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特别的家访     
我热爱教育工作,也热爱班主任工作,虽然很辛劳,但也有快乐,而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家访,更是让我感受深刻,感慨颇多。一、轻松的家访——带学生一起去家访很多时候,周末或晚上,只要有空,我往往会邀上一两个学生,和我一同去家访。  相似文献   

2.
去年暑假后,我接手了现在的班级。新学期开始的那一天,我第一次和学生们见面。当我走进教室时,多数学生都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只有一个站在最前排的学生,一边用手抠着嘴角,一边愣愣地看着我。他身后的学生赶紧拽拽他的衣角,小声地对他说:“老师来了,快坐下。”本以为他一定会乖乖地坐下来,谁知他竟然狠命地拍了那同学一巴掌,  相似文献   

3.
胡琴芬 《生活教育》2011,(22):26-27
最近我们办公室的电脑桌面背景换上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学校四位漂亮的女老师,里面没有我。一天,我在办公室门口被一位学生拦住了:"老师,你们电脑的桌面背景上为什么没有你?"我随口回答道:"因为那些老师漂亮,胡老师不漂亮呀!"没想到,那位学生竟非常生气地对我大声说:"老师,你骗人,我觉得你是我们学校最漂亮、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田惠 《成才之路》2010,(21):86-86
当前,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我们只有对特别的他们施以特别的关爱,才能让他们走出心灵的低谷,到达充满阳光的彼岸。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高一开学时我就认识了他,一个瘦弱苍白的小男孩。他很少说话,上课时也不举手发言,也不和同学、老师沟通,虽然这样,他开学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全班第一名,数理方面尤为出色!他的沉默和他的聪明,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禁让我想进一步了解他。我很想找他谈一谈。  相似文献   

5.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4,(10):72-72
清晨到校,有学生主动找到我:"老师,对不起,昨晚发的《给家长的一封信》,我忘记给家长签字了。"对这样的孩子,我总是边抚摸着他的头,边嗔怪道:"都怪这个不长记性的小脑袋,看来今天我不和你玩儿了。"于是,孩子会伸出舌头,做个鬼脸溜走了。这时,我的同事会善意地提醒我:"对这种学生要态度严肃,不能心太软,因为这样下去会让他养成对你布置的任务持‘无所谓'的态度的。"  相似文献   

6.
<正>清晨到校,有学生主动找到我:"老师,对不起,昨晚发的《给家长的一封信》,我忘记给家长签字了。"对这样的孩子,我总是边抚摸着他的头,边嗔怪道:"都怪这个不长记性的小脑袋,看来今天我不和你玩儿了。"于是,孩子会伸出舌头,做个鬼脸溜走了。这时,我的同事会善意地提醒我:"对这种学生要态度严肃,不能心太软,因为这样下去会让他养成对你布置的任务持‘无所谓'的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我的名字很特别,叫王罡。我不大喜欢我的名字,因为这个“罡”字很难读,不认识的人不是叫成“王四”,就是叫成“王正”,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秀才认字读半边”吧!有一次,我生病去医院就诊,挂了号之后,就在候诊室里等着。不一会儿,一位护士大声喊道:“王四,进去。”话音落下,无人回话,她又大声喊:“王正来了吗?王正,王正”……”连叫了数声,仍然无人回答。我坐在长椅上,一边不时地咳嗽、呻吟着,一边焦急地等待着。直到听医生叫了声“36号”,我才知道刚才的“王四”、“王正”都是在叫我。像这样的事,我一口气能说上一大串。  相似文献   

8.
特别的竞选     
陈冉 《班主任》2008,(11):25-25
本学期我新接了一个五年级班。开学伊始,我在班里进行了一场特别的班干部竞选,给了学生一次特别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会飞的卡片     
“我们的卡片又回来了!”四、五两个年级的学生奔走相告。原来,前几天六年级的几个学生到四、五年级的教室里“拿”了几张卡片,折叠成长25厘米、宽4厘米左右的三四层的硬纸片,一边走,一边到处甩,不是向桌子甩,就是向窗台、楼梯扶手甩,尤其对女同学甩得更起劲,不但频率高,而且力气大,还不到一天,就有十五六个女生前来告状。我对这几个调皮学生第一天的表现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仅仅是一边观察,一边思索。第二天,这几个学生见老师没有做出任何表示,更加有恃无恐,又从四、五年级教室里“拿”了更多的卡片,一有空就甩,甚至上课时还在偷偷地比划,课间及放学回家,也甩个不停。下午放学后,我把这几个学生专门留下,请他们拿出叠好的卡片,扛上凳子,到操场一端的空地上,先在凳子上画个人形,当作攻击的目标,使劲地向“他”  相似文献   

