理论闻名于世。文化霸权、编码解码、大众文化等理论更是耳熟能详。文化研究学派学者为新闻传播学科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范本。因此,研究他们的理论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了解文化研究学派学者的学说及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解释当代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现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麻争旗 《现代传播》2003,11(1):12-16
本文从符号传播、语言传播切入 ,提出了“翻译二度编码论”的核心理念及观点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对媒介跨文化传播中的诸多命题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舆论场中,自媒体由于其非官方性和丰富的个性化内容,成为了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而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在海外视频网站所获得的成功再次引起了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探讨。视频是李子柒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形式,对李子柒视频作品的编码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为自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吴丽 《今传媒》2016,(8):42-43
媒介低俗化现象日益在蔓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借助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指出媒介主流意识形态要素的缺失和受众认知水平的低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从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主流价值观宣传,构建合理的媒介文化意义争夺空间和尊重受众主体地位、提高受众认知能力三方面对媒介低俗化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在岗位上"故事集为研究对象,重新理解威廉斯的"大众"涵义,揭示电视如何呈现大众形象;通过对"在岗位上"故事集的编码/解码分析,帮助理解电视推销其倾向性解读。本文认为,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迎合了春节期间的家庭收看氛围,成功地使其倾向性解读的符码得到观众认可。  相似文献   

14.
赵舟敏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82-85+100
【目的】文章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品牌构建议题,探索如何巧妙地将乡村文化、非遗民俗、足球精神和时尚情绪融合编码,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符号体系。【方法】采用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型为理论基础,并通过“村超”实例展开具体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成功的乡村品牌构建不仅仅取决于传播策略,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价值的深度编码,以及受众的有效解码,通过互动反馈实现文化认同。【结论】以期为乡村品牌构建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5.
胡杨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厚积淀,存在于我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力前行。本文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重新审视并建立科学系统的编码机制对于强化胡杨精神的价值引导与深层次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探索胡杨精神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与持久生命力,需要不断丰富胡杨精神的编码模式,加强多元化编码、情感性编码、创新式编码,吸收编码解码理论的有益启示,实现胡杨精神的有效传播,以此推动精神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王国庆 《新闻世界》2014,(5):250-251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通过利用符号进行"编码—解码"的活动来实现信息的传递,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同一符号的所指大相径庭,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因此跨文化传播者作为不同文化交流的节点,需要找寻不同文化中表示相同意义的符号,并对其进行编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最大限度的被受众所了解。天主教对传统的圣母画像进行"二度编码",将中国传统的象征符号融入天主教文化之中,寻找两种文化共通的意义空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做法能很好的诠释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不仅选材好,而且拍摄手法新颖,可称得上是编码与解码成功的双赢之作。《大国崛起》的成功说明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正是在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使得意义得到最大限度的流通。  相似文献   

18.
邮票由于其发行的权威性和其内容的代表性,常常被作为一定时期史料收集和研究的对象。邮票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编码者通过对铭记、面值和图案的选择和编码,将传播者的意图间接地体现在邮票上,解码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对邮票进行解码。本文运用符号学和编码解码理论通过对民国期间东北地区的邮票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受众对电视新闻话语的解码,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形成多种不同属性、不同特征的解码类型.其中"零度解码"和"深度解码"就是两种相对特殊的解码类型.它们的形成、特性和作用,深刻反映了受众解读实践中媒体、社会、文化、心理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传受双方的互动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