10.
特别的班会     
又到了周一的班会时间,我正在筹划着怎样安排这节班会。学校规定本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班主任,我每天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现在又要在班会上谈,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加之初三学生马上要中考了,还是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自主复习吧!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一个月前,爸爸就一本正经地对我宣布:“威威,我最近要对你进行一次特别的考试。”我不知道爸爸要出什么精灵古怪的题目,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在学习上也不敢有半点马虎了。  相似文献   

12.
朱彩虹 《山东教育》2012,(Z4):26-27
一直很欣赏一句话:"关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偏爱后进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其实,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爱就是全心全意地去爱每一个学生,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也就认识了他——一个高个子、十分强壮的男孩。开学第一周,他就与邻班孩子"合作",撞坏了学校消防箱上的玻璃;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带着本班三个男生钻桥洞;安排给他的值日任务坚决不服从,冲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中,句式“一边A一边B”在语法上属于并列复句。并列复句各分句之间,在理论意义上表达在同一时间并列或交替进行的几件事,因此其分句在语序上是可以前后互换的。但在现实交际中,“一边A一边B”句式并非所有的前后分句都可以随意互换位置。若改变其前后分句的位置,则整句的意义和效果都会有所不同。该文将从语义方面,就“一边A一边B”句式中前后两个分句的语序进行分析,讨论其是否可逆、是否存在语序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该句式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独处,常常感到孤独,又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想法,有的还越来越拘谨内向,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性格,借即将开展班队活动的机会,为即将转校的学生举办了一次特别的欢送会,一来为学生践行,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二来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敞开心扉,共同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相似文献   

15.
各位老师,在今天的教师节上,请允许我特别发言。因为,我不是三好生代表,也不是少先队优秀干部。我,一个孤儿,我,代表5个孤儿发言。我们还不能算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可是,我们要说,今天一定说。这是毕业前最后一次教师节了,不说说心里话,我们会一辈子不安心的。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个双休日,该给学生布置点什么富有创意又有意义的作业呢?晚饭后,我一边散步,一边冥思苦想。“看你这脚,快伸过来让妈给你洗洗。”路边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搓洗小脚。夕阳下,母亲和孩子的身影被拉得好长好长,这情景真美。我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布置学生回去为长辈洗一次脚,然后让学生将为长辈洗脚的前后经过、内心体会写成作文。  相似文献   

17.
你不是狗熊     
崔小春 《教书育人》2005,(12):52-53
我读小学的时候,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学生,甚至让别人觉得讨厌。但我的坏不是与生俱来的,至少在我上小学一年级之前,我还算得上是一个乖乖仔。  相似文献   

18.
正评语反映了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基本表现,也蕴含着老师对学生努力方向的期待,同时也成了家校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与纽带。每临学校要求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之际,我都会按照"例规"给我的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题——"给历史老师说说心里话"或"历史老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给老师写评语,说实在话,这还真是比较少见的。不过,这种做法,我已坚持了许多年。将每届学生的这种作业装成一本,如今我的抽屉里已收集  相似文献   

19.
宽容的力量     
李明 《中国德育》2007,2(2):76-76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该我上第一堂课。我脚还没跨出办公室的门,迎面冲过来一个人,差点撞到我身上。我定睛一看,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还没等我问话,他已大声喊起来:“李老师,王钰(化名)哭了,因为她的一元钱没了。”丢一元钱,在成人的眼里不足为道,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却非同小可。在学生眼里可能没有一千元的概念,却知道一元钱实实在在的用处。我赶忙应了一声:“是吗?老师这就去。”我边往班级赶,边思索对策。  相似文献   

20.
特别的礼物     
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老师就像我的妈妈,同学们是我的姊妹,大家对我都很好,我为班级、为大家做点事也是应该的!说完就激动地哭了。我一把将她搂在怀里,用温暖的双手擦去她腮边的泪水,此